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清财政变迁与地方利益群体——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1
作者
夏远鸣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在晚清财政研究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属于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是考察晚清财政制度变迁的一个侧面。周育民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便是这样的一部财政史著作。该著深入考察鸦片战争到清王朝崩溃这一段时期财政数个方面的情况,并探讨...
在晚清财政研究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属于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是考察晚清财政制度变迁的一个侧面。周育民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便是这样的一部财政史著作。该著深入考察鸦片战争到清王朝崩溃这一段时期财政数个方面的情况,并探讨了各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中央与地方
财政
关系
利益群体
财政
研究
财政
制度
鸦片战争
财政
史
清
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林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晚清社会的风气、思潮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但图像在社会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点石斋画报》是风行于晚清的一种新闻画报,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新闻、市井生活、民间故事以及国外传奇等,是最能反映晚清社会生活的史料。《点...
晚清社会的风气、思潮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但图像在社会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点石斋画报》是风行于晚清的一种新闻画报,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新闻、市井生活、民间故事以及国外传奇等,是最能反映晚清社会生活的史料。《点石斋画报》以图证史,用图像来传播新知、进行视觉表达的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清晰地映现出晚清社会的变迁。因此,通过《点石斋画报》中描绘的生动的风俗画,更能清楚地了解晚清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晚
清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清的财政搜刮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国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所谓"财政搜刮"是指不合理的、掠夺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和手段,它往往表现为恶税、苛税以及苛政,不应把晚清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收入的一切财政政策和手段都指斥为财政搜刮。晚清的财政搜刮手段主要有加征旧税、开办新税、勒令捐输...
所谓"财政搜刮"是指不合理的、掠夺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和手段,它往往表现为恶税、苛税以及苛政,不应把晚清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收入的一切财政政策和手段都指斥为财政搜刮。晚清的财政搜刮手段主要有加征旧税、开办新税、勒令捐输、通货膨胀等等。在晚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搜刮与反搜刮的斗争,导致了地方对中央的离心离德。财政搜刮最终都转嫁到广大贫苦百姓的身上,其结果是晚清政府民心丧尽而走向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搜刮
财政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财政困境下的产物:晚清州县的“外销”
4
作者
刘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晚清时期,由于摊解赔款、银价上涨,上级部门的各种摊解之款不断扩大,以及新政导致各种费用激增等原因,各省州县不得不"就地筹款"以应各种要需,"外销"应运而生。"外销"是各省地方自行收支并不报部(户部)...
晚清时期,由于摊解赔款、银价上涨,上级部门的各种摊解之款不断扩大,以及新政导致各种费用激增等原因,各省州县不得不"就地筹款"以应各种要需,"外销"应运而生。"外销"是各省地方自行收支并不报部(户部)的款项,其所收没有章制准绳,因时因地不同,各省也无法确切估算其收数。州县"外销"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政的落实提供了财源,但也加剧了清末财政的紊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州县
外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晚清财政巨变中的士绅阶层
5
作者
陈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8-12,41,共6页
自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社会财政格局发生巨变。税收总量迅速增长,财政规模急剧扩大,税收结构出现巨大变化,税收主体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实物税收逐渐减少,地方财政势力崛起,财政权下移。士绅阶层是财政规模扩张、税收总量...
自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社会财政格局发生巨变。税收总量迅速增长,财政规模急剧扩大,税收结构出现巨大变化,税收主体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实物税收逐渐减少,地方财政势力崛起,财政权下移。士绅阶层是财政规模扩张、税收总量剧增的具体承受者,财政权下移的具体承担者。这一阶层的作用和地位发展到极致,导致士绅权力膨胀,成为国家组织之外的另一极社会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巨变
士绅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双见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4-65,共2页
晚期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冲突逐步深入,地方财权从太平天国时期不断的扩大,而清廷也不甘丧失财权统一,与地方进行了争权斗争。最终,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税费上的划分。
关键词
晚
清
中央与地方
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概述
7
作者
高培源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2期63-65,共3页
晚清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包括水灾、旱灾、蝗灾等多种类型,是中国历史中灾难的高发期。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对于晚清的农业、人口、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造成了递进的负面影响,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特殊背景下,自然灾害成了晚清社会衰落的重要...
晚清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包括水灾、旱灾、蝗灾等多种类型,是中国历史中灾难的高发期。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对于晚清的农业、人口、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造成了递进的负面影响,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特殊背景下,自然灾害成了晚清社会衰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
清
自然灾害
社会变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清时期地方政府的国内公债
被引量:
1
8
作者
潘国琪
朱俊瑞
《经济研究参考》
2002年第30期37-40,共4页
按照公债经济学的界定,公债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举措的各项债务”,当政府向国内的个人和单位举债时,“此时的公债就是内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政府向民间募债已经积沉为统治者垂鉴的对象。对此,近代中国最早阐述内债问题...
按照公债经济学的界定,公债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举措的各项债务”,当政府向国内的个人和单位举债时,“此时的公债就是内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政府向民间募债已经积沉为统治者垂鉴的对象。对此,近代中国最早阐述内债问题的郑观应有过专门的分析。他说:“昔周赧王欲拒秦师,军资匾之,称贷于民,厥后兵溃无偿,人民哗噪,乃筑台以避之。至今传为笑柄,故我中华以为殷鉴,向无国债之名。梁启超也认为,“古之有国者,以负债为病。周赧之台,良史垂鉴”。因此,在遇到财政困难时,清政府宁愿举借外债而不愿留下举措内债的“笑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史
晚
清
时期
地方政府
公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预备立宪的财政动因刍议
9
作者
陈志伟
洪钢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35-41,共7页
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曾被学界判断为一场骗局和闹剧。但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从立宪的核心问题——财政状况着眼,可见这场运动有着深刻的财政动因。预备立宪是晚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商民的共同追求。这场运动失败有着复杂的社会原...
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曾被学界判断为一场骗局和闹剧。但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从立宪的核心问题——财政状况着眼,可见这场运动有着深刻的财政动因。预备立宪是晚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商民的共同追求。这场运动失败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一场闹剧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
清
预备立宪
财政
中央集权
民族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财政变迁与地方利益群体——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1
作者
夏远鸣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系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出处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文摘
在晚清财政研究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属于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是考察晚清财政制度变迁的一个侧面。周育民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便是这样的一部财政史著作。该著深入考察鸦片战争到清王朝崩溃这一段时期财政数个方面的情况,并探讨了各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
关键词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中央与地方
财政
关系
利益群体
财政
研究
财政
制度
鸦片战争
财政
史
清
王朝
分类号
F812.9-5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林林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文摘
晚清社会的风气、思潮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但图像在社会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点石斋画报》是风行于晚清的一种新闻画报,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新闻、市井生活、民间故事以及国外传奇等,是最能反映晚清社会生活的史料。《点石斋画报》以图证史,用图像来传播新知、进行视觉表达的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清晰地映现出晚清社会的变迁。因此,通过《点石斋画报》中描绘的生动的风俗画,更能清楚地了解晚清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晚
清
社会变迁
分类号
K12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的财政搜刮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国斌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摘
所谓"财政搜刮"是指不合理的、掠夺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和手段,它往往表现为恶税、苛税以及苛政,不应把晚清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收入的一切财政政策和手段都指斥为财政搜刮。晚清的财政搜刮手段主要有加征旧税、开办新税、勒令捐输、通货膨胀等等。在晚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搜刮与反搜刮的斗争,导致了地方对中央的离心离德。财政搜刮最终都转嫁到广大贫苦百姓的身上,其结果是晚清政府民心丧尽而走向崩溃。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搜刮
财政
政策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financial extortion
financial policy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财政困境下的产物:晚清州县的“外销”
4
作者
刘伟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文摘
晚清时期,由于摊解赔款、银价上涨,上级部门的各种摊解之款不断扩大,以及新政导致各种费用激增等原因,各省州县不得不"就地筹款"以应各种要需,"外销"应运而生。"外销"是各省地方自行收支并不报部(户部)的款项,其所收没有章制准绳,因时因地不同,各省也无法确切估算其收数。州县"外销"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政的落实提供了财源,但也加剧了清末财政的紊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州县
外销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finance
state-county
export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晚清财政巨变中的士绅阶层
5
作者
陈阳
机构
中国财税博物馆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8-12,41,共6页
文摘
自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社会财政格局发生巨变。税收总量迅速增长,财政规模急剧扩大,税收结构出现巨大变化,税收主体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实物税收逐渐减少,地方财政势力崛起,财政权下移。士绅阶层是财政规模扩张、税收总量剧增的具体承受者,财政权下移的具体承担者。这一阶层的作用和地位发展到极致,导致士绅权力膨胀,成为国家组织之外的另一极社会权力。
关键词
晚
清
财政
巨变
士绅阶层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双见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晚期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冲突逐步深入,地方财权从太平天国时期不断的扩大,而清廷也不甘丧失财权统一,与地方进行了争权斗争。最终,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税费上的划分。
关键词
晚
清
中央与地方
财政
Keywords
Late - Qing Dynasty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分类号
K5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概述
7
作者
高培源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2期63-65,共3页
文摘
晚清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包括水灾、旱灾、蝗灾等多种类型,是中国历史中灾难的高发期。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对于晚清的农业、人口、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造成了递进的负面影响,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特殊背景下,自然灾害成了晚清社会衰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晚
清
自然灾害
社会变迁
生态环境
分类号
J114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时期地方政府的国内公债
被引量:
1
8
作者
潘国琪
朱俊瑞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分院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2年第30期37-40,共4页
文摘
按照公债经济学的界定,公债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举措的各项债务”,当政府向国内的个人和单位举债时,“此时的公债就是内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政府向民间募债已经积沉为统治者垂鉴的对象。对此,近代中国最早阐述内债问题的郑观应有过专门的分析。他说:“昔周赧王欲拒秦师,军资匾之,称贷于民,厥后兵溃无偿,人民哗噪,乃筑台以避之。至今传为笑柄,故我中华以为殷鉴,向无国债之名。梁启超也认为,“古之有国者,以负债为病。周赧之台,良史垂鉴”。因此,在遇到财政困难时,清政府宁愿举借外债而不愿留下举措内债的“笑柄”。
关键词
财政
史
晚
清
时期
地方政府
公债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预备立宪的财政动因刍议
9
作者
陈志伟
洪钢
机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35-41,共7页
文摘
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曾被学界判断为一场骗局和闹剧。但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从立宪的核心问题——财政状况着眼,可见这场运动有着深刻的财政动因。预备立宪是晚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商民的共同追求。这场运动失败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一场闹剧破产。
关键词
晚
清
预备立宪
财政
中央集权
民族资本主义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清财政变迁与地方利益群体——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夏远鸣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
宋林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晚清的财政搜刮
蔡国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财政困境下的产物:晚清州县的“外销”
刘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议晚清财政巨变中的士绅阶层
陈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析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王双见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晚清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概述
高培源
《今古文创》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晚清时期地方政府的国内公债
潘国琪
朱俊瑞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末预备立宪的财政动因刍议
陈志伟
洪钢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