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亲社会”伦理观照 被引量:8
1
作者 祝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8,共5页
"挂起来"是贝娄小说主人公常见的生存状态,他们被社会异化,或自我异化,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心灵上被放逐或自我放逐的过程中达到对人生的顿悟,既认识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又深切感受到自己与家庭和社... "挂起来"是贝娄小说主人公常见的生存状态,他们被社会异化,或自我异化,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心灵上被放逐或自我放逐的过程中达到对人生的顿悟,既认识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又深切感受到自己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试图在保存自我和融入社会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这种"折中"思想,一方面反映了贝娄对"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世界对"个体"自主性极度张扬的反思,也是其"信仰自己,信仰邻人,信仰人类"犹太乐观主义肯定伦理思想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个人 群体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写作技巧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本文对索尔·贝娄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的写作题材 :日记题材和书信题材 ,进行了比较研究。《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小说 ,有扭转当时创作风气的作用。《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 ,其气势恢弘。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赫索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
3
作者 宁东 杨劲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7,138,共10页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的早期代表作。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伊里加蕾提出了女性被男性错误再现和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压抑的观点,为更好地理解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帮助。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的早期代表作。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伊里加蕾提出了女性被男性错误再现和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压抑的观点,为更好地理解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帮助。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约瑟夫的妻子艾娃和红颜知己吉蒂属于被错误再现的女性形象,艾娃被他丈夫看作他的补充和反映,吉蒂则被约瑟夫看作一个玩伴。这种女性形象源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这种女性形象加深了我们对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地位的了解。这种女性形象表明"二战"期间女性享受更多的自由却仍然受男性的控制;而主人公的岳母凯蒂和其侄女艾塔属于话语权被压抑的女性形象,约瑟夫的岳母的意见没有得到约瑟夫和她丈夫的尊重,而艾塔的意见被约瑟夫完全忽略。这种女性形象表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是男性的异化和处于无根的状态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像约瑟夫这样的男性拒绝与女性交流和接受外部世界;小说通过这两种女性形象的塑造,表明正确的女性观和对女性话语权的尊重是达成两性和谐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来晃去的人》 贝娄 伊里加蕾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索尔·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 被引量:2
4
作者 蒲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索尔·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尽管受到作者的轻视,但它们刻画的人物跟他后来作品的主人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敏感内向、多疑好思、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苦苦追求人生的意义和道德新生的城市现代人(大多以犹太人为典型)。
关键词 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群 《外国语文》 1999年第4期5-8,共4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塞林格 唯心主义 《晃来晃去的人》 人生观 后现代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 贝娄 《麦田里的守望者》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