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掇其精粹 订补申说——《左传会笺》影响《春秋左传注》的几种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赫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左传会笺》为20世纪初《左传》注释的重要著作。《春秋左传注》晚出,能海纳百川,富采旧注,择撢群籍,遂有驾旧轶往之势,在《左传》训释诸书之中,最为称首。作为往籍旧说,以《左传会笺》之重,自然纳入《春秋左传注》参考权揆之范畴。对... 《左传会笺》为20世纪初《左传》注释的重要著作。《春秋左传注》晚出,能海纳百川,富采旧注,择撢群籍,遂有驾旧轶往之势,在《左传》训释诸书之中,最为称首。作为往籍旧说,以《左传会笺》之重,自然纳入《春秋左传注》参考权揆之范畴。对比分析两书,可以看到《春秋左传注》受到了《左传会笺》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基本接受、约取其意、取其精粹、作以申发等几个方面。这种对比分析,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为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术成就和特征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会笺》 《春秋左传注》 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时间判断商补二则
2
作者 刘卫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58,共1页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是周正春三月,夏正之正月,殷正则二月矣。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故也。周历与夏历原相差两个月。杨注以周正之三月当夏正之二月,二者仅差一个月,误。此处1981年初版时原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四月。”误。修订版改“四月”为“二月”。再误。而同年《传》“七月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疑是夏正三月时事,于丑正为四月。”此则不误。此处虽与上事不同,但都于同一页中,此处既知夏正与丑正(殷正)相差一月,上例则误夏正周正也相差一月,一页之中。前后矛盾如此。亦失察之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时间判断 杨伯峻 商补 周正 周历 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左传会笺》影响《春秋左传注》的几种方式
3
作者 孙赫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春秋左传注》对《左传会笺》借鉴的方式是:有所增补、择为一说、提出异说、参稽比勘。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可见《春秋左传注》与《左传会笺》等旧注疏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并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和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 《春秋左传注》对《左传会笺》借鉴的方式是:有所增补、择为一说、提出异说、参稽比勘。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可见《春秋左传注》与《左传会笺》等旧注疏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并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和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术成就提供别一种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会笺》 《春秋左传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辨误一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0-190,共1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杨注”)昭公七年注云:“《水经·淄水注》引应劭(当作阚驷,郦误)《十三州记》谓太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428页)“杨注”认为郦道元《水经注》引“...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杨注”)昭公七年注云:“《水经·淄水注》引应劭(当作阚驷,郦误)《十三州记》谓太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428页)“杨注”认为郦道元《水经注》引“应劭《十三州记》”有误,而应当是“阚骃《十三州记》”。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水经注》 杨伯峻 莱芜县 应劭 郦道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引《诗》“永锡尔类”解诂
5
作者 李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两句诗,《左传》引用过两次。第一次见于隐公元年,“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两句诗,《左传》引用过两次。第一次见于隐公元年,“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对此注释:“言孝子为孝,无有竭尽之时,故能以此孝道长赐予汝之族类。”认为“类”指族类,本于《诗》之郑《笺》。按,《诗?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本意是说:人世间的孝子不会穷尽,他们将不断向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关于“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之本旨,笔者另文论述)。我们认为,前人对“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解释,既与《诗经》本义相左,更与《左传》引《诗》之用意远不相符。谓“类”为族类,则“族”指宗族。以人物的宗族关系来说,郑庄公为郑国国君,姬姓,而颍考叔只是颍谷之地的一个“封人”(守疆之吏),姓“颍”(或以为姓“颖”),二人并不是同一宗族之人。无论是史书所述,还是后人之考察,均未见有郑庄公与颍考叔为“同宗同族”之类的记载或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诗》 左传 《春秋左传注》 解诂 宗族关系 《诗经》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乡役之三月”补证
6
作者 徐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19,共1页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楚城濮之战(在四月),提及战前的“乡役之三月”曾有“郑伯如楚致其师”一事。对于“三月”如何理解,前人观点颇不一致:杜预、段玉裁、竹添光鸿等皆认为是战前的三月,即三月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则...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楚城濮之战(在四月),提及战前的“乡役之三月”曾有“郑伯如楚致其师”一事。对于“三月”如何理解,前人观点颇不一致:杜预、段玉裁、竹添光鸿等皆认为是战前的三月,即三月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则存两可之说,认为“三月有二义”,即“三个月”或“三月”,未指何为确解;杨氏又于《白话左传》中将此确指为战前的“三个月”,即“一月或二月”,赞同此说者有沈玉成、何乐士等,至今信者仍众。其实,这里的“三月”应该是本年的三月份,杨氏等人的解说非是,而杜预等人虽已有正解,惜皆未坐实,现补证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正解 补证 乡役 杨伯峻 杜预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左传》
7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57-57,共1页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左传》《左传》亦称为《春秋氏传》、《左氏传》。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约20万字,传春秋时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传文起自鲁隐公元前...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左传》《左传》亦称为《春秋氏传》、《左氏传》。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约20万字,传春秋时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传文起自鲁隐公元前(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中国古代 左传 《春秋 《春秋左传 《公羊传》 《春秋左传注》 公元前 《左氏传》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墨鬼神天命观之异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泳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0-55,共6页
孔子、墨子之学在春秋战国之际同为显学,但分歧很大。在鬼神观上,孔子尊礼崇祀,却避谈鬼神有无;墨子则明显坚持鬼神实有,赏善罚恶。在天命观上,墨子坚决反对命定论,而孔子有时讲天命,却是在负面事情发生后的一种感叹,并非是消... 孔子、墨子之学在春秋战国之际同为显学,但分歧很大。在鬼神观上,孔子尊礼崇祀,却避谈鬼神有无;墨子则明显坚持鬼神实有,赏善罚恶。在天命观上,墨子坚决反对命定论,而孔子有时讲天命,却是在负面事情发生后的一种感叹,并非是消极的命定论者。孔、墨之学在上述两方面本质上是同大于异的,而墨子所竭力攻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天命观 《墨子》 左传 《论语》 孔门后学 《春秋左传注》 天人感应 至上神 鬼神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军“崇卒之阵”释义
9
作者 陈建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3-89,共7页
晋军“崇卒之阵”释义陈建樑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春秋战国,固然为战乱纷仍、诸侯力征的年代,可是从战争发展的模式看来,春秋与战国的战争方式实际上是有差别的,除战后规模越加庞大以外,其最大的不同,当是步兵地位的兴起。综观春秋... 晋军“崇卒之阵”释义陈建樑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春秋战国,固然为战乱纷仍、诸侯力征的年代,可是从战争发展的模式看来,春秋与战国的战争方式实际上是有差别的,除战后规模越加庞大以外,其最大的不同,当是步兵地位的兴起。综观春秋242年之中,列国交兵多以车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法》 左传 《春秋左传注》 《周礼正义》 “两” 《周礼》 中国军事史 军赋 孔颖达 军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杨国与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庆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4-66,共3页
试论杨国与杨女吉●孙庆伟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发掘的山西曲村晋侯墓地M63中,出有两件带“杨女吉作羞醴壶永宝用”的铜壶,此为杨国铜器的首次发现,故李学勤①、王光尧②、王人聪③诸先生先后著文研究,但对于杨国的... 试论杨国与杨女吉●孙庆伟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发掘的山西曲村晋侯墓地M63中,出有两件带“杨女吉作羞醴壶永宝用”的铜壶,此为杨国铜器的首次发现,故李学勤①、王光尧②、王人聪③诸先生先后著文研究,但对于杨国的国姓,杨女吉的身份以及M63的墓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国 李学勤 历史语言研究所 杨女吉壶 《新唐书》 晋侯墓 《广韵》 《春秋左传注》 女性称谓 中央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召伯虎簋铭文新释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述鑫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9,共9页
召伯虎簋铭文奇古难读,人物关系难以分清,诸家考释颇多分歧。这些分歧涉及器主及有关人物和历史事实。由於铭文内容对於西周史的研究有极重要的价值。不可不辨,因此,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召怕虎簋铭文作新的考释。不当之处,敬... 召伯虎簋铭文奇古难读,人物关系难以分清,诸家考释颇多分歧。这些分歧涉及器主及有关人物和历史事实。由於铭文内容对於西周史的研究有极重要的价值。不可不辨,因此,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召怕虎簋铭文作新的考释。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下而是对铭文进行的考释。难五年正月已丑,雕(周)生又史(使)召来合(会)事余戏。 [考释]“五年”当指宣王五年 为便於铭文的通磐考释,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历史线索。 今本《竹书纪年》卷九截:“(历王)三年,淮夷侵洛,……十四年,犹狁侵宗周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报 青铜器铭 《古书虚字集释》 郭沫若 徐中舒 《春秋左传注》 西周史 历史语言研究所 铭文新释 裘锡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先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96-96,共1页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夏先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它并非岳飞自我作故,而是用典,这一点似乎至今未见有人准确指明。如时下较有影响的江苏...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夏先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它并非岳飞自我作故,而是用典,这一点似乎至今未见有人准确指明。如时下较有影响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岳飞 左传 《唐宋词鉴赏辞典》 《汉书》 《春秋左传注》 匈奴 华夏族 传统心理 宋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师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41-48,共8页
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师宁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生称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说法起源的论定,故不揣浅陋,略陈所见。一、“溢”只能是死后的称号吗?几千年来,传统的说法是,人只有在死后才称溢,不存在生称溢的问题。当今几部发行... 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师宁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生称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说法起源的论定,故不揣浅陋,略陈所见。一、“溢”只能是死后的称号吗?几千年来,传统的说法是,人只有在死后才称溢,不存在生称溢的问题。当今几部发行很广、具有权威性的辞书,都是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郭沫若 左传 法起源 成王 周初 《史记》 谥法 《现代汉语词典》 《春秋左传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伯缺与郤缺实非一人
14
作者 周维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2,共1页
成伯缺与郤缺实非一人《春秋左传注》(绿皮全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60页注文第5行曰"土之曾祖成伯缺,即缺。"笔者以为不然,成伯缺与缺实非一人,而是两人。查《注》第471页注文第3-4行引《世本》云"生成伯缺... 成伯缺与郤缺实非一人《春秋左传注》(绿皮全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60页注文第5行曰"土之曾祖成伯缺,即缺。"笔者以为不然,成伯缺与缺实非一人,而是两人。查《注》第471页注文第3-4行引《世本》云"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这里的即士,成伯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世本》 左传 人名索引 中华书局 世系 绿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楚鹊岸之战主战场考
15
作者 金家年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18,共3页
吴楚鹊岸之战主战场考金家年新编《巢湖志》说:三河古名鹊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楚鹊岸之战发生于此”。此说可能是受《历尽沧桑话三河》①一文影响。李廉同志曾著文②指出此说与史实不符,但也没有弄清吴楚鹊岸之战的... 吴楚鹊岸之战主战场考金家年新编《巢湖志》说:三河古名鹊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楚鹊岸之战发生于此”。此说可能是受《历尽沧桑话三河》①一文影响。李廉同志曾著文②指出此说与史实不符,但也没有弄清吴楚鹊岸之战的主战场到底在何处。李文一方面引《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县 主战场 吴楚 左传 春秋时期 沈攸之 李吉甫 南陵县 《通典》 《春秋左传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拾零
16
作者 何九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28-32,共5页
一、翳桑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杜预解“翳桑”为“桑之多荫翳者。”新编《辞源》(2512页)和徐中舒的《左传选》(116页)主此说。清代的江永、王引之认为翳桑是地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29页)和杨伯... 一、翳桑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杜预解“翳桑”为“桑之多荫翳者。”新编《辞源》(2512页)和徐中舒的《左传选》(116页)主此说。清代的江永、王引之认为翳桑是地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29页)和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661页)主此说。今人陈其猷则认为“翳桑谓枯死之桑也。”(《吕氏春秋校释》897页)我赞同陈先生的解说,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左传 吕氏春秋 词义 杨伯峻 徐中舒 《古代汉语》 校释 《辞源》 修订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须早定方向
17
作者 田树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34,共2页
为学须早定方向田树生1954年,我的老师杨伯峻先生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我们写作课,指导学年论文。他中等身材,四十多岁,有些文弱。穿一身蓝布中山装,戴副深度近视镜,说话略带湖南口音。“为学须早定方向”,是他告诫我们的... 为学须早定方向田树生1954年,我的老师杨伯峻先生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我们写作课,指导学年论文。他中等身材,四十多岁,有些文弱。穿一身蓝布中山装,戴副深度近视镜,说话略带湖南口音。“为学须早定方向”,是他告诫我们的话,也是他一生治学的切身体会。杨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杨伯峻 《汉语大词典》 《共产党宣言》 《吕氏春秋 治学和为人 《论语译注》 古汉语语法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颖达关于词的兼类论述
18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0-81,90,共3页
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指出一词可兼虚实两类,实词可一词兼属几类;
关键词 词的兼类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诗经 五经正义 句法功能 一词多类 词义引申 形容词 复印报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