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代新春秋学与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海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唐代宗大历年间的新春秋学 ,在传统经学走入困境的学术前提与“安史之乱”的政治背景下诞生 ,在学术上树立了经世观念 ;政治上表达了尊王室、正陵僭 ,支持郡县制、反对分封 ,伸张中央权威 ,维护大一统政权的主张。
关键词
唐代
新
春秋
学
政治
经世观念
《春秋
》
政治
价值
啖助
赵匡
陆淳
经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秋》经传与汉代政治
2
作者
李宜春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春秋
》学
政治
生活
汉代
独尊儒术
阴阳五行
理论
学
说
两汉
汉武帝
董仲舒
公羊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春秋》学在两汉的经世功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宗棠
郭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儒学最隆盛的时代。作为经学中的显学,《春秋公羊学》的经世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汉代君臣自觉地把包括《春秋》在内的各类经典用诸政治实践中,使得儒家经典显示出强...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儒学最隆盛的时代。作为经学中的显学,《春秋公羊学》的经世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汉代君臣自觉地把包括《春秋》在内的各类经典用诸政治实践中,使得儒家经典显示出强大的经世活力。文章根据有关史料,分别从多个角度描述和探讨《春秋》学在汉代的政治生活中的经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学与汉代政治
经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宋《春秋》学的异同——基于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条目及相关典籍文本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葛焕礼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本文用文献学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汉、宋《春秋》学著作条目及相关文本为依据,从著述形式、经传关系、三传关系、理论学说等四个方面,论析汉、宋《春秋》学的延变异同,以期有助于推进汉、宋学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汉代
宋代
《春秋
》学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保顶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灾异观
汉代
儒
学
政治
状况
《春秋
》
董仲舒
天人合
为政者
政治
观念
意识形态
工业文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1-16,共6页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张涛儒家经学在汉代成为正统学术和统治思想,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统治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士人,由于经学的濡染、熏习,心态也已大大不同于...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张涛儒家经学在汉代成为正统学术和统治思想,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统治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士人,由于经学的濡染、熏习,心态也已大大不同于先秦士人。汉代士人心态可以归纳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权威
汉代
士人
儒家经
学
董仲舒
儒家经典
《春秋
》
最高统治者
君臣关系
司马迁
汉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学校的教材与经学(下)
7
作者
熊承涤
《课程.教材.教法》
1986年第2期33-36,共4页
二 (一) 教材与今、古文经之争 汉代学校中的教材主要是儒家典籍,在这些教材的讲授中又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在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加工,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 今文经是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用汉代...
二 (一) 教材与今、古文经之争 汉代学校中的教材主要是儒家典籍,在这些教材的讲授中又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在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加工,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 今文经是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的经书。汉武帝设立经学博士,所用的都是今文经籍。为了更紧密地服从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今文经学派着重发挥经文的所谓“微言大义”,以巩固封建的“大一统”为中心主张。汉王朝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董仲舒、公孙弘都是以《公羊春秋》起家的。今文经学夹杂着大量的迷信成份,带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
学
古文经
董仲舒
《春秋
》学
武帝时期
儒家典籍
汉武帝
学
校
汉王朝
政治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金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6,63,共8页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李金河儒家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优良传统,以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念,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成为维护和支撑封建统治政权的精神支柱。历代有头脑的封建统治...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李金河儒家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优良传统,以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念,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成为维护和支撑封建统治政权的精神支柱。历代有头脑的封建统治者在巩固政权的实践中,都把儒家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
学
魏晋南北朝
《三礼》
《礼
》学
《左传》
南北经
学
儒家经
学
玄
学
《春秋
》
《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文清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2期52-61,80,共11页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所组成,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这部书不仅含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
春秋》
先秦诸子
学
百科全书
吕不韦
文化史
体育
秦始皇
十二纪
公元前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子百家学说形成及演进——评《中国通史》
10
作者
杨靖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60-I0060,共1页
中国拥有5 000多年的历史,每一个朝代所蕴含的思想文化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文明。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一书...
中国拥有5 000多年的历史,每一个朝代所蕴含的思想文化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文明。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一书体裁独特,将政治与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与传承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宏观的角度将中国历史的演变以及各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一一阐述,其中对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描述,有利于读者对于诸子百家学说的形成及演进有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春秋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学
吕思勉
精神文明
中华文化
政治
与文化
发展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政治思想略论
11
作者
尉更尘
《理论探讨》
198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对历代统治阶级影响之最大者,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法家著名代表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韩非子释集》·显学第50页)所谓显学,就是影响最大、最为显著的学说。
关键词
政治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韩非子
吕氏
春秋
统治阶级
显
学
儒
学
孔丘
“无为而治”
哲
学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何休《公羊传解诂》札记一则
12
作者
黄朴民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90-90,共1页
汉代儒学的阴阳灾异说,是董仲舒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汉时期,这一现象更是变本加厉,严重阻碍了儒学自身的更新发展。拿何体《公羊传解诂》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公羊传》本身精神相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思想发展的轨迹,而且对...
汉代儒学的阴阳灾异说,是董仲舒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汉时期,这一现象更是变本加厉,严重阻碍了儒学自身的更新发展。拿何体《公羊传解诂》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公羊传》本身精神相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思想发展的轨迹,而且对我们把握两汉社会政治的特征也不无稗益。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宏《序》云:“子夏传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于其弟子齐人胡子都著于竹帛。”这里说明了,一、《公羊传》思想渊源来自七十子后学。二、开始时一直在同一家庭中口头相授。三、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形成文字。因此,《公羊传》中所体现的灾异思想是西汉景帝时特定的灾异思想,而何休《解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公羊传
汉景帝
阴阳灾异说
何休
解诂
董仲舒
汉代
儒
学
东汉时期
社会
政治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新春秋学与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海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6-141,共6页
文摘
唐代宗大历年间的新春秋学 ,在传统经学走入困境的学术前提与“安史之乱”的政治背景下诞生 ,在学术上树立了经世观念 ;政治上表达了尊王室、正陵僭 ,支持郡县制、反对分封 ,伸张中央权威 ,维护大一统政权的主张。
关键词
唐代
新
春秋
学
政治
经世观念
《春秋
》
政治
价值
啖助
赵匡
陆淳
经
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秋》经传与汉代政治
2
作者
李宜春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春秋
》学
政治
生活
汉代
独尊儒术
阴阳五行
理论
学
说
两汉
汉武帝
董仲舒
公羊
学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春秋》学在两汉的经世功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宗棠
郭勇
机构
枣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枣庄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文摘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儒学最隆盛的时代。作为经学中的显学,《春秋公羊学》的经世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汉代君臣自觉地把包括《春秋》在内的各类经典用诸政治实践中,使得儒家经典显示出强大的经世活力。文章根据有关史料,分别从多个角度描述和探讨《春秋》学在汉代的政治生活中的经世功能。
关键词
《春秋》学与汉代政治
经世功能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宋《春秋》学的异同——基于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条目及相关典籍文本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葛焕礼
机构
山东大学宗教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基金
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经学的转型: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新<春秋>学’"(07CZS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用文献学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汉、宋《春秋》学著作条目及相关文本为依据,从著述形式、经传关系、三传关系、理论学说等四个方面,论析汉、宋《春秋》学的延变异同,以期有助于推进汉、宋学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汉代
宋代
《春秋
》学
异同
分类号
C0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保顶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灾异观
汉代
儒
学
政治
状况
《春秋
》
董仲舒
天人合
为政者
政治
观念
意识形态
工业文明时代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涛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1-16,共6页
文摘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张涛儒家经学在汉代成为正统学术和统治思想,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统治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士人,由于经学的濡染、熏习,心态也已大大不同于先秦士人。汉代士人心态可以归纳为:...
关键词
政治
权威
汉代
士人
儒家经
学
董仲舒
儒家经典
《春秋
》
最高统治者
君臣关系
司马迁
汉王朝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学校的教材与经学(下)
7
作者
熊承涤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6年第2期33-36,共4页
文摘
二 (一) 教材与今、古文经之争 汉代学校中的教材主要是儒家典籍,在这些教材的讲授中又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在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加工,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 今文经是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的经书。汉武帝设立经学博士,所用的都是今文经籍。为了更紧密地服从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今文经学派着重发挥经文的所谓“微言大义”,以巩固封建的“大一统”为中心主张。汉王朝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董仲舒、公孙弘都是以《公羊春秋》起家的。今文经学夹杂着大量的迷信成份,带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关键词
今文经
学
古文经
董仲舒
《春秋
》学
武帝时期
儒家典籍
汉武帝
学
校
汉王朝
政治
目的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金河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6,63,共8页
文摘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李金河儒家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优良传统,以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念,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成为维护和支撑封建统治政权的精神支柱。历代有头脑的封建统治者在巩固政权的实践中,都把儒家经学...
关键词
汉代
经
学
魏晋南北朝
《三礼》
《礼
》学
《左传》
南北经
学
儒家经
学
玄
学
《春秋
》
《论语》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文清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2期52-61,80,共11页
文摘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所组成,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这部书不仅含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
关键词
《吕氏
春秋》
先秦诸子
学
百科全书
吕不韦
文化史
体育
秦始皇
十二纪
公元前
政治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子百家学说形成及演进——评《中国通史》
10
作者
杨靖康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60-I0060,共1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汉魏六朝典籍分类学与传统文体研究”(17SB0530)。
文摘
中国拥有5 000多年的历史,每一个朝代所蕴含的思想文化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和精神文明。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一书体裁独特,将政治与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与传承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宏观的角度将中国历史的演变以及各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一一阐述,其中对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描述,有利于读者对于诸子百家学说的形成及演进有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中国通史》
春秋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学
吕思勉
精神文明
中华文化
政治
与文化
发展和传承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政治思想略论
11
作者
尉更尘
出处
《理论探讨》
198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对历代统治阶级影响之最大者,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法家著名代表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韩非子释集》·显学第50页)所谓显学,就是影响最大、最为显著的学说。
关键词
政治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韩非子
吕氏
春秋
统治阶级
显
学
儒
学
孔丘
“无为而治”
哲
学
思想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何休《公羊传解诂》札记一则
12
作者
黄朴民
机构
北京军事科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90-90,共1页
文摘
汉代儒学的阴阳灾异说,是董仲舒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汉时期,这一现象更是变本加厉,严重阻碍了儒学自身的更新发展。拿何体《公羊传解诂》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公羊传》本身精神相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思想发展的轨迹,而且对我们把握两汉社会政治的特征也不无稗益。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宏《序》云:“子夏传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于其弟子齐人胡子都著于竹帛。”这里说明了,一、《公羊传》思想渊源来自七十子后学。二、开始时一直在同一家庭中口头相授。三、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形成文字。因此,《公羊传》中所体现的灾异思想是西汉景帝时特定的灾异思想,而何休《解诂》
关键词
春秋
公羊传
汉景帝
阴阳灾异说
何休
解诂
董仲舒
汉代
儒
学
东汉时期
社会
政治
札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代新春秋学与政治
吴海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秋》经传与汉代政治
李宜春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春秋》学在两汉的经世功能
刘宗棠
郭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宋《春秋》学的异同——基于朱彝尊《经义考》所载条目及相关典籍文本的研究
葛焕礼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
王保顶
《安徽史学》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学与汉代士人心态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代学校的教材与经学(下)
熊承涤
《课程.教材.教法》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魏晋南北朝经学述论
李金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杨文清
《体育文化导刊》
198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诸子百家学说形成及演进——评《中国通史》
杨靖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老子政治思想略论
尉更尘
《理论探讨》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读何休《公羊传解诂》札记一则
黄朴民
《浙江学刊》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