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理想主义渐行渐远——《小城之春》、《春桃》、《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对比谈
1
作者
马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46,共2页
从《小城之春》到《春桃》再到《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的相似之处是明显的:都讨论了一女两男的畸形"家庭"结构所造成的理智与情感、道德与伦理困境;三部影片都没能为这种困境指出明确的出路,而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和思考...
从《小城之春》到《春桃》再到《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的相似之处是明显的:都讨论了一女两男的畸形"家庭"结构所造成的理智与情感、道德与伦理困境;三部影片都没能为这种困境指出明确的出路,而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和思考的空间;三部影片连故事情节都有惊人的巧合……然而这三部电影故事结构虽然类似,意义却完全不同。从《小城之春》到《春桃》再到《图雅的婚事》,理想主义的光辉越来越暗淡。这三部影片确实记录了我们的心路历程:相对于战争末期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朦胧希望,相对于"拨乱反正"后人们建设未来的勃勃豪情,今天的我们对生活少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少了许多舍我其谁的勇气。眼睛一味地向上看、向远处看显得好高骛远,但只低头看到自己脚尖前两寸远的距离也未免令人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之春》
《春桃》
图雅的婚事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春桃》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08-113,共6页
《春桃》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又未失去那一派迷人的传奇色彩。许地山的宗教思想、宗教感情、宗教情绪常常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作品之中。春桃与许地山早期作品中的尚洁、惜官等人物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但更具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强烈...
《春桃》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又未失去那一派迷人的传奇色彩。许地山的宗教思想、宗教感情、宗教情绪常常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作品之中。春桃与许地山早期作品中的尚洁、惜官等人物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但更具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强烈的民主精神。《春桃》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春桃》
宗教
传奇
民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春桃》的美中不足
3
作者
澄之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4期60-60,共1页
看过电影《春桃》,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某些镜头,诸如春桃上厕所,春桃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李茂洗澡等,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丑陋和残酷的感觉。我疑心这是电影导演为了“票房价值”有意加进的“诱头”,于是使找来许地山先生的原...
看过电影《春桃》,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某些镜头,诸如春桃上厕所,春桃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李茂洗澡等,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丑陋和残酷的感觉。我疑心这是电影导演为了“票房价值”有意加进的“诱头”,于是使找来许地山先生的原著阅读对照。果然,原著中并无春桃上厕所和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的情节和细节;李茂洗澡一事原著虽有交待;并不直露,而电影则作了过份的渲染和夸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桃》
电影导演
票房价值
原著
许地山
厕所
腰带
洗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桃论——许地山作品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盛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3期12-17,共6页
在许地山一生所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中,受到人们一致称赞的,莫过于《春桃》了.这是一篇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小说,是许地山一九三四年三月第二次去印度考察时在船上完成的.其时,许地山在给他的夫人周俟松的信中说,他原想将小说取名《咱...
在许地山一生所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中,受到人们一致称赞的,莫过于《春桃》了.这是一篇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小说,是许地山一九三四年三月第二次去印度考察时在船上完成的.其时,许地山在给他的夫人周俟松的信中说,他原想将小说取名《咱们底媳妇》,后来觉得“偏重写女人方面,那两男子并不很重要”,便改成了《春桃》.可见作家着力描写的正是春桃这个妇女形象.那么,春桃究竟是怎样一个妇女形象?对于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桃》
作品研究
小说
作家
男子
印度
名字
现实主义
道德观念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
5
作者
谭丽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17-122,127,共7页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谭丽娟(一)许地山是于宗教徒,他以悲悯情操,谛视红尘凡世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以冷静的思辨和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切凝视,试图在人生苦难的黑洞中寻找一条理想的飞渡深渊的虹桥。宗教的力量在于“内功”─...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谭丽娟(一)许地山是于宗教徒,他以悲悯情操,谛视红尘凡世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以冷静的思辨和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切凝视,试图在人生苦难的黑洞中寻找一条理想的飞渡深渊的虹桥。宗教的力量在于“内功”─—齐心修身。许地山的依佛教,导致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小说
《玉官》
浪漫主义
小说创作
宗教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史
佛教
《春桃》
宗教道德
浪漫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许地山创作风格简论
6
作者
黄牧
《河北学刊》
1986年第4期79-83,共5页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同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创作也是“为人生”的.但他又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点.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使他的作品...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同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创作也是“为人生”的.但他又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点.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使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真实地写出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不幸与苦难的同时,他常常对人生作出自己的解释.不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许地山都是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创作
早期作品
《春桃》
坎坷遭遇
缀网劳蛛
平民主义思想
文学研究会
人道主义思想
作家
宗教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晓庆,你倒底要离观众多远?
7
作者
周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6,共1页
刘晓庆自演出《芙蓉镇》达到其表演高峰,使观众对其表演艺术津津乐道后,主演的影视片如《春桃》、《大清炮队》、《红楼梦》、《李莲英》、《风华绝代》、《武则天》等一个个全是离我们年代十分遥远的人物,即使近一点的象《风华绝代》...
刘晓庆自演出《芙蓉镇》达到其表演高峰,使观众对其表演艺术津津乐道后,主演的影视片如《春桃》、《大清炮队》、《红楼梦》、《李莲英》、《风华绝代》、《武则天》等一个个全是离我们年代十分遥远的人物,即使近一点的象《风华绝代》中的邝春妮也是50多年前的人物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晓庆
《芙蓉镇》
观众
《红楼梦》
武则天
《春桃》
表演艺术
现实主义
现实生活
影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坦诚的刘晓庆
8
作者
李振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共2页
有人多以为刘晓庆过于“狂”“傲”,我却很欣赏这狂傲中所透出的坦诚。 中国人信奉的格言是“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三分”、“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明哲保身的古训,以做“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为美德。刘晓庆却说:“我只要活得...
有人多以为刘晓庆过于“狂”“傲”,我却很欣赏这狂傲中所透出的坦诚。 中国人信奉的格言是“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三分”、“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明哲保身的古训,以做“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为美德。刘晓庆却说:“我只要活得不虚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晓庆
武则天
中国电影艺术
《芙蓉镇》
中国知识分子
人之心
文化大革命
《春桃》
全国政协委员
房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想主义渐行渐远——《小城之春》、《春桃》、《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对比谈
1
作者
马敏
机构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河南 郑州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46,共2页
文摘
从《小城之春》到《春桃》再到《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的相似之处是明显的:都讨论了一女两男的畸形"家庭"结构所造成的理智与情感、道德与伦理困境;三部影片都没能为这种困境指出明确的出路,而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和思考的空间;三部影片连故事情节都有惊人的巧合……然而这三部电影故事结构虽然类似,意义却完全不同。从《小城之春》到《春桃》再到《图雅的婚事》,理想主义的光辉越来越暗淡。这三部影片确实记录了我们的心路历程:相对于战争末期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朦胧希望,相对于"拨乱反正"后人们建设未来的勃勃豪情,今天的我们对生活少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少了许多舍我其谁的勇气。眼睛一味地向上看、向远处看显得好高骛远,但只低头看到自己脚尖前两寸远的距离也未免令人失望。
关键词
《小城之春》
《春桃》
图雅的婚事
理想主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春桃》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盛
机构
南京师专中文科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08-113,共6页
文摘
《春桃》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又未失去那一派迷人的传奇色彩。许地山的宗教思想、宗教感情、宗教情绪常常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作品之中。春桃与许地山早期作品中的尚洁、惜官等人物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但更具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强烈的民主精神。《春桃》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关键词
许地山
《春桃》
宗教
传奇
民主精神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春桃》的美中不足
3
作者
澄之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4期60-60,共1页
文摘
看过电影《春桃》,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某些镜头,诸如春桃上厕所,春桃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李茂洗澡等,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丑陋和残酷的感觉。我疑心这是电影导演为了“票房价值”有意加进的“诱头”,于是使找来许地山先生的原著阅读对照。果然,原著中并无春桃上厕所和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的情节和细节;李茂洗澡一事原著虽有交待;并不直露,而电影则作了过份的渲染和夸饰。
关键词
《春桃》
电影导演
票房价值
原著
许地山
厕所
腰带
洗澡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桃论——许地山作品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盛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3期12-17,共6页
文摘
在许地山一生所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中,受到人们一致称赞的,莫过于《春桃》了.这是一篇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小说,是许地山一九三四年三月第二次去印度考察时在船上完成的.其时,许地山在给他的夫人周俟松的信中说,他原想将小说取名《咱们底媳妇》,后来觉得“偏重写女人方面,那两男子并不很重要”,便改成了《春桃》.可见作家着力描写的正是春桃这个妇女形象.那么,春桃究竟是怎样一个妇女形象?对于她。
关键词
《春桃》
作品研究
小说
作家
男子
印度
名字
现实主义
道德观念
浪漫主义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
5
作者
谭丽娟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17-122,127,共7页
文摘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谭丽娟(一)许地山是于宗教徒,他以悲悯情操,谛视红尘凡世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以冷静的思辨和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切凝视,试图在人生苦难的黑洞中寻找一条理想的飞渡深渊的虹桥。宗教的力量在于“内功”─—齐心修身。许地山的依佛教,导致他...
关键词
许地山小说
《玉官》
浪漫主义
小说创作
宗教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史
佛教
《春桃》
宗教道德
浪漫传奇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许地山创作风格简论
6
作者
黄牧
出处
《河北学刊》
1986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摘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同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创作也是“为人生”的.但他又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点.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使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真实地写出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不幸与苦难的同时,他常常对人生作出自己的解释.不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许地山都是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
关键词
许地山创作
早期作品
《春桃》
坎坷遭遇
缀网劳蛛
平民主义思想
文学研究会
人道主义思想
作家
宗教色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晓庆,你倒底要离观众多远?
7
作者
周斌
机构
四川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6,共1页
文摘
刘晓庆自演出《芙蓉镇》达到其表演高峰,使观众对其表演艺术津津乐道后,主演的影视片如《春桃》、《大清炮队》、《红楼梦》、《李莲英》、《风华绝代》、《武则天》等一个个全是离我们年代十分遥远的人物,即使近一点的象《风华绝代》中的邝春妮也是50多年前的人物了。
关键词
刘晓庆
《芙蓉镇》
观众
《红楼梦》
武则天
《春桃》
表演艺术
现实主义
现实生活
影视片
分类号
J903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坦诚的刘晓庆
8
作者
李振中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共2页
文摘
有人多以为刘晓庆过于“狂”“傲”,我却很欣赏这狂傲中所透出的坦诚。 中国人信奉的格言是“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三分”、“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明哲保身的古训,以做“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为美德。刘晓庆却说:“我只要活得不虚伪”,“
关键词
刘晓庆
武则天
中国电影艺术
《芙蓉镇》
中国知识分子
人之心
文化大革命
《春桃》
全国政协委员
房地产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理想主义渐行渐远——《小城之春》、《春桃》、《图雅的婚事》三部影片对比谈
马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春桃》
王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影《春桃》的美中不足
澄之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春桃论——许地山作品研究之一
王盛
《高校教育管理》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
谭丽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许地山创作风格简论
黄牧
《河北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刘晓庆,你倒底要离观众多远?
周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坦诚的刘晓庆
李振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