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改造锚点的迁移与重置之难——论《明朗的天》的修改
1
作者 祝宇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明朗的天》是曹禺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唯一一部现实题材话剧。《明朗的天》延续了从1940年代的《蜕变》和《桥》开始的社会问题剧写法,在全力配合时代的政治宣传中起到了作用,同时也留下不少创作上的教训。从剧本发表,到话剧首次公演... 《明朗的天》是曹禺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唯一一部现实题材话剧。《明朗的天》延续了从1940年代的《蜕变》和《桥》开始的社会问题剧写法,在全力配合时代的政治宣传中起到了作用,同时也留下不少创作上的教训。从剧本发表,到话剧首次公演,继而参加全国话剧观摩大会,再到剧本单行本出版,曹禺不断修改这部表现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主题的话剧。剧中燕仁医院三个高级知识分子凌士湘、陈洪友和江道宗的形象,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体现了曹禺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上的思考和困惑。凌士湘的形象塑造主要问题在于,他是一个更多处在戏剧行动之外的旁观者,身上缺少戏剧性。在塑造陈洪友这样庸碌的学者专家时,曹禺曾经以喜剧手法精彩地描绘了其身边庸俗可笑的亲友,然而为了突出主题,他不得不删去这种旁逸斜出的笔墨。而江道宗形象塑造的难题在于,如何既深刻地批判旧知识分子的自欺、虚伪与丑陋,又为其留下思想改造的出路,这也是作者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明朗的天》 社会问题剧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