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文化生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弄潮儿、进步读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时事新报》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张东荪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个学术性文化副刊——《学灯》,裁撤了以黑幕文化为特色的《报馀丛载》。这不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壮大,已经渗透到了报纸文艺副刊,而且也反映出研究系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潮流下应时而变的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副刊 社会闻栏 访员制度 黑幕文化 《时事新报·学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沫若与宗白华讨论墨子的通信 被引量:1
2
作者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1,共6页
上海《时事新报》1920年1月3日第4张《学灯》第2版“通讯”栏刊载的郭沫若致宗白华的讨论墨子的信,是原计划写作的《读〈墨子的人生学说〉》的替代品。郭沫若写作该信有“阿好”《学灯》编辑宗白华的意思,其目的是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发... 上海《时事新报》1920年1月3日第4张《学灯》第2版“通讯”栏刊载的郭沫若致宗白华的讨论墨子的信,是原计划写作的《读〈墨子的人生学说〉》的替代品。郭沫若写作该信有“阿好”《学灯》编辑宗白华的意思,其目的是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发表。不过,宗白华后来大量刊发郭沫若的诗作并不是因为它,而是与这封信同时寄去的“最近的一首长诗和寄我一封谈诗的长信”。郭沫若接触、认识、研究墨子前后不少于50年,该信是真正具有研究意味的文章,并且可以看作是理解郭沫若后来评价墨子的一把钥匙。只有综合考虑包括该信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才能正确理解郭沫若在《匪徒颂》和致宗白华信中对墨子的歌颂、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宗白华 墨子 《时事新报·学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