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艾丽思·沃克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峰 赵静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5期16-19,共4页
'百衲被'是当代美国文化身份的中心隐喻之一,也是重要的黑人美学主题,这在艾丽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得以充分展示.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揭示'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关系及其在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 '百衲被'是当代美国文化身份的中心隐喻之一,也是重要的黑人美学主题,这在艾丽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得以充分展示.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揭示'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关系及其在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衲被 文化身份 民族文化记忆 文化杂交 美国 短篇小说 《日用家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黑人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困惑及取向——重读沃克的《日用家当》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继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192,F0003,共2页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自从1973年作品面世以来,《日用家当》的主题一直成为中外学界探讨的焦点,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小说中母女三人对待美国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分歧而展开...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自从1973年作品面世以来,《日用家当》的主题一直成为中外学界探讨的焦点,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小说中母女三人对待美国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分歧而展开的。结合众多相关述评重新研读原作,笔者始终觉得有两点疑惑难以化解:一是沃克在作品中为何不惜笔墨对大女儿迪伊和她的黑人穆斯林男朋友奇异的穿着打扮,尤其是他们的时髦发型大加描写;二是作品中着墨不多的小女儿麦姬是否真的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家当》 民族文化遗产 美国黑人 沃克 身份意识 重读 短篇小说 黑人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格义背后的举意与旁观——《日用家当》中“家宅”的心理几何图解 被引量:4
3
作者 毛延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家宅被赋予了一定的格义属性,这可以被视为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中的心理现象学介入。家宅格义背后的心理图解划清了个体"生存空间"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心理几何假... 在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家宅被赋予了一定的格义属性,这可以被视为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中的心理现象学介入。家宅格义背后的心理图解划清了个体"生存空间"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心理几何假设内涵。作者借助不同人物对于家宅的写实性解读,提供了一个富有曲面内涵的边缘记忆空间,揭示了主体的物我元一思想已然深植于家宅意象当中,并以拓扑图腾的同胚形式得以彰显。家宅的心理几何图解立体地刻画了个体在生存空间日渐缩限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个体守护本我世界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该部文学作品所隐含的原生代性旨归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义 《日用家当》 家宅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心理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日用家当》的英语教学研究
4
作者 沈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Z期13-14,共2页
《日用家当》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农村妇女的行为进行描写,给我们展现了美国黑人女性坚强的一面。这部作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选材。本文以《日... 《日用家当》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农村妇女的行为进行描写,给我们展现了美国黑人女性坚强的一面。这部作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选材。本文以《日用家当》为例,对英语文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英美文学教育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家当》 教学设计 主题思想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