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大小说──关于李锐长篇新著《无风之树》的交谈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国涛 成一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15,共5页
一部大小说──关于李锐长篇新著《无风之树》的交谈李国涛,成一等李国涛李锐的新长篇出来了,因为字号排得大,我就要来看,用了不到三天的工夫就看完了。小说写得很好读。确实是李锐创作上的一次突破。可以说《无风之树》①是某一时... 一部大小说──关于李锐长篇新著《无风之树》的交谈李国涛,成一等李国涛李锐的新长篇出来了,因为字号排得大,我就要来看,用了不到三天的工夫就看完了。小说写得很好读。确实是李锐创作上的一次突破。可以说《无风之树》①是某一时期中国农村的概括,而这种极典型的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风之树》 长篇小说 叙事方式 李锐 福克纳 丰富性 文化大革命 作家 矮人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如此凄惶——探索《无风之树》宿命意识的文化根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庆泓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作家李锐通过小说《无风之树》向人们展示了矮人坪世界种种惨剧 ,引起人们对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从而寻求造成这种惨剧以及这种惨剧在人的心灵世界投下的宿命阴影的文化根源。这种宿命意识的文化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 作家李锐通过小说《无风之树》向人们展示了矮人坪世界种种惨剧 ,引起人们对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从而寻求造成这种惨剧以及这种惨剧在人的心灵世界投下的宿命阴影的文化根源。这种宿命意识的文化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民间文化形态的挤压造成了人们生理及心理的畸变。因此 ,民间文化只有得到“净化”,才会有健康完美的人性 ,矮人坪才会成为“巨人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风之树》 宿命意识 文化根源 民间文化 李锐 小说 儒家文化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惑与超越——评李锐的《太平风物》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阿兵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李锐 《无风之树》 长篇小说 《银城故事》 《厚土》 多重主题 评论者 新奇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心的拷问与探索——评李锐的长篇小说《人间:重述白蛇传》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春风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白蛇传 李锐 拷问 人心 《无风之树》 《银城故事》 《万里无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篇小说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1,共8页
我在东京收到郜元宝的来信,他也是《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的编选者之一,在信中谈到了1995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历史意识 现代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创作 《无风之树》 《许三观卖血记》 《九月寓言》 庙堂文化 《家族》 作家 《丰乳肥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就是白马……——关于小说家李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政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2,共9页
白马就是白马……——关于小说家李锐周政保在《旧址·后记》中,李锐提及了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公孙龙的观点虽有“辩者之围”的嫌疑,但两千多年来,它还是被流传下来了。其中的魅力,自然不可轻慢。李锐写道:“白马非马。白... 白马就是白马……——关于小说家李锐周政保在《旧址·后记》中,李锐提及了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公孙龙的观点虽有“辩者之围”的嫌疑,但两千多年来,它还是被流传下来了。其中的魅力,自然不可轻慢。李锐写道:“白马非马。白马真的不是马?那红马、黑马呢?那到底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风之树》 文化大革命 《万里无云》 小说家 李锐 短篇小说 小说艺术 长篇小说 人的生存状态 叙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的限度——论李锐兼及对新自由主义文学的批评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均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自由主义文学 李锐 “超越” 《无风之树》 批评 《万里无云》 《银城故事》 长篇小说 《厚土》 “异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神话与“文化大革命”再思考──评李锐小说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春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20,共8页
反神话与“文化大革命”再思考──评李锐小说的思想价值曲春景小说家李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坚持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精神事件在文化心理层面上的清理和批判。他把“文化大革命”当成终生追问和表达的命题。从中篇小说《黑白》、... 反神话与“文化大革命”再思考──评李锐小说的思想价值曲春景小说家李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直坚持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精神事件在文化心理层面上的清理和批判。他把“文化大革命”当成终生追问和表达的命题。从中篇小说《黑白》、《北京有个金太阳》到长篇小说《无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神话意象 反神话 再思考 心理意象 文化模式 《万里无云》 阶级斗争 《无风之树》 英雄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
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王鸿生、耿占春和曲春景在《上海文学》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关于李锐《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的对话文章。王鸿生认为,九十年代中后期,长篇创作蔚为大观,但是真正达到时代标高的作品尚属凤毛麟角。李... 对“文化大革命”的再叙事王鸿生、耿占春和曲春景在《上海文学》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关于李锐《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的对话文章。王鸿生认为,九十年代中后期,长篇创作蔚为大观,但是真正达到时代标高的作品尚属凤毛麟角。李锐的《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无风之树》 《万里无云》 历史反思 “奥斯维辛” 精神现象 意识形态话语 小说 李锐 心理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言叙述的两种写法
10
作者 王达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共1页
关键词 寓言 民间文学 《无风之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