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创伤理论探析《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
杨孝云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2
|
从《无名的裘德》解读哈代的乐观主义思想 |
夏桐枝
刘春芳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3
|
空间、历史与身体政治——论《无名的裘德》对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批判 |
范一亭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无名的裘德》中的性别和婚姻 |
张炳飞
|
《语文学刊》
|
2016 |
3
|
|
5
|
从空间批评理论看《无名的裘德》 |
李康熙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爱情的挽歌 时代的悲音——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
肖曼琼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0
|
|
7
|
论《无名的裘德》中的现代意识 |
黄连华
|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3 |
7
|
|
8
|
以《无名的裘德》为例解读哈代的语言特色 |
蔡玥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论《无名的裘德》中人物形象符号化的缺陷 |
高洁
|
《电影评介》
|
2010 |
1
|
|
10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无名的裘德》 |
宋霞
池璇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1
|
论《无名的裘德》的悲剧效果和美学价值 |
王含冰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2
|
《无名的裘德》:灵与肉的殊死搏斗 |
唐建怀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3
|
论密尔的《论自由》对哈代的影响——以《无名的裘德》为例 |
江山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反讽艺术探讨 |
韦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无名的裘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
蔡婧宇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6
|
距离产生美——看《无名的裘德》的独特爱情观 |
谢丽湘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0 |
|
17
|
《无名的裘德》中《圣经》原型研究 |
刘虹希
|
《艺术广角》
|
2009 |
0 |
|
18
|
多元叙事视角在《无名的裘德》中的运用 |
李玲玲
|
《滨州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9
|
试比较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 |
谭念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20
|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爱情观 |
徐先荣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