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名的裘德》中的意象浅析 |
孔丽霞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6
|
|
2
|
灵活的借鉴 独特的创新——《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之比较研究 |
成梅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3
|
从《无名的裘德》解读哈代的乐观主义思想 |
夏桐枝
刘春芳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4
|
空间、历史与身体政治——论《无名的裘德》对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批判 |
范一亭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从空间批评理论看《无名的裘德》 |
李康熙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爱情的挽歌 时代的悲音——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
肖曼琼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0
|
|
7
|
以《无名的裘德》为例解读哈代的语言特色 |
蔡玥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人文精神与基督精神的对立与冲突——重读《无名的裘德》 |
马弦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2 |
4
|
|
9
|
论《无名的裘德》中人物形象符号化的缺陷 |
高洁
|
《电影评介》
|
2010 |
1
|
|
10
|
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反讽艺术探讨 |
韦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人生的错位与困惑——重读《无名的裘德》 |
李景慧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成因探析 |
顾向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从接受美学视角管窥译作《无名的裘德》 |
党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论《无名的裘德》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吴佩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重塑哈代学术思想价值——评《哈代学术史研究》 |
马海燕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哈代诗初析 |
朱炯强
|
《山东外语教学》
|
1986 |
1
|
|
17
|
第51届柏林电影节 |
林倩
|
《电影评介》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