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名的裘德》中的意象浅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孔丽霞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无名的裘德》是19世纪末继《德伯家的苔丝》之后,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写下的最后一部小说力作。小说在主题的表达上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利用动物、色彩、天气、地名等的寓意以及主要人物的宗教意象,喻示了人物的命... 《无名的裘德》是19世纪末继《德伯家的苔丝》之后,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写下的最后一部小说力作。小说在主题的表达上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利用动物、色彩、天气、地名等的寓意以及主要人物的宗教意象,喻示了人物的命运和小说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象征性 动物 颜色 天气 地方 圣经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的借鉴 独特的创新——《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成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8,176,共8页
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时以西方悲剧杰作为范本在艺术构思、主题确定、人物配置、情节安排、写作特色等方面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作了多方面的借鉴。《骆驼祥子》在借鉴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性重构,即深刻的文化思索,意味深长的文化... 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时以西方悲剧杰作为范本在艺术构思、主题确定、人物配置、情节安排、写作特色等方面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作了多方面的借鉴。《骆驼祥子》在借鉴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性重构,即深刻的文化思索,意味深长的文化对比以及对《无名的裘德》之内容的再思考和平行扩充。《骆驼祥子》的创作是作家立志突破既成传统的人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骆驼祥子》 《无名的裘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名的裘德》解读哈代的乐观主义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桐枝 刘春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9-22,26,共5页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悲剧创作中最深沉、最阴郁的一部,作品中主人公爱情的幻灭、职业的失去,理想的破碎、孩子的死亡都使哈代的悲剧创作达到了高潮。悲观主义者也因此成为了公认的哈代标签。这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哈代如此深刻而无情...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悲剧创作中最深沉、最阴郁的一部,作品中主人公爱情的幻灭、职业的失去,理想的破碎、孩子的死亡都使哈代的悲剧创作达到了高潮。悲观主义者也因此成为了公认的哈代标签。这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哈代如此深刻而无情地揭示丑恶和严峻现实的根本目的,从本质上说是希望人们意识到丑恶根源,从而更加清晰明确地构建起理想世界的新图景。哈代对现世痛彻的背后隐藏着对理想的乐观和信念。由此可见,哈代决不是一个忧郁无为的悲观主义者,他用最残酷的书写将人们引入理想的未来,他本质上是一位坚定的乐观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哈代 乐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历史与身体政治——论《无名的裘德》对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批判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一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8,共10页
哈代在其最后一部小说中颠覆了自沃尔斯通克拉福特以来的"伴侣婚姻"模式以及资产阶级家庭观,揭露了以艾拉白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物欲化、商品化的本质,而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淑无疑可以看作19世纪末英美社会"新女性&... 哈代在其最后一部小说中颠覆了自沃尔斯通克拉福特以来的"伴侣婚姻"模式以及资产阶级家庭观,揭露了以艾拉白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物欲化、商品化的本质,而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淑无疑可以看作19世纪末英美社会"新女性"的代表,她拒绝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性别压迫与剥削,而裘德与淑的婚姻家庭新模式的失败则呼应了恩格斯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二人以身体政治的方式与资本主义父权习俗相对抗,预言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解体,哈代亦藉此成功地将婚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父权制度彻底去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无名的裘德》 资产阶级婚姻 空间 历史 身体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批评理论看《无名的裘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康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Z期18-19,31,共3页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的《无名的裘德》属于性格和环境小说,具有很强的宿命论悲剧色彩。本文从空间批评理论出发,剖析了《无名的裘德》的现实空间,特别是其中的建筑空间、社会空间及各空...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的《无名的裘德》属于性格和环境小说,具有很强的宿命论悲剧色彩。本文从空间批评理论出发,剖析了《无名的裘德》的现实空间,特别是其中的建筑空间、社会空间及各空间转换和冲突中体现的艺术特色,旨在阐释空间在该小说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空间批评理论自20世纪中期学术界提出文化的“空间转向”观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哈代 建筑空间 小说 基督寺 空间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的挽歌 时代的悲音——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曼琼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
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一书中以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描述了主人公裘德与淑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抨击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窒息人性的婚姻制度,揭露了英国教会的反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因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而带来的悲剧冲突。这... 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一书中以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描述了主人公裘德与淑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抨击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窒息人性的婚姻制度,揭露了英国教会的反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因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而带来的悲剧冲突。这一悲剧揭示了深刻的时代本质,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裘德 爱情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无名的裘德》为例解读哈代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蔡玥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21-22,共2页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和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小说《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因为其独特的写作法和特殊的内容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争议性的一部作品,同时在英...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和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小说《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因为其独特的写作法和特殊的内容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争议性的一部作品,同时在英国文学史上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哈代作品的语言特色入手,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作品中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而个性化,这也是小说《无名的裘德》能够引起很多人关注的根本原因。本文试从小说《无名的裘德》的作者背景、作品简介、字词的选择与使用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这部作品的超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托马斯.哈代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基督精神的对立与冲突——重读《无名的裘德》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弦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95-98,共4页
从宗教思想的角度切入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无名的裘德》 ,这是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 :男女主人公的精神矛盾显示着人文精神与基督精神的二元对立与冲突 ,这一精神冲突 。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人文精神 基督精神 文学评论 哈代 小说 异教精神 英国 社会 创作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名的裘德》中人物形象符号化的缺陷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洁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哈代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长廊中的一员成就卓越。但他的小说封笔作《无名的裘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些艺术上的缺陷。为了服务小说的悲剧性结局作者流露出的人物形象塑造符号化的倾向,导致了文本艺术价值降低,可读性削弱。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人物 符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反讽艺术探讨
10
作者 韦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63-64,共2页
小说《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整部小说对乡村青年裘德的一生悲剧进行了叙述,在这部小说中,对反讽这一艺术手法的使用到达了顶峰,这一手法体现在小说的各个地方,包括结构的安排、视角的使用以及叙事语言的... 小说《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整部小说对乡村青年裘德的一生悲剧进行了叙述,在这部小说中,对反讽这一艺术手法的使用到达了顶峰,这一手法体现在小说的各个地方,包括结构的安排、视角的使用以及叙事语言的使用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一手法的使用,也让整部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下面笔者将对《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具体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反讽艺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的错位与困惑——重读《无名的裘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景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X期49-50,共2页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集合了哈代多年来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将主人公裘德塑造成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形象,裘德的人生是错位、充满困惑的,其婚姻和爱情的...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集合了哈代多年来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将主人公裘德塑造成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形象,裘德的人生是错位、充满困惑的,其婚姻和爱情的悲剧、灵魂和肉体的纠结、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都源于性格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拉贝拉 婚姻 牧师 裘德 人生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向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23-24,共2页
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主人公裘德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深刻批判,揭示了裘德命运悲剧的成因。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能够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性的弱点... 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主人公裘德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深刻批判,揭示了裘德命运悲剧的成因。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能够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性的弱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无名的裘德》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相悖。本文从文学伦理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小说 白拉 裘德 费劳孙 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视角管窥译作《无名的裘德》
13
作者 党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Z期71-72,共2页
接受美学主张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研究文学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衍生文本的社会效应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和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一部具有时代特征... 接受美学主张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研究文学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衍生文本的社会效应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和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一部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小说,独特的写作技法和特殊的内容使之成为那个时代最具争议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在英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接受美学 美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名的裘德》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14
作者 吴佩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27-28,共2页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批判父权制社会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分析女主人公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压迫、剥削女性和自...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批判父权制社会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分析女主人公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压迫、剥削女性和自然的父权制社会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哈代学术思想价值——评《哈代学术史研究》
15
作者 马海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68-68,共1页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生横跨两个世纪的哈代,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批评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主义特征,《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等著作令其享誉...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生横跨两个世纪的哈代,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批评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主义特征,《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等著作令其享誉文坛。哈代研究一直是中西方文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国内对哈代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英国文学史 学术史研究 卡斯特 思想价值 中西方文学 现实主义精神 悲剧作品 世界文学史 创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代诗初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炯强 《山东外语教学》 1986年第4期39-44,共6页
今天,人们都因为《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等小说而熟知哈代。然而,作为文学家,哈代首先是诗人,他的文学生涯起步于诗,也止步于诗,中途才写小说;他晚年的殊荣也应归功于他的诗歌。他自己喜欢人们称他为诗人,曾经把自... 今天,人们都因为《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等小说而熟知哈代。然而,作为文学家,哈代首先是诗人,他的文学生涯起步于诗,也止步于诗,中途才写小说;他晚年的殊荣也应归功于他的诗歌。他自己喜欢人们称他为诗人,曾经把自己的最大愿望寄托在他的诗作能够选入《英诗金库》那样的诗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还乡》 英诗 威塞克斯 文学生涯 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文学史 下层人民 拿破仑战争 讽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1届柏林电影节
17
作者 林倩 《电影评介》 2001年第4期50-51,共2页
2月7日——18日举行的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无疑是新世纪里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流盛事。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柏林电影节,50年代初由阿尔弗雷德·鲍尔(Arfred Baner)发起筹划,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是第51届。今年的柏... 2月7日——18日举行的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无疑是新世纪里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流盛事。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柏林电影节,50年代初由阿尔弗雷德·鲍尔(Arfred Baner)发起筹划,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是第51届。今年的柏林影展放映700部左右的影片,设有国际竞赛、青年导演论坛、电影大观、儿童电影、短片大观等固定单元。今年的9个评委来自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巴西,其中四个导演、两个演员、两个史论家,评审团主席则由美国福克斯影业的制片人威廉·麦肯尼克担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电影节 电影文化 《卡斯特桥市长》 《无名的裘德》 导演论 电影学院奖 评审团 人文主义 性格模糊 影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