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名之辈》的底层叙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永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3-85,共3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题材选择上越来越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尤其是对占据社会主要方面的底层百姓的外在日常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展现与挖掘。电影《无名之辈》采用多线程平行叙事的叙事策略和警匪悬疑荒诞喜剧的类型化构建,在社...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题材选择上越来越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尤其是对占据社会主要方面的底层百姓的外在日常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展现与挖掘。电影《无名之辈》采用多线程平行叙事的叙事策略和警匪悬疑荒诞喜剧的类型化构建,在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状态呈现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人性与情感的内在维度及社会价值。本文将从底层叙事的类型化构建、情感攫取、个体焦虑以及自我重构等角度对该影片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底层叙事 类型化构建 情感攫取 个体焦虑 自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之辈》的人本主义视角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无名之辈》聚焦城市人群中边缘人物的情感、困惑与抗争,由表及里地层层剥开每个人物的痛点和内心,使这些小人物的精神诉求得以在社会底层这个大环境下暴露无遗,进而构成窥探人间百态的价值体系,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各人物形象... 《无名之辈》聚焦城市人群中边缘人物的情感、困惑与抗争,由表及里地层层剥开每个人物的痛点和内心,使这些小人物的精神诉求得以在社会底层这个大环境下暴露无遗,进而构成窥探人间百态的价值体系,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各人物形象同喜同悲,达成某种关于自我的认同和归因。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电影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观众更深层次地理解导演赋予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和关于人性的解读,并从中获得某种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人本主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的《无名之辈》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49,共3页
电影是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艺术之一,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电影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票房回报,还能对观众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乃至行为准则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大众而言,《无名之辈》称得上是一部用小人物的闪光点,用充满欢... 电影是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艺术之一,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电影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票房回报,还能对观众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乃至行为准则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大众而言,《无名之辈》称得上是一部用小人物的闪光点,用充满欢笑和感动的情节打动人心的成功之作。在媒介文化、受众审美心理日新月异的今天,《无名之辈》精准地把握了市场的脉搏,在情节、人物以及具体语言上,都提供了值得梳理、总结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饶晓志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的隐喻与生存焦虑——论电影《无名之辈》的疾病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龙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79,共3页
电影《无名之辈》讲述了围绕着一把老枪而发生在一座山间小城中一对劫匪、一名保安与一名身体残疾的女性之间的温情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个人的疾病与生存的焦虑,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认同,使其成为喜剧电影中的佼佼者。在本文中,笔者试图... 电影《无名之辈》讲述了围绕着一把老枪而发生在一座山间小城中一对劫匪、一名保安与一名身体残疾的女性之间的温情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个人的疾病与生存的焦虑,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认同,使其成为喜剧电影中的佼佼者。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其电影中疾病的书写方式来呈现出当下大众来自生存上的焦虑,而《无名之辈》中的这种叙事亦成为当下电影在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结合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焦虑 《无名之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之辈》:一部平民的浮世绘
5
作者 邝增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无名之辈》自上映以来,好评无数,是一部上乘的荒诞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窝囊保安马先勇、毒舌马嘉祺、"伪悍匪"眼镜和大头等人因一场劫案阴差阳错地交织在一起,发生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整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 《无名之辈》自上映以来,好评无数,是一部上乘的荒诞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窝囊保安马先勇、毒舌马嘉祺、"伪悍匪"眼镜和大头等人因一场劫案阴差阳错地交织在一起,发生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整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是导演仅用寥寥数人便表达出了大千世界的众人,让人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人性最朴素感情的穿插和黑色幽默的剧情处理,让观众同在欢声笑语中,陷入悲伤。影片引人入胜,令人深思。这样一部平民浮世绘,烘托出了物欲社会中最美好最真实的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黑色幽默 荒诞喜剧 草根群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之辈》:地域风格对影片叙事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2-94,共3页
《无名之辈》拍摄于贵州省都匀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以西南官话中的重庆方言为主[1]”,极具地方色彩的场景设计与贴合风土民情的方言表达形式不仅辅助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及叙事氛围的渲染,也在一定程... 《无名之辈》拍摄于贵州省都匀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以西南官话中的重庆方言为主[1]”,极具地方色彩的场景设计与贴合风土民情的方言表达形式不仅辅助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及叙事氛围的渲染,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视媒体将中国本土文化艺术推上世界舞台,这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具有良好的中华文化弘扬作用。本文即从地域风格的表现形式出发,论述地方文化艺术特征对影片叙事起到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地域风格 场景设计 地方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无名之辈》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95-97,共3页
饶晓志自编自导的《无名之辈》以非线性的网状叙事,以马先勇为核心,将各个人物牵涉进一个犯罪事件中。电影中每条叙事线索,人物的生活状态都有着从平衡到失衡,最终回归平衡的过程。一组组二元对立关系被建立起来,以托多罗夫的“理想的... 饶晓志自编自导的《无名之辈》以非线性的网状叙事,以马先勇为核心,将各个人物牵涉进一个犯罪事件中。电影中每条叙事线索,人物的生活状态都有着从平衡到失衡,最终回归平衡的过程。一组组二元对立关系被建立起来,以托多罗夫的“理想的叙述文”的形式牵动着观众的心。电影叙事形成了一个符号矩阵,人物的行事逻辑、情感取向等彰显了现实人生的悲凉无助、狼狈不堪和可贵的温情与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饶晓志 叙事学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人物群像的平凡与不凡——解读电影《无名之辈》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继宁浩"疯狂"系列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多线式叙事结构影片近年来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势头,《无名之辈》就是这类电影的典范。影片通过喜剧光谱的表面展示了小人物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位置和苦苦挣扎的困境,这部影片的... 继宁浩"疯狂"系列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多线式叙事结构影片近年来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势头,《无名之辈》就是这类电影的典范。影片通过喜剧光谱的表面展示了小人物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位置和苦苦挣扎的困境,这部影片的成功为中国多线式叙事电影的不断发展贡献了力量。文章试图对影片进行全面剖析,解读底层人物群像的平凡与不凡,并概括出影片中立体化的边缘人物、市井气的黑色幽默、地域特色浓厚的方言与多线式叙事结构四大特点,成就了《无名之辈》叫座又叫好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边缘人物 黑色幽默 方言 多线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之辈》:荒诞喜剧的类型自觉与嬗变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爱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37,共3页
《无名之辈》既保持了荒诞喜剧电影的共性和基本套路,以契合大众文化语境的黑色幽默、荒诞不经建构具有类型特色的影像化寓言,又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挖掘出小人物的人性本真并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内蕴。类型... 《无名之辈》既保持了荒诞喜剧电影的共性和基本套路,以契合大众文化语境的黑色幽默、荒诞不经建构具有类型特色的影像化寓言,又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挖掘出小人物的人性本真并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内蕴。类型自觉有效抵抗市场风险,类型嬗变彰显艺术理想与现实关怀,或许可为当今中国类型化电影创作提供普遍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荒诞喜剧 类型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修辞”与“世俗的语法”——《无名之辈》的艺术策略兼谈中国当代电影的审美转型
10
作者 谭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2,共4页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多重叠加容易形成主体理想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悖论与冲突。论文以电影《无名之辈》为研究对象,从大众理想与草根化的入世体验,小众理想与佛系青年的负性幻觉,俗众理想与...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多重叠加容易形成主体理想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悖论与冲突。论文以电影《无名之辈》为研究对象,从大众理想与草根化的入世体验,小众理想与佛系青年的负性幻觉,俗众理想与生活化的节庆表演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旨在解析《无名之辈》流行的生成机制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探讨其与中国当代电影审美转型有何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无名之辈》 理想 世俗 审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当代电影的“残疾人叙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堃 梁钟一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9,共7页
长期以来,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残疾人始终被建构为区别于健全人的他者形象。近五年来,电影中的残疾人叙事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推拿》《无名之辈》《宝贝儿》为代表,这些作品或通过描写残疾人的情感故事表达其"健全"欲求,或以描... 长期以来,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残疾人始终被建构为区别于健全人的他者形象。近五年来,电影中的残疾人叙事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推拿》《无名之辈》《宝贝儿》为代表,这些作品或通过描写残疾人的情感故事表达其"健全"欲求,或以描写残疾人对待生死的态度来表现其心灵的敏感丰富,抑或通过描写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困境来反思社会残障观。这些电影作品改变了之前残疾人叙事的刻板化表达,还原了残疾人真实的生活境遇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而完成了残疾人形象从他者到主体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电影 《推拿》 《无名之辈》 《宝贝儿》 残疾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式生命历程的电影诠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兴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8-101,共4页
《剑雨》与《无名之辈》两部看似风格迥异的典范之作,诠释生命模式却异曲同工,各臻其妙,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时空翻转的蒙太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从时间、空间、角色以及阶层四个维度,深邃地诠释了生活在都... 《剑雨》与《无名之辈》两部看似风格迥异的典范之作,诠释生命模式却异曲同工,各臻其妙,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时空翻转的蒙太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从时间、空间、角色以及阶层四个维度,深邃地诠释了生活在都市社会空间人们的否定式生命历程。同时,影片用镜头与胶片直录底层社会人群的酸甜苦辣,在喜怒哀乐中窥见人间百态,于荒诞不经中道出生活本意,既触发观影人悲喜交错的审美体验,又唤醒人们对否定式生命历程的理性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雨》 《无名之辈》 生命历程 电影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