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待丰满的因果关系——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申关子
杨海龙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
刘汉全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12 |
2
|
|
3
|
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 |
孙宗伟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7
|
|
4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
田德文
|
《领导科学论坛》
|
2018 |
1
|
|
5
|
新教禁欲主义理性的“生”、“死”之悲——解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罗朝慧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1 |
0 |
|
6
|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感 |
李虹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7
|
资本主义精神生成的伦理动因探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 |
赵亮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15 |
1
|
|
8
|
论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因果证成的内在理路 |
朱垭梁
孙海涛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0 |
1
|
|
9
|
试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伦理精神 |
陈爱华
|
《现代哲学》
CSSCI
|
2000 |
1
|
|
10
|
资本主义精神兴衰历程的启迪——对韦伯和贝尔两部代表作的解读 |
彭穗宁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1
|
工作精神的审美化与杜威经验论美学——从新教伦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观谈起 |
李永胜
|
《艺术学研究》
|
2021 |
0 |
|
12
|
试论新教伦理与近代科学和哲学精神 |
徐文俊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1999 |
0 |
|
13
|
《大革命》与《新教伦理》的另一视角——民间信仰重塑中宗教世俗功能探微 |
习剑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主体·社会·时代伦理精神 |
刘善仕
|
《现代哲学》
|
1997 |
0 |
|
15
|
社会主义精神的重建 |
闻凤兰
|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6
|
关于重建伦理精神和价值体系的设想 |
程世平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7
|
波德莱尔诗歌的伦理意义探析 |
颜青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2
|
|
18
|
浅析市场经济中伦理介入经济的原因 |
戴怡平
|
《现代哲学》
|
1998 |
0 |
|
19
|
试论儒家文化中的工作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
朱祥龙
房秀丽
|
《人文天下》
|
2016 |
0 |
|
20
|
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
王伟忠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