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五一”纪念探析——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例
1
作者 俞祖华 杨杰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宣传抗日理念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媒体传播的作用,通过刊登重要领导人讲话、纪念文章和社论以及报道纪念大会盛况的方式,对“五一”进行纪念。“五一”纪...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宣传抗日理念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媒体传播的作用,通过刊登重要领导人讲话、纪念文章和社论以及报道纪念大会盛况的方式,对“五一”进行纪念。“五一”纪念是中国共产党明确工人地位和责任,争取和保障工人利益,表达抗日主张、诠释抗战话语以及呼唤国际援助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对“五一”的纪念,唤起了工人阶级的抗战意识,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加强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工人运动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国共产党 “五一”纪念 《新中华报》 《解放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五一”纪念的抗日话语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9期18-20,77,共4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新中华报》刊登“五一”纪念相关文章,构建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刊发系列文章,宣传工人阶级在抗日救亡中的先锋地位,凸显全民抗战话语,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新中华报》刊登“五一”纪念相关文章,构建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刊发系列文章,宣传工人阶级在抗日救亡中的先锋地位,凸显全民抗战话语,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必要性,不断动员全国广大民众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以挽救民族危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新中华报》 “五一”纪念 抗日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话语建构下“二七”纪念研究(1939—1941)——以《新中华报》为例
3
作者 卢鹏 俞祖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6-112,共7页
1939—1941年,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时期的“二七”纪念被纳入了新民主主义话语建构的整体框架:按照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话语,凸显了“二七”罢工是由先进阶级——中国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 1939—1941年,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时期的“二七”纪念被纳入了新民主主义话语建构的整体框架:按照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话语,凸显了“二七”罢工是由先进阶级——中国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运动,表现了彻底革命精神;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话语,分析总结了“二七”大罢工的经验教训,强调争取最广泛的同盟者结成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开展工人运动及各界群众运动的政治保障、党要加强对武装斗争武装抗日的领导;相比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青年运动,“二七”罢工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的先进性、战斗性与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话语 《新中华报》 国共产党“ 二七”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宣传研究——以《新中华报》社论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余盈琳 陈莉莉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3期39-46,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报纸等舆论工具,进行广泛的动员和宣传,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新中华报》就是其中之一。其社论认真分析国内外严峻的抗战形势,并积极动员包括学生、妇女、爱国华侨在内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报纸等舆论工具,进行广泛的动员和宣传,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新中华报》就是其中之一。其社论认真分析国内外严峻的抗战形势,并积极动员包括学生、妇女、爱国华侨在内的全民族力量,体现了较好的策略性;并且从社论中,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宣传研究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号召性以及鲜明的立场性和原则性等特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宣传研究,不仅在当时有着重大意义,而且也给当代新闻宣传工作留下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产党 《新中华报》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华报》音乐史料整理札记
5
作者 张杞茗 《当代音乐》 2021年第3期31-33,共3页
《新中华报》综合版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最具代表性的报刊之一,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报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参照2016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央档案馆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华报>综合版:整理本》,对《新中华报》综合... 《新中华报》综合版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最具代表性的报刊之一,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报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参照2016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央档案馆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华报>综合版:整理本》,对《新中华报》综合版共计230期报刊作音乐史料的整理工作,通过对其的整理,为解放区音乐研究作史料的发掘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华报》 综合版 音乐史料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研究——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唐燕 《新闻论坛》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政策指示,普及卫生防疫相关知识,监测边区疫情动态,介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总结卫生防疫运动中的成就经...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政策指示,普及卫生防疫相关知识,监测边区疫情动态,介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总结卫生防疫运动中的成就经验与不足,其宣传报道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经过《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广泛卫生防疫宣传动员,不仅提高了民众的卫生意识和身体素质,增强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政权和生产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从而推动革命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疫 陕甘宁 《新中华报》 《解放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前期的文学译介——以《新中华报》为例
7
作者 石庆娟 《今古文创》 2023年第8期42-44,49,共4页
延安时期前期的翻译文学作为延安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与分析延安时期社会文化全貌不可或缺的部分。《新中华报》作为延安时期前期的机关刊物,上承《红色中华》,下启《解放日报》,贯穿延安时期前期的始终,上面刊载了大量... 延安时期前期的翻译文学作为延安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与分析延安时期社会文化全貌不可或缺的部分。《新中华报》作为延安时期前期的机关刊物,上承《红色中华》,下启《解放日报》,贯穿延安时期前期的始终,上面刊载了大量的翻译作品。通过收集整理《新中华报》的译文,可以发现《新中华报》上面的译文特点,从文体类型上看总体上以散文中的报告文学为主,并兼具其他类型的散文、新闻评论、小说等文体。同时这些译文大多数来自苏联,呈现出以上特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新中华报》上的译文分析,以期丰富对延安时期的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延安 《新中华报》 文学翻译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