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论《斯巴达之魂》是创作小说——与樽本照雄先生商榷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作桥
周晓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斯巴达之魂》
樽本照雄
鲁迅
创作小说
结构模式
体式
《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独鹤与飞”到“译事之光”——鲁迅早期文学活动中的“呐喊”
2
作者
刘克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鲁迅早期文学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留学日本时期和回国后的“沉默十年”。一般认为鲁迅早期文学活动是在其加入五四文学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观点大致成立,但忽略了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此时鲁迅已经开始其后一直延续的文...
鲁迅早期文学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留学日本时期和回国后的“沉默十年”。一般认为鲁迅早期文学活动是在其加入五四文学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观点大致成立,但忽略了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此时鲁迅已经开始其后一直延续的文学道路,即一面介绍外国文学,一面从事新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他早期的一些重要文章和文学活动完全可以视为后来发出“呐喊”的前奏,或者说就是其最初的“呐喊”。对此,应结合鲁迅与绍兴地域文化关系及其在京环境影响等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文学活动
“呐喊”
《斯巴达之魂》
《摩罗诗力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治小说的变容:希腊古史与近代东亚国族意识的构建
3
作者
时嘉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小说与儒教文化圈的史传文体融合而形成了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亚文类。此类小说多以域外史事为背景,以小说的虚构技法补苴历史细节。日人矢野文雄的《经国美谈》及其中文译本、戏曲改编本,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小说与儒教文化圈的史传文体融合而形成了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亚文类。此类小说多以域外史事为背景,以小说的虚构技法补苴历史细节。日人矢野文雄的《经国美谈》及其中文译本、戏曲改编本,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是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代表。深析二文,可见出这类政治小说的文体价值。文中的虚构片段能够印证近代中日两国的政治实情,呈现希腊古史在近代东亚传播时被编织入现代民族国家构想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国美谈》
《斯巴达之魂》
“政治小说”
鲁迅
希腊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改写理论看鲁迅早期的“改作”及其成因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文革
王瑞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5,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改写理论
《斯巴达之魂》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成因
早期
日本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掮住黑暗的闸门:创伤体验与鲁迅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
5
5
作者
贾振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1,37,共8页
关键词
鲁迅作品
自我救赎
《斯巴达之魂》
创伤
闸门
《怀旧》
鲁迅研究
恽铁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的一世纪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鲁迅
《斯巴达之魂》
《浙江潮》
日本东京
作者署名
著作者
读者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弃医习文新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伏虎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2-90,共9页
受梁启超新小说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鲁迅才做出弃医习文这一重大决定的 ,看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幻灯片 ,只是这一决定的导火线罢了。
关键词
《斯巴达之魂》
弃医习文
新小说理论
文学影响
鲁迅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虏”:鲁迅的“奴隶”意识解
8
作者
李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8,共7页
“奴隶”意识是鲁迅一生创作的重要出发点,而“降虏”是其“奴隶”意识的深层内涵。鲁迅南京求学期间的“骑马事件”激发了他的降虏意识,其早期创作《斯巴达之魂》显示了他与降虏身份的和解和进一步破除之道。“降虏”问题萦绕了鲁迅一...
“奴隶”意识是鲁迅一生创作的重要出发点,而“降虏”是其“奴隶”意识的深层内涵。鲁迅南京求学期间的“骑马事件”激发了他的降虏意识,其早期创作《斯巴达之魂》显示了他与降虏身份的和解和进一步破除之道。“降虏”问题萦绕了鲁迅一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行动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斯巴达之魂》
奴隶
降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斯巴达之魂》是创作小说——与樽本照雄先生商榷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作桥
周晓莉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斯巴达之魂》
樽本照雄
鲁迅
创作小说
结构模式
体式
《出关》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独鹤与飞”到“译事之光”——鲁迅早期文学活动中的“呐喊”
2
作者
刘克敌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起源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研究”(21&ZD266)子课题“晚清民初学术地理与现代文学起源”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鲁迅早期文学活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留学日本时期和回国后的“沉默十年”。一般认为鲁迅早期文学活动是在其加入五四文学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观点大致成立,但忽略了鲁迅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此时鲁迅已经开始其后一直延续的文学道路,即一面介绍外国文学,一面从事新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他早期的一些重要文章和文学活动完全可以视为后来发出“呐喊”的前奏,或者说就是其最初的“呐喊”。对此,应结合鲁迅与绍兴地域文化关系及其在京环境影响等重新审视。
关键词
鲁迅
早期文学活动
“呐喊”
《斯巴达之魂》
《摩罗诗力说》
Keywords
Lu Xun
early literary activities
“Call to Arms”
Ghost of Sparta
Moro Poetic Theo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小说的变容:希腊古史与近代东亚国族意识的构建
3
作者
时嘉琪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基金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全球史’书写与中国小说现代性的生成”[项目编号:XJ20240052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小说与儒教文化圈的史传文体融合而形成了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亚文类。此类小说多以域外史事为背景,以小说的虚构技法补苴历史细节。日人矢野文雄的《经国美谈》及其中文译本、戏曲改编本,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是史传体政治小说的代表。深析二文,可见出这类政治小说的文体价值。文中的虚构片段能够印证近代中日两国的政治实情,呈现希腊古史在近代东亚传播时被编织入现代民族国家构想的过程。
关键词
《经国美谈》
《斯巴达之魂》
“政治小说”
鲁迅
希腊古史
Keywords
Admirable Stories of Ruling the Country
Spirit of Sparta
the political novel
Lu Xun
ancient Greek history
分类号
D7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54.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改写理论看鲁迅早期的“改作”及其成因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文革
王瑞芳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5,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改写理论
《斯巴达之魂》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成因
早期
日本留学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掮住黑暗的闸门:创伤体验与鲁迅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
5
5
作者
贾振勇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1,37,共8页
关键词
鲁迅作品
自我救赎
《斯巴达之魂》
创伤
闸门
《怀旧》
鲁迅研究
恽铁樵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的一世纪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正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鲁迅
《斯巴达之魂》
《浙江潮》
日本东京
作者署名
著作者
读者
杂志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弃医习文新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伏虎
机构
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
出处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2-90,共9页
文摘
受梁启超新小说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鲁迅才做出弃医习文这一重大决定的 ,看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幻灯片 ,只是这一决定的导火线罢了。
关键词
《斯巴达之魂》
弃医习文
新小说理论
文学影响
鲁迅
梁启超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虏”:鲁迅的“奴隶”意识解
8
作者
李丹
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20世纪上半叶艺术宣言中的观念演变研究”(23BA02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奴隶”意识是鲁迅一生创作的重要出发点,而“降虏”是其“奴隶”意识的深层内涵。鲁迅南京求学期间的“骑马事件”激发了他的降虏意识,其早期创作《斯巴达之魂》显示了他与降虏身份的和解和进一步破除之道。“降虏”问题萦绕了鲁迅一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行动和创作。
关键词
鲁迅
《斯巴达之魂》
奴隶
降虏意识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论《斯巴达之魂》是创作小说——与樽本照雄先生商榷
吴作桥
周晓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独鹤与飞”到“译事之光”——鲁迅早期文学活动中的“呐喊”
刘克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政治小说的变容:希腊古史与近代东亚国族意识的构建
时嘉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改写理论看鲁迅早期的“改作”及其成因
李文革
王瑞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掮住黑暗的闸门:创伤体验与鲁迅的自我救赎
贾振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鲁迅的一世纪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鲁迅弃医习文新论
李伏虎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降虏”:鲁迅的“奴隶”意识解
李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