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史实考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段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在当今有关北极的国际条约中,《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文本。早在1925年,北洋政府就在法国政府的邀请下加入该条约,中国由此获得了在北极圈内和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然而,这一重要历史事实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为人... 在当今有关北极的国际条约中,《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文本。早在1925年,北洋政府就在法国政府的邀请下加入该条约,中国由此获得了在北极圈内和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然而,这一重要历史事实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为人知,直到20世纪90年代,该条约才被国人再次发现,并据以获得在北极进行科考及建立科考站的权利。然而,学界至今对这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历史资源发掘不足,尤其对签约史实缺乏准确的了解,由此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误解和误识。通过对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典藏的北洋政府外交文书及相关报刊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我们可以确认,1925年中国应邀加《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事实清楚、手续完备,具有完全的国际法效力。中国与缔约各国一样,拥有和平利用该群岛资源的权利。《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既是中国推进北极战略的国际法依据,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 签约史实 北极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经济权益制度性安排与挪威政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涵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4-502,共9页
1920年签订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下简称为《斯约》)将斯瓦尔巴群岛(以下简称为斯岛)主权授予挪威,同时赋予缔约国在斯岛从事捕鱼、狩猎、采矿等经济活动的权利。自《斯约》生效至今,挪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斯岛经济... 1920年签订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下简称为《斯约》)将斯瓦尔巴群岛(以下简称为斯岛)主权授予挪威,同时赋予缔约国在斯岛从事捕鱼、狩猎、采矿等经济活动的权利。自《斯约》生效至今,挪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斯岛经济活动的管理,逐步实现斯岛土地和重要商业的国有化,推动挪威公司和公民在斯岛的全方位经济活动,规划挪威在斯岛的经济发展蓝图。本文试图从历史、政策与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厘清《斯约》经济权益制度性安排和挪威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国民未来在斯岛开展经济活动及其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 经济权益 挪威 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中的平等权利:制度与争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卢芳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5,共12页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主权明确、权益共享"的模式结束了北极重要岛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主权争议,条约在把群岛主权赋予挪威的同时,将在群岛陆地及领水自由进出、捕鱼、狩猎、开展海洋、工业、矿业或商业等活动的权利...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主权明确、权益共享"的模式结束了北极重要岛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主权争议,条约在把群岛主权赋予挪威的同时,将在群岛陆地及领水自由进出、捕鱼、狩猎、开展海洋、工业、矿业或商业等活动的权利平等地赋予所有缔约国,以此建立了一种公平制度,以实现对该地区的和平利用。随着国际海洋法发展,缔约国围绕群岛渔业保护区与大陆架海洋权益是否应平等赋予缔约国的争议不断涌现,挪威凭借条约赋予的主权而制定的各项制度也不断压缩缔约国在该岛平等权利的适用空间。作为该条约缔约国、重要的近北极国家和北极利益攸关方,中国北极权益的拓展与条约平等权利的实现息息相关,鉴此,中国应坚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平等权是条约基石,主张基于条约序言"公平原则"的目的与宗旨对平等权的适用作进化解释,以保留基于平等权在群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的经济权利,对争议问题应加强与挪威和其他缔约国双边和多边沟通和磋商,以促进北极地区的稳定、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 斯瓦尔巴 平等权 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巴耶尔瓦河及邻近王湾水体溶解甲烷分布、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自强 杜冠祥 +5 位作者 尹航 朱卓毅 张瑞峰 金杰 张国森 张桂玲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7,共13页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北极地区由于快速升温引起冻土带融化,已成为全球释放CH4的热点区域。本文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北极黄河站考察期间,对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王湾和巴耶尔瓦河(Bayelva River)等不...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北极地区由于快速升温引起冻土带融化,已成为全球释放CH4的热点区域。本文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北极黄河站考察期间,对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王湾和巴耶尔瓦河(Bayelva River)等不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对水体中溶解CH4的分布特征、释放通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巴耶尔瓦河表层溶解CH4浓度范围分别为3.9~21.5 nmol·L^(–1)和3.9~21.1 nmol·L^(–1),平均值分别为(12.6±6.4)nmol·L^(–1)和(7.0±6.9)nmol·L^(–1),其CH4浓度大致呈现随河流流向逐渐升高的趋势;王湾表层溶解CH4浓度范围分别为6.3~37.3 nmol·L^(–1)和4.3~22.2 nmol·L^(–1),平均值分别为(13.1±8.2)nmol·L^(–1)和(12.0±5.4)nmol·L^(–1),其CH4浓度水平分布大致呈现从湾顶向湾口方向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13年8月,王湾水体中CH4浓度范围为5.7~37.3 nmol·L^(–1),平均值为(15.1±8.5)nmol·L^(–1),其在水深100~250 m处出现CH4浓度高值,可能是受到峡湾沉积物的释放和湾外海水输入的影响。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峡湾水体中CH4分布受到冰川融水输入、洋流混合和海底沉积物释放等因素的影响,其过饱和特征使该地区水体成为大气中CH4的源。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王湾溶解CH4的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0.4~12.4μmol·(m^(2)·d)–1和2.0~4.6μmol·(m^(2)·d)^(–1),平均值分别为(3.5±3.4)μmol·(m^(2)·d)^(–1)和(3.2±0.9)μmol·(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冰川融水 巴耶尔瓦河 王湾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北极黄河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条约界限的性质刍议——以条约界限的形成、演变与确立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胜 华涛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2期23-35,共13页
菲律宾条约界限是现代菲律宾国家领土形成的重要法理与历史依据,划定了菲律宾领土的基本范围。其前身是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提出的"巴黎和约线",后经三次局部变动,最终演变成菲律宾条约界限并固化,而不能再外扩至其他岛礁... 菲律宾条约界限是现代菲律宾国家领土形成的重要法理与历史依据,划定了菲律宾领土的基本范围。其前身是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提出的"巴黎和约线",后经三次局部变动,最终演变成菲律宾条约界限并固化,而不能再外扩至其他岛礁。条约界限正式构建了美属菲律宾的疆界,这一领土范围为独立后的菲律宾所继承。菲律宾宣称对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黄岩岛享有主权,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条约界限 巴黎和约线 性质 南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与争议:斯瓦尔巴群岛渔业保护区权益的中国考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卢芳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0,共9页
《斯瓦尔巴条约》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重要的国际法基础之一。依据该条约及1976年《挪威经济区法令》,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领海甚至渔业保护区享有平等捕鱼权,中国应重视这些权利,并以此为法律基础和切入点,合理选择拓展北极权益的制度、... 《斯瓦尔巴条约》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重要的国际法基础之一。依据该条约及1976年《挪威经济区法令》,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领海甚至渔业保护区享有平等捕鱼权,中国应重视这些权利,并以此为法律基础和切入点,合理选择拓展北极权益的制度、身份和技术路径,创造性介入北极渔业治理,为参与北极渔业开发与养护争取主动权,占据法律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瓦尔巴群岛 渔业保护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斯瓦尔巴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金山和约》之于南沙群岛主权效力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婷婷 姜丽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6期70-81,123-124,共14页
《旧金山和约》是迄今为止第一份涉及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国际条约。虽然中国政府并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对华法律效力,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其在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产生的影响。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并不能从《旧金山和约》得出... 《旧金山和约》是迄今为止第一份涉及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国际条约。虽然中国政府并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对华法律效力,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其在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产生的影响。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并不能从《旧金山和约》得出南沙群岛主权归属某个国家的结论,与中国存在南沙岛礁主权争端的越南和菲律宾所作出的所谓条约解释均有悖国际法规则;而《旧金山和约》之后的《日台和约》在论证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作用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金山和约》 南沙群岛 主权 条约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瓦尔巴德条约》及南沙问题对其的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苗 李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2,共5页
《斯瓦尔巴德条约》在承认挪威对该群岛享有充分和完全主权的同时,允许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情况下自由地从事正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南沙局势日益错综复杂,实行共同开发符合各方根本利益。南沙群岛各方可... 《斯瓦尔巴德条约》在承认挪威对该群岛享有充分和完全主权的同时,允许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情况下自由地从事正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南沙局势日益错综复杂,实行共同开发符合各方根本利益。南沙群岛各方可以按该"斯瓦尔巴德模式"签订一个类似的协定,理顺各方关系,调和各方冲突,在该地区形成和平、有序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各国的共同开发,确保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瓦尔巴德条约》 南沙群岛 共同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科学考察法律制度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卢芳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23-531,共9页
北极在气候、资源、航道、科考等诸多领域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科考活动在资源争夺上的工具价值更是独一无二,同时,科考作为低敏感领域的活动也最容易开展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目前北极... 北极在气候、资源、航道、科考等诸多领域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科考活动在资源争夺上的工具价值更是独一无二,同时,科考作为低敏感领域的活动也最容易开展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目前北极科考活动主要的法律规范。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既有对北极科考的法律依据又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北极科考活动的拓展关涉中国在北极航道、渔业、投资等领域重要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我国未来在北极事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北极科考活动力度,参与北极科考活动法律规范的制定,进而提升我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权和发言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北极科考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西北航道的国际法律地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5-192,共8页
地处北极的西北航道因其日益凸显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得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众多国家纷纷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及诉求。然而,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尚未定论,存在加拿大内水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两种主张。并且,西北航道具有其法律特殊性,... 地处北极的西北航道因其日益凸显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得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众多国家纷纷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及诉求。然而,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尚未定论,存在加拿大内水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两种主张。并且,西北航道具有其法律特殊性,即在国际法上属于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但其作为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承认的北极例外情形可为加拿大进行必要控制。根据地理标准及功能标准,西北航道应当被认定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我国应当主张西北航道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地位,并更加积极地致力于促进国际社会参考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模式缔结有关西北航道的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 过境通行制 无害通过权 北极西北航道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松-福特政府对菲律宾南沙诉求的立场评析——以美国官方档案为依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栗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8,共7页
1971年,菲律宾政府正式提出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美国尼克松政府随之对南海地区局势进行了数次评估,对南海争端有了初步认知。西沙海战发生之后,面对菲律宾所提出的将南沙纳入美菲协防范围的请求,尼克松政府决定在此问题上采取模棱... 1971年,菲律宾政府正式提出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美国尼克松政府随之对南海地区局势进行了数次评估,对南海争端有了初步认知。西沙海战发生之后,面对菲律宾所提出的将南沙纳入美菲协防范围的请求,尼克松政府决定在此问题上采取模棱两可的立场。其后,菲律宾以军事基地的使用权为筹码要求美国同意协防南沙,但福特政府仍拒绝进行明确表态。实际上,尼克松-福特政府采取的是不介入南海争端的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菲律宾在南沙地区采取行动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尼克松政府 福特政府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当局与日本对琉球“剩余主权”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静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1,共9页
1951年9月8日,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旧金山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日本同意将北纬29度以南的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的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琉磺列岛)、冲之鸟礁、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 1951年9月8日,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旧金山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日本同意将北纬29度以南的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的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琉磺列岛)、冲之鸟礁、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为了扶持日本,1971年6月17日,美国与日本签署协定,决定将琉球群岛中南部地区、大东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移交日本管辖。自1953年至1972年,台湾当局与美国政府持续沟通,公开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此举将挑战《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质疑所谓的“剩余主权”说,缺乏国际法依据,试图劝说美国,应根据对日和约第三条,将琉球群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群岛 《与日媾和条约》 日本 “剩余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四、某些国际条约和国际会议以及有关各国政府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
13
《南洋问题研究》 1975年第5期26-32,共7页
(一)有关国际条约和文件,承认南海诸岛属中国主权在与我国南海诸岛主权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文件中,涉及法国的有关条约有: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的《中法越南条约》;
关键词 国际条约 中国领海 中国主权 政府承认 国际文件 续议界务专条 中越边界 界务 帕拉塞尔群岛 波茨坦公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