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条家本《文选》看《文选集注》之编纂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奉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作为现存较少的唐抄本,《文选集注》在《文选》研究中的地位较为重要,但当下并没有对其价值进行正确评估。通过与代表五臣单注本早期形态的三条家本的比勘发现,《文选集注》之编纂遵循以李善注为中心,以"多多益善"与"求... 作为现存较少的唐抄本,《文选集注》在《文选》研究中的地位较为重要,但当下并没有对其价值进行正确评估。通过与代表五臣单注本早期形态的三条家本的比勘发现,《文选集注》之编纂遵循以李善注为中心,以"多多益善"与"求同存异"为基本原则,对采用的诸本均进行了相应删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文选》某些版本的原始样貌。故研究《文选》诸种版本的样貌特征及版本演变时,《文选集注》不是最佳的依据,绝对不能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三条家本 《文选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集注》中江淹杂体诗的研究价值——兼论先唐文本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展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5,共12页
先唐经典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衍生性,需要利用诸多版本及注本的比较与互参进行综合研究。以《文选集注·江文通杂体诗》为例,其序文及注解、正文的异文、篇题的变化、李善注及各家注本的多维诠解、注本所引亡佚文献等,不仅对于勘定... 先唐经典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衍生性,需要利用诸多版本及注本的比较与互参进行综合研究。以《文选集注·江文通杂体诗》为例,其序文及注解、正文的异文、篇题的变化、李善注及各家注本的多维诠解、注本所引亡佚文献等,不仅对于勘定原文、补充文学史料具有意义,而且对于探寻汉晋诗歌艺术风格及其经典化进程也颇有裨益。通过《文选》早期钞本、刻本的比勘,可以尽量追溯文本的原貌,利于整理并校订中古集部文献,同时也应当尊重文本的开放性及多样性,注意文本形态流变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文本流变及其生成机制,充分利用集注本及历代注评本,并从多元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正文、注文及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集注》 江淹《杂体诗》 文本形态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刊本李善注的文本变迁看《文选集注》在宋代的流传
3
作者 刘群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53,共5页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善注本中混有《文选集注》中所存《钞》和陆善经注的内容;同时,刊刻于南宋的《文选》尤袤刻本李善注也有与《文选集注》写本相一致的地方。众多迹象表明,北宋本校理者及南宋时期尤袤刊刻李善注时,应该看到过类似于今天所见《文选集注》残卷的集注本子,并参考吸收了《钞》、陆善经注以及类似于集注本的李善注。这反过来说明,《文选集注》是我国唐代人所编撰,在宋代仍有流传,有些部分被吸收编入李善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文选集注》 李善注 北宋本 尤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钞本《文选集注》所见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兼论陆机的悲剧命运
4
作者 冯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106,共7页
“太康之英”陆机在洛阳被杀,是中古史上南北士人冲突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日本新发现文献唐钞本《文选集注》,为研究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更加宏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三都赋序》注揭橥“三国争统”的文化背景,有... “太康之英”陆机在洛阳被杀,是中古史上南北士人冲突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日本新发现文献唐钞本《文选集注》,为研究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更加宏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三都赋序》注揭橥“三国争统”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明晰吴人陆机在出仕西晋之前的文化心态,此为探讨西晋时期南北士人文化冲突的一个起点;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一首》及陆机《答贾长渊一首》诗注,记录并诠释了西晋时期南北士人在融合中的文化冲突点;陆机诗注中的“时网”,则启引探索入洛仕晋对陆机的诱惑与捆束。由此可知,南人陆机携带着三国争统的余绪入晋,其思维在本质上还停留在东吴时期对历史、文化的建构和认知上;面对大一统的西晋王朝中原士人的文化认知和历史叙事,交锋已在所难免;他与中原士人的一系列龃龉与缠绕,最终导致其悲剧命运。从表层看,陆机的悲剧命运固然与其兀傲的个性有关,而深层次的因素乃在于他和中原士人在文化理念上的激烈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钞本《文选集注》 西晋 南北士人 陆机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集注》骚类残卷在《楚辞》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6-61,共6页
日本《文选集注》,保存了大量我国今日古籍不见的文献资料。其中骚类残卷,用以校读《文选》各家善本骚类及《楚辞》,倍觉珍贵,可补宋、明刻本之不足,得正历来旧本之衍、误。书中保存的隋唐人关于《楚辞》的音读、训沽、考异,可以... 日本《文选集注》,保存了大量我国今日古籍不见的文献资料。其中骚类残卷,用以校读《文选》各家善本骚类及《楚辞》,倍觉珍贵,可补宋、明刻本之不足,得正历来旧本之衍、误。书中保存的隋唐人关于《楚辞》的音读、训沽、考异,可以补充和丰富我们对于隋唐时期楚辞研究的认识和了解,这在今日隋唐楚辞研究资料甚少的情况下,尤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集注》 楚辞研究 校勘 训诂 楚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韩国奎章阁本《文选·魏都赋》注者题录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选.魏都赋》注者是张载还是刘逵,学术界曾有过不少讨论,但总因文献不足而存疑,以致传世文本中仍有不少题为刘渊林注。韩国奎章阁本《文选》1983年影印本《绪论》又提出卷册分合的问题,今有唐钞《文选集注》的材料,可以澄清学界多年... 《文选.魏都赋》注者是张载还是刘逵,学术界曾有过不少讨论,但总因文献不足而存疑,以致传世文本中仍有不少题为刘渊林注。韩国奎章阁本《文选》1983年影印本《绪论》又提出卷册分合的问题,今有唐钞《文选集注》的材料,可以澄清学界多年的疑惑,并进而探究,将《魏都赋》注者张载改为刘逵,是后世整理《文选》,合并编纂李善注与五臣注时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奎章阁本 《魏都赋》 《文选集注》 张载 刘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臣注文选·招魂》谓五臣“同逸注”考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8-64,共7页
宋刊《六臣注文选·招魂》谓五臣注与王逸注相同者 ,凡 41条。对照日本古抄本《文选集注》和洪兴祖《楚辞补注》所引五臣注 ,除去 13条因二书未引无由参证 ,馀 2 8条与王逸注并不相同。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辨 ,实有助于《文选》和《楚辞》
关键词 《六臣注文选 《招魂》 五臣注 王逸注 《文选集注》 《楚辞补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孙罗《文选钞》的价值与阙失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书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2,共3页
公孙罗的《文选钞》将引文为注和随文加注融为一体,在《文选》研究发展史上有较高的地位。《文选钞》的释词通俗浅易,解说文句意思更加详明,不仅单纯引书为证以明词语典故出处,而且阐明句意章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义字意,同时还对全篇... 公孙罗的《文选钞》将引文为注和随文加注融为一体,在《文选》研究发展史上有较高的地位。《文选钞》的释词通俗浅易,解说文句意思更加详明,不仅单纯引书为证以明词语典故出处,而且阐明句意章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义字意,同时还对全篇旨意进行归结。但是,《文选钞》的体例驳杂,未能得李善注之长,而其自身长处又被后出的五臣注吸纳和替代,这也是其于唐宋之际在中国本土散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文选钞》 《文选集注》 价值 阙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陆善经注简论
9
作者 刘群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6-209,共4页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陆善经 《文选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
10
作者 汤炳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见邀。在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楚辞研究 学术交流 《文心雕龙·辨骚》 《文选集注》 《辨骚》 文化交流 友谊 王逸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