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与治术--论《文选》的选文尺度与人才观 |
王楚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唐诗“采用”《文选》诗题考 |
李成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文选》收录《毛诗序》探论——兼论《文选》“序”文的收录标准 |
力之
阳欣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文选》李善注引唐前别集述论 |
刘志伟
刘峰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5
|
关于《文选》的注释、版刻与流传——以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为中心 |
乔秀岩
宋红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论中国诗歌的补亡精神——以《文选》补亡诗为例 |
曹辛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7
|
试论韩国奎章阁本《文选·魏都赋》注者题录的有关问题 |
熊良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8
|
从释词走向批评——《文选五臣注》研究评析 |
王立群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7
|
|
9
|
尤刻本李善注《文选》阑入五臣注的缘由及尤刻本的来历探索 |
常思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0
|
《文选》“赋篇”批评三题 |
许结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1
|
论《文选》“难”体 |
傅刚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6 |
7
|
|
12
|
《文选·三都赋》旧注底本问题试探 |
唐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3
|
论20世纪《文选》学家流派与《文选》学研究分期 |
王立群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9 |
5
|
|
14
|
符命的文体渊源与《文选》“符命”模式 |
李乃龙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5
|
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 |
力之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6
|
“《文选》东传学”之一斑——菅原和长《御注文选表解》探析 |
卞东波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7
|
俄藏Ф242敦煌写本《文选注》的避讳与年代 |
徐明英
熊红菊
|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文选序》“以时代相次”不涉及作品辨——兼论以作品之作时考《文选》成书时间无实际意义 |
力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9
|
《文选》李善注引纬考论——兼及谶纬与汉魏六朝文学的关系 |
徐兴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后汉书》李贤注与《文选》李善注:论李善注影响的扩张 |
戚学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