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抄本《文苑英华》云母笺纸的材料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吕淑贤 王恺 +3 位作者 易晓辉 康葆强 王旭 张艳霞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本研究以李盛铎旧藏明抄本《文苑英华》中的纸张为研究样品,使用光学显微镜(OM)、纤维染色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ESEM-EDS)、微区X射线衍射仪(micro-XRD),以及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等多种手段进行综... 本研究以李盛铎旧藏明抄本《文苑英华》中的纸张为研究样品,使用光学显微镜(OM)、纤维染色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ESEM-EDS)、微区X射线衍射仪(micro-XRD),以及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该典籍纸张为构皮纸,并使用白云母作为主要填料,应是明代“云母笺”类纸张;其制作工艺推断为纸浆内添加云母抄造,与文献记载的涂布加工制成的古代传统手工云母笺、现代云母宣及工业云母纸均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艺 云母笺 白云母 《文苑英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苑英华》选录杜诗底本溯源--以异文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润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1,共11页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殊,王洙搜罗的文献中可能存在与《文苑英华》底本相同或近似的杜集。同时可排除蜀本杜集、樊晃《杜工部小集》、孙仅《杜甫集》、杂编杜集以及吴若本所参杜集为《文苑英华》底本的可能。若从文献编纂的过程来看,《文苑英华》编修时曾采辑前代类书,顾陶《唐诗类选》可能为其重要参本之一。《文苑英华》成书早于杜集祖本二王本,在杜诗结集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对其底本的追索有助于寻绎早期杜集文本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杜诗底本 异文 《唐诗类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苑英华》的文体分类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巩本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苑英华》所收录的作品虽多出自隋唐五代作家之手,但它的编纂,却透露出宋代文体和文学发展的若干消息。《文苑英华》的编纂者看出了韩、柳古文作品的新创和博杂,又一时难以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于是将其归入"杂文"一类。稍后... 《文苑英华》所收录的作品虽多出自隋唐五代作家之手,但它的编纂,却透露出宋代文体和文学发展的若干消息。《文苑英华》的编纂者看出了韩、柳古文作品的新创和博杂,又一时难以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于是将其归入"杂文"一类。稍后,《唐文粹》承其说以"古文"名之。这实际上意味着二书的编纂者已开始从文体层面对韩、柳等人的古文给予肯定。这种肯定与自穆修、柳开以至欧阳修等人对古道与古文的提倡一起,开启了宋文的新生面。《文苑英华》选录作品又按题材内容分类,这往往能见出文体演变的痕迹。此外,按题材分类的方法还充分地展现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结构和秩序,反映出时人对事物的普遍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分类 文体 文学 文化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说辨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勉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34,共9页
《唐文粹》与《文苑英华》均为编纂于北宋初年的文学总集,后人往往以为《唐文粹》是"铨择"《文苑英华》而成。从两书的编纂时间、过程,编辑体例及入选作品,文字校勘等三个方面证明《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 《唐文粹》与《文苑英华》均为编纂于北宋初年的文学总集,后人往往以为《唐文粹》是"铨择"《文苑英华》而成。从两书的编纂时间、过程,编辑体例及入选作品,文字校勘等三个方面证明《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说是一种误解,说明《唐文粹》在后人收集和整理唐代文学和校勘诗文方面的重要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粹》 《文苑英华》 铨择 编辑过程 编纂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苑英华》看李白诗在宋初的接受 被引量:1
5
作者 誉高槐 廖宏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李白诗的接受状况;也促成了批评李白诗多言"妇人与酒"的思潮及李白诗风"清逸"论在宋代的流行,并深刻影响了其体裁、篇目的经典化进程,成为李白诗在宋代接受的重要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李白诗 宋初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选本批评看宋初唐诗学的演进——基于《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水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81-185,共5页
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 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更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对唐代诗人的接受较唐人而言变化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唐人选唐诗 唐诗学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必大与《文苑英华》的校勘 被引量:2
7
作者 谷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103,共5页
周必大为南宋时期私家刻书的楷模。由于他的文集《文忠集》中记载其校勘思想及方法的文字不多,故而以往学者在论及其校勘学成就时,多未能深入论述。《文苑英华》为周必大校勘之代表作品,笔者通过对周本《文苑英华》中周必大等人所做校... 周必大为南宋时期私家刻书的楷模。由于他的文集《文忠集》中记载其校勘思想及方法的文字不多,故而以往学者在论及其校勘学成就时,多未能深入论述。《文苑英华》为周必大校勘之代表作品,笔者通过对周本《文苑英华》中周必大等人所做校勘记等进行研究,得以整理出周氏部分校勘思想及方法,期望以此有裨于周必大研究乃至整个南宋文献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必大 《文苑英华》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苑英华》性质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凌朝栋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文章认为许多学者将《文苑英华》归作类书是错误的 ,比照其与《文选》在编纂目的、体例、收录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 ,认为它应该是一部重要的文学总集。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性质 类书 文学总集 《昭明文选》 编纂目的 编纂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苑英华》选录唐代作品的文献价值
9
作者 凌朝栋 徐雁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0-143,共4页
《文苑英华》选录唐代文学作品的文献价值大于选本批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具有保存唐代文学作品、保存唐代文学批评史料的文献价值,具有进行唐代文学作品辑佚、唐代文学作品校勘、唐人别集版本考证、唐代诗人考定等文献价值。
关键词 《文苑英华》 唐代文学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初文臣的梁陈文学观——以《文苑英华》选取陈代作品的态度为中心
10
作者 凌朝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94-98,共5页
陈代文学是齐梁文坛"永明体"转向"宫体"之后,文学在保持宫体余绪的同时,进而趋向近体化、拟乐府与以"赋得"为题等诗作的嬗变阶段,而北宋初所编《文苑英华》选取了陈代文学作品中精华,却对宫体文学选取持... 陈代文学是齐梁文坛"永明体"转向"宫体"之后,文学在保持宫体余绪的同时,进而趋向近体化、拟乐府与以"赋得"为题等诗作的嬗变阶段,而北宋初所编《文苑英华》选取了陈代文学作品中精华,却对宫体文学选取持有一种谨慎接受的态度。反映出宋初文臣,既从前代文学成就中借鉴、吸取营养,又要去其糟粕的文学观,这也折射出赵宋统治者的文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陈代文学 宋代 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判词中的法意、逻辑与修辞——以《文苑英华·刑狱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61,共15页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唐代判词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一篇优秀判词首先要观点正确,其次要合乎法律,此外还要合乎逻辑、言辞优美。只有这四者比例协调,才能形成好的判词。以"刑狱门"为代表的唐代判词符合上述原则,因此,并非"徒有其表"。唐代判词还非常注重法律论证,论证结构非常复杂,普遍采用中国传统辩证论证方法,即"双证"方法,亦即理证与事证相结合、正面证明与反面证明相结合、演绎论证与模拟论证相结合,一阴一阳,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表明,到唐代,我国古代法律思维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判词 《文苑英华》 法意 逻辑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集的序跋与文学史权力——以周必大《〈文苑英华〉序》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水英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总集的序跋中常隐藏着文学史权力,序跋通过文学史权力的运作改变总集文学史地位的现象也常见。《文苑英华》《唐文粹》两者联系本不大,周必大在《〈文苑英华〉序》中提出"《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说,有意密切了两者关系... 总集的序跋中常隐藏着文学史权力,序跋通过文学史权力的运作改变总集文学史地位的现象也常见。《文苑英华》《唐文粹》两者联系本不大,周必大在《〈文苑英华〉序》中提出"《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说,有意密切了两者关系,使《文苑英华》成为《唐文粹》母本。这种文学权力的运用属有意而为,明显提高了《文苑英华》的价值,也改变了两总集的文学史地位。"铨择说"多为后人沿用,形成习惯看法,可见其文学史权力影响的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跋 文学史权力 《唐文粹》 《文苑英华》 铨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书分类体系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南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8,共9页
知识分类 ,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生活认识的归纳与总结。类书分类体系的形成 ,正是构建于人类知识分类基础之上的。本文概述了类书产生以前的知识分类 ,并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类书的分类特点、类目类型、立类和排序的思... 知识分类 ,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生活认识的归纳与总结。类书分类体系的形成 ,正是构建于人类知识分类基础之上的。本文概述了类书产生以前的知识分类 ,并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类书的分类特点、类目类型、立类和排序的思想和目的 ,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书 分类体系 发展 知识分类 《文苑英华》 《艺文类聚》 分类特点 类目类型 立类 《皇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分文体为三十八类说辨正——《〈文选〉分体三种说论衡》之二 被引量:3
14
作者 力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文选》分体既非三十七类,更不可能是三十八类,而只能是三十九类。对证明《文选》分类起关键作用者有二:《文选》序次作家的实际情形与《文选序》所说的"各以时代相次";相关版本上之标示。陈景云诸名家因未能就整体来考察部... 《文选》分体既非三十七类,更不可能是三十八类,而只能是三十九类。对证明《文选》分类起关键作用者有二:《文选》序次作家的实际情形与《文选序》所说的"各以时代相次";相关版本上之标示。陈景云诸名家因未能就整体来考察部分,故虽知"移"而未能识"难"。《文苑英华》及《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如何,这对研究《文选》原分多少体无实质性意义;据天津艺术博物馆与日本永青文库分别所藏的敦煌本《文选注》之"解",无法证明"难"非《文选》之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分类 三十八类说 《文苑英华》 敦煌本《文选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年谱史迹考辨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志刚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211-224,共14页
关键词 《全唐诗》 陆羽 《新唐书》 州刺史 颜真卿 《旧唐书》 《唐才子传》 戴叔伦 《文苑英华》 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人蹋毬赋》蠮?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1期29-33,76,共6页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 一、解题 《内人蹋球赋》,《文苑英华》没署作者名,《古今图书集成》说“阙名”。但此赋系唐朝时的作品,这是无疑的。 一、“内人”,即赋中所说的“嫁”、“宫女”,指宫廷中的大使艺人。唐、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说:“使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四》说:“宜春妓女称内人,声色尤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文苑英华》 《教坊记》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宜春 作品 艺人 宫女 白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用“难”还是用“滩”好?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献中 杨继刚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58-58,共1页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描写精彩传神,可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滩)”两旬的最后一字,究竟应该用“难”还是用“滩”,由于古代版本出现差异,选字不同,令人无所适从。例如。南宋绍兴本(即后世所称的...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描写精彩传神,可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滩)”两旬的最后一字,究竟应该用“难”还是用“滩”,由于古代版本出现差异,选字不同,令人无所适从。例如。南宋绍兴本(即后世所称的“宋本”)作“难”,而北宋《文苑英华》本以及此后的明代马元调鱼乐轩刻本、清代《全唐诗》本、清代汪立名一隅草堂刻本、近代《四部备要》排印本,还有日本17世纪初那波道圆活字本等皆作“滩”。那么,在版本有别、无法从版本角度判定用字优劣的情况下,究竟是选“难”好,还是选“滩”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 《琵琶行》 《文苑英华》 《四部备要》 《全唐诗》 弹奏技艺 无所适从 17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鹤楼》“重檐翼馆”之“馆”刊正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卯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37,共1页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黄鹤楼》节选自唐阁伯理《黄鹤楼记》,文中有“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一句,其中的“馆”实为沿袭《文苑英华》形讹,当从《方舆胜览》改为“重檐翼舒”。
关键词 《黄鹤楼》 《文苑英华》 《方舆胜览》 七年级下册 语文教科书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科场符瑞类试赋的现实观照
19
作者 王士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唐代科场试赋内容丰富,就《文苑英华》所收录之40类主题而言,与现存科场试赋直接相关者达17类。这些主题大都围绕帝王展开,是对前朝或当时帝王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体现出了试赋的时代特征。在唐代科场试赋中,符瑞类主题在实现朝廷选... 唐代科场试赋内容丰富,就《文苑英华》所收录之40类主题而言,与现存科场试赋直接相关者达17类。这些主题大都围绕帝王展开,是对前朝或当时帝王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体现出了试赋的时代特征。在唐代科场试赋中,符瑞类主题在实现朝廷选官的政治目的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观照,足见命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赋 《文苑英华》 现实观照 日五色赋 德宗 指佞草 丹甑 崔祐甫 进士科 柳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张阶《黄赋》本事考
20
作者 周兴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62,共1页
张阶《黄赋》,见存于《文苑英华》卷一一四、《历代赋汇》卷二三、《全唐文》卷四○五。有关张阶其人,《全唐文》卷四○五仅以“阶,天宝时人”简言之。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八将其列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另据天宝七载(748)张阶撰《... 张阶《黄赋》,见存于《文苑英华》卷一一四、《历代赋汇》卷二三、《全唐文》卷四○五。有关张阶其人,《全唐文》卷四○五仅以“阶,天宝时人”简言之。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八将其列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另据天宝七载(748)张阶撰《唐故河南府洛阳县尉顿丘李公墓志铭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文》 《文苑英华》 《登科记考》 墓志铭 张阶 河南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