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感与伦理:对欧美跨学科文艺批评的反思 |
张振
|
《中国文艺评论》
|
2025 |
0 |
|
2
|
从“被掌握的群众”到“有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理论武装思想的主体性意蕴 |
张彦
李佳忆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建构地方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研究 |
刘炜
鲁铭
范韵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5 |
0 |
|
4
|
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实践考察及未来展望 |
薛舒阳
黄林
毛鸿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实践和趋势 |
袁文武
李志香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5 |
0 |
|
6
|
再识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理论、实践与伦理的考量 |
黄锐
孙斐
|
《社会工作》
|
2025 |
0 |
|
7
|
从理论到实践:《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
孙旭
|
《中国军转民》
|
2025 |
0 |
|
8
|
一部值得珍视的著作——评《文艺批评:实践与理论》 |
陈定家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9
|
池田大作生态哲学的理论来源、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
王明兵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5 |
0 |
|
10
|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孙玉丽
陈芹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1
|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研究——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李闯
|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艺术人民性”特质 |
楚高娃
|
《民族艺术研究》
|
2025 |
0 |
|
13
|
制度精神理论的基本框架与战略启示——以珠峰精神-创新商业实践为情境 |
张强
顾倩妮
|
《上海管理科学》
|
2025 |
0 |
|
14
|
体育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
周一佳
王莹
|
《文体用品与科技》
|
2025 |
1
|
|
15
|
对话“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2期实录 |
陈旭光
陈奇佳
赵卫防
李卉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9 |
4
|
|
16
|
SECI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 |
张和新
张媛媛
陈春霞
王欣荣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国际视野下中国高校体育智库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视角 |
巩磊
周东
|
《体育科技》
|
2025 |
0 |
|
18
|
文艺批评的“四大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发展 |
陆贵山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5 |
4
|
|
19
|
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出版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和发展陷阱 |
佘晔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2
|
|
20
|
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在互相促进中发展——评熊元义的《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 |
余三定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