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赋辩体》赋体解读理论的渊薮与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庄亮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辨体的重要理论渊薮之一。此外,祝尧对《古赋辩体》的理论构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继承朱熹的“三义”分析法,并在朱熹文艺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到“六义”分析;二是祝尧意识到“六义”分析法对赋体解读上的不足,因此在辩证“诗”“骚”关系确立“楚骚”正统性的途径下,援骚入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文章流别论》 朱熹 祝尧 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清初小说理论中的“情”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弘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4期85-91,共7页
“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公孙尼子《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是最早以“情”解释文艺的本原的说法,《诗大序》表述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又是文艺批评的尺度之一:。丽靡过美,则于情相悖。”(... “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公孙尼子《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是最早以“情”解释文艺的本原的说法,《诗大序》表述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又是文艺批评的尺度之一:。丽靡过美,则于情相悖。”(挚虞《文章流别论》)“情”也用来概括文学的基本内容,《文心雕龙》“情采”篇就以。情。指内容,“采”指形式。由“情”,还生发出“情性”、“情志”、“情兴”,“情致”、“情趣”、“情境”等一系列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 小说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文章流别论》 清初 晚明 《文心雕龙》 文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