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承袭 被引量:5
1
作者 戚良德 李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9,共7页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皆为"龙学"名著,且已成现代学术经典。个别研究者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渊源关系,但极少有人具体研究范注所受《札记》多方面的影响,更无人指出范注对《札记》的承袭几达《札记》的...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皆为"龙学"名著,且已成现代学术经典。个别研究者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渊源关系,但极少有人具体研究范注所受《札记》多方面的影响,更无人指出范注对《札记》的承袭几达《札记》的70%这一学术事实。实际上,范氏之注是在其《文心雕龙讲疏》基础上增订而成,沿袭了《讲疏》的体例,而《讲疏》之成书及体例直接缘于《札记》的启发;范注继承了《札记》注重义理的研究方法,并沿用了《札记》大部分的校注、引文和理论见解。可以说,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范文澜创作《文心雕龙注》的重要基础;没有黄氏《札记》,就没有后来的范注。两部如此密切相关的作品最终皆成为现代学术名著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学术薪火如何代代相传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文心雕龙讲疏》 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范文澜早期著作《文心雕龙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平 《学术界》 200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引文 典故引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补正 百年修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订补综论
3
作者 李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49,共15页
范注是20世纪中国学界重要的学术经典,被誉为《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范注取代黄注而成为《文心雕龙》校注的新范型,这一地位是在学界同仁不断地补正和作者本人持续地修订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自范注问世后,各类订补举正... 范注是20世纪中国学界重要的学术经典,被誉为《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范注取代黄注而成为《文心雕龙》校注的新范型,这一地位是在学界同仁不断地补正和作者本人持续地修订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自范注问世后,各类订补举正绵延不绝,且贯穿整个20世纪,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线。诸家订补举正不仅为范注匡讹纠谬,增色颇多,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与学界同仁的批评补正和无私奉献相伴随的,是作者对其著作的一次次修订与完善,而其修订与完善的过程,正是《文心雕龙》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历程,这一历程以范注的出版、修订、再版为标识,由为其举正、订补、编校的一批学者参与其间而共同完成,体现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与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订补 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的训诂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启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4,共8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敷陈详核、征证丰多、枝叶扶疏、原流粲然”而成为中国文论的空前杰作。古今学者从文学、哲学等角度对此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于《文心》在训诂方面许多宝贵探索则鲜有提及,有待于后来者的补苴。
关键词 刘勰 训诂原则 《文心雕龙注》 《文心雕龙 释名 文体 训释 语源 《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试探——《文心雕龙·风骨篇》札记
5
作者 黄志浩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3期43-47,共5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风骨”的诠释,歧义较多,莫衷一是,成了《文心雕龙》研究中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这里笔者尝试着作些粗浅的探论,以求正于方家.一、关于“风”什么是“风”?刘勰说:“诗总六义,
关键词 文辞 札记 《文心雕龙注》 事义 文风 “文” 作家 文体论 建安文学 清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之为德也大矣”译注辨
6
作者 张凤安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80-80,共1页
《文心雕龙·原道》中有“文之为德也,大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引《易·小畜·大象》译为“君子以懿文德”,只是考证出“文德”一词的出处,没有道出“文德”的含义,颇使人费解。陆侃如、牟世金译注《原道》中把“德”... 《文心雕龙·原道》中有“文之为德也,大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引《易·小畜·大象》译为“君子以懿文德”,只是考证出“文德”一词的出处,没有道出“文德”的含义,颇使人费解。陆侃如、牟世金译注《原道》中把“德”用“意义”来概括,这样“文之为德也大矣”就译成“‘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未免有点不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之为德 文德 “德” 《原道》 郭晋稀 “文” 《文心雕龙·原道》 《文心雕龙注》 物的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少总多”与中西诗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
7
作者 傅勇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以少总多”与中西诗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傅勇林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的解释,中西比较诗学的“影响研究”“是对已经完成的文化变迁的研究”,而所谓“平行研究”则是“对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 “以少总多”与中西诗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傅勇林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的解释,中西比较诗学的“影响研究”“是对已经完成的文化变迁的研究”,而所谓“平行研究”则是“对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的研究”,前者可谓中西诗学的历时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诗学 中国诗学 批评实践 诗性智慧 西方诗学 中国文论 元命题 《易经》 《文心雕龙注》 《十三经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龙学”如何开篇:从黄侃到范文澜
8
作者 戚良德 刘尚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8,共9页
黄侃和范文澜在“龙学”上的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着眼百年“龙学”史,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更为准确而宏观的把握,从而展示现代“龙学”如何开篇。黄侃对现代“龙学”大厦之奠基,人们往往瞩目著名的《文心雕龙札记》,... 黄侃和范文澜在“龙学”上的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着眼百年“龙学”史,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更为准确而宏观的把握,从而展示现代“龙学”如何开篇。黄侃对现代“龙学”大厦之奠基,人们往往瞩目著名的《文心雕龙札记》,这固然有其道理,但需要指出的是,《札记》一书对《文心雕龙》的诠释重在创作论部分,这对百年“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另一个历史事实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黄侃有两位“龙学”高徒:范文澜和李曰刚。作为黄侃的“龙学”继承人,范文澜犹如现代“龙学”大厦的设计师,对“龙学”之传承与建构均起了关键作用。现代“龙学”的主要内容,诸如刘勰的生平、家世及其基本思想,《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本的校注整理以及内容的阐释,都在范先生这里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龙学 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