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以龙喻人”到“以龙喻文”:《文心雕龙》“龙”义发覆 |
黄交军
李国英
|
《语文学刊》
|
2025 |
0 |
|
2
|
基于《文心雕龙》“通变观”谈当代中国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的发展 |
李启
|
《艺术家》
|
2025 |
0 |
|
3
|
《文心雕龙》的本末观及其批评实践 |
罗莉
|
《语文学刊》
|
2025 |
0 |
|
4
|
《文心雕龙》格式塔意象翻译研究——以施友忠英译本为例 |
胡作友
孙晓璐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文心雕龙》英译的外显化策略分析 |
胡作友
卢玉香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黄侃在北京大学如何讲授《文心雕龙》——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考原》一文论证前提的思考 |
李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7
|
《文心雕龙》的美育思想 |
杨贵环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8
|
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纯粹之作——评万奇、李金秋著《〈文心雕龙〉精义今释》 |
王万洪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9
|
“以兵为喻”与《文心雕龙》批评话语的生成 |
赵忠富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10
|
《文心雕龙》中语气词“也”“矣”“夫”的修辞认同功能——融合体认语言学的结构对称性研究 |
那倩
袁影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1
|
《文心雕龙》上篇的“文学自觉”阐释 |
郭笑岩
寇鹏程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12
|
裁衣之喻:《文心雕龙》论文的语言特色 |
莎茹拉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3
|
从心物关系看刘勰《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 |
高宇宣
|
《今古文创》
|
2024 |
1
|
|
14
|
关于《文心雕龙》中“博徒”一词的理解问题 |
朱文民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15
|
杨慎批点《文心雕龙》考 |
谢欣仪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16
|
“以乐喻文”视域下《文心雕龙》批评话语的生成 |
韦东柳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0 |
|
17
|
论《文心雕龙》对曹植辞赋的“默杀” |
白云鹏
|
《中国韵文学刊》
|
2024 |
0 |
|
18
|
《文心雕龙》智慧烛照:当代书法创作与批评的深度价值挖掘 |
赵鸿羽
|
《书画世界》
|
2024 |
0 |
|
19
|
义理与辞章的和谐律动:论《文心雕龙》的言说艺术 |
黄诚祯
|
《写作》
|
2024 |
0 |
|
20
|
概念隐喻视角下《文心雕龙》隐喻翻译研究 |
陈倩
阮宏芳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