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雕龙·辨骚》“博徒”正诂 |
杨德春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
|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兼说《文心雕龙·辨骚》 |
力之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3
|
重评《文心雕龙·辨骚》 |
成顼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2
|
|
4
|
《文心雕龙·辩骚》辩 |
韩蓝田
|
《中州学刊》
|
1982 |
0 |
|
5
|
《离骚》审美传统二题议 |
高文超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6
|
论境界线上的屈原 |
邵学海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7
|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 |
陈应鸾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8
|
论汉画的艺术表现原则 |
邓乔彬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9
|
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 |
贾继东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5 |
3
|
|
10
|
《兰亭集序》的思想逻辑及其评价 |
刘凌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浅议宋玉作《招魂》的合理性 |
翟江月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2
|
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 |
赵逵夫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4
|
|
13
|
楚汉魏晋辞赋写景述要 |
王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4
|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 |
汤炳正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5
|
“两结合”创作方法自古已有 |
|
《中州学刊》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