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辨骚》“博徒”正诂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德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此前多以贬义解诂《辨骚》之“博徒”,如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则‘博徒’为贱人,本篇引申为下品。‘英杰’,卓越也。”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释曰:“博徒:赌徒,这里指贱者。”此亦明显以博徒为贬义。
关键词 《文心雕龙·辨骚》 “博徒” 骚》 陆侃如 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兼说《文心雕龙·辨骚》 被引量:1
2
作者 力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招隐士 《文心雕龙·辨骚》 《楚辞集注》 代屈原设言 大招 楚辞章句 “兮” 艺文类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文心雕龙·辨骚》 被引量:2
3
作者 成顼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3期3-8,共6页
刘勰为什么把“变乎骚”列入《文心雕龙》中的“文之枢纽”?这是评价《辩骚》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汉人的审美视野中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伴随着楚人的亡秦斗争而得以复兴,以自己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刘勰为什么把“变乎骚”列入《文心雕龙》中的“文之枢纽”?这是评价《辩骚》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汉人的审美视野中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伴随着楚人的亡秦斗争而得以复兴,以自己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成为汉初的主要诗歌形式,并孕育了汉赋这一代主要文学样式。在所有的楚辞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刘勰 骚》 《离骚》 《文心雕龙·辨骚》 儒家经典 屈原作品 屈原研究 “四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辩骚》辩
4
作者 韩蓝田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94-97,110,共5页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是至今在评论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近年来,又提出了《辨骚》何以辨、辨什么的问题。本文主要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文心雕龙》一书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建立了自己极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可谓体大思精之作。全书五十篇自成四个单元,各有其中心,而又丝丝入扣。《原道》至《辨骚》为“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纲领;《明诗》至《书记》“乃论文叙笔”,是文体论;《神思》至《程器》“剖情析采”,是创作论和批评论,《序志》是全书的总结。《辨骚》一篇在全书处于“文之枢纽”的关键地位,与《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相并列,构成全书的纲领,可见刘勰对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歌创作看得是何等的重要。《辨骚》篇也的的确确洋溢着刘勰对屈原,对以《离骚》为标志的骚体诗歌的无限赞美和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骚》 《文心雕龙·辨骚》 “奇” 屈原 “文之枢纽” 《楚辞》 《文心雕龙 体诗 《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审美传统二题议
5
作者 高文超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82-84,共3页
《离骚》不仅以深沉炽烈的诗情、奇特丰富的想象、瑰丽清新的辞藻,开拓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道路,而且以其执著于理想的高洁人格、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我国星汉灿烂的古文苑里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离骚》作为屈原最成熟的代表作,... 《离骚》不仅以深沉炽烈的诗情、奇特丰富的想象、瑰丽清新的辞藻,开拓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道路,而且以其执著于理想的高洁人格、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我国星汉灿烂的古文苑里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离骚》作为屈原最成熟的代表作,正是从诗人特定的生活角度,真实地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审美传统 忧患意识 浪漫主义创作 屈原 《文心雕龙·风骨》 美政理想 爱国忧民 《文心雕龙·辨骚》 人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境界线上的屈原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学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1-54,13,共5页
关键词 屈原精神 境界线 精神医学 郭沫若 神经症 《离骚》 《文心雕龙·辨骚》 精神疾病 战国策 病迹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应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5-71,共7页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陈应鸾钟嵘《诗品序》中有一段论诗之滋味的话,集中表现了他对四言诗的态度。他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陈应鸾钟嵘《诗品序》中有一段论诗之滋味的话,集中表现了他对四言诗的态度。他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这些话文字并不艰深,但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文约意广 《诗经》 《诗品》 《诗经原始》 《文心雕龙·辨骚》 《国风》 《毛诗序》 五言 《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画的艺术表现原则 被引量:2
8
作者 邓乔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艺术表现 汉画像石 《楚辞》 运动感 画像砖 山东嘉祥 汉赋 美学特征 护乌桓校尉 《文心雕龙·辨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 被引量:3
9
作者 贾继东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6期41-43,共3页
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贾继东楚国自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之地,至公元前223主为秦所灭,国祥长达八百年之久。此后,楚国虽不复出现,楚文化却并未消失。它在秦朝历经了血与火的洗礼,到秦末汉初呈复兴之势。后汉武帝罢黜百... 楚文化在秦末汉初的复兴及其原因贾继东楚国自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之地,至公元前223主为秦所灭,国祥长达八百年之久。此后,楚国虽不复出现,楚文化却并未消失。它在秦朝历经了血与火的洗礼,到秦末汉初呈复兴之势。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成体系的楚文化虽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汉初 楚人 刘邦 汉高祖 楚国 秦末农民起义 楚艺术 汉文化 《文心雕龙·辨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亭集序》的思想逻辑及其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从被《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以来,一直被视为经典名篇,后来又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但自古迄今,却两极评论不断,真可谓“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文心雕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从被《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以来,一直被视为经典名篇,后来又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但自古迄今,却两极评论不断,真可谓“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文心雕龙·辨骚》),颇令中学语文界人士困惑。拙文拟针对郭沫若、施蛰存两位先生的批评和某些过度褒扬,对序文思想逻辑及其评价略述管见,与诸位同好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思想逻辑 评价 《文心雕龙·辨骚》 中学语文教材 《古文辞类纂》 《古文观止》 经典名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宋玉作《招魂》的合理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江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浅议宋玉作《招魂》的合理性翟江月《楚辞·招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历来被给予很高的评价。然而,《招魂》的作者究竟是谁?对于这篇独特诗作所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似乎也不无值得... 浅议宋玉作《招魂》的合理性翟江月《楚辞·招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历来被给予很高的评价。然而,《招魂》的作者究竟是谁?对于这篇独特诗作所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似乎也不无值得进一步论析之处。近来重读《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九歌》 屈原 祝辞 《诗经》 《楚辞》 “楚辞” 《离骚》 《文心雕龙·辨骚》 “美政”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逵夫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32-34,共3页
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赵逵夫从《惜诵》、《招魂》看屈原被放汉北时的职屈原怀王时被疏放共两次,怀王十六年一次,只是由左徒之职被贬为三闾大夫,并未赶出都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是“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 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赵逵夫从《惜诵》、《招魂》看屈原被放汉北时的职屈原怀王时被疏放共两次,怀王十六年一次,只是由左徒之职被贬为三闾大夫,并未赶出都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是“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细”。“细”即“黜”,贬谪之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屈原 郭沫若 招魂词 《楚辞听直》 《惜诵》 三闾大夫 《子虚赋》 《文心雕龙·辨骚》 庐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汉魏晋辞赋写景述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69-73,93,共6页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在写景方面的进步,一是突破了《诗经》片言只语的古简风格,二是出现“极声貌以穷文”的倾向,三是情景交融表现意识的强化。汉赋在写景技巧上又有所进步,博喻之运用,尤显工力。但楚汉辞赋都不具备自觉的山水审美意...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在写景方面的进步,一是突破了《诗经》片言只语的古简风格,二是出现“极声貌以穷文”的倾向,三是情景交融表现意识的强化。汉赋在写景技巧上又有所进步,博喻之运用,尤显工力。但楚汉辞赋都不具备自觉的山水审美意识。魏晋人创作了具有自觉审美意识的山水赋,辞赋写景风格也趋于多样化。楚汉魏晋辞赋之写景发达于其它文体,主要缘于描绘性见长的文体特征。南朝以降诗歌高速发展,山水诗压倒并取代山水赋的地位;但山水诗在发展中吸收借鉴了辞赋的写景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汉魏晋 辞赋 山水赋 《诗经》 《文心雕龙·辨骚》 晋宋之际 山水审美 写景艺术 自然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
14
作者 汤炳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见邀。在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楚辞研究 学术交流 《文心雕龙·辨骚》 《文选集注》 骚》 文化交流 友谊 王逸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结合”创作方法自古已有
15
《中州学刊》 1983年第5期127-127,共1页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刊登刘溶写的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自古已有,革命浪漫主义不应忽视》一文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虽是两个流派,但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文章列举我国浪漫主义作家屈原、李...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刊登刘溶写的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自古已有,革命浪漫主义不应忽视》一文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虽是两个流派,但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文章列举我国浪漫主义作家屈原、李白,郭沫若和现实主义作家杜甫,关汉卿等人的作品情况,同时认为,现实与理想是一切文学作家必具的两个因素,不过不同的作家对现实与理想各有所偏重罢了。文章说,从文学作品的实际表现来看,现实主义的创作不能机械地照抄生活,而必须依据主观要求有所取舍,因而不可能没有理想成分;浪漫主义的夸张、虚构、想象,也不能随意地纯凭臆造,必须向客观存在寻求题材。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曾提到:“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酌奇而不失其真”意近浪漫主义;“玩华而不坠其实”就有点现实主义的意味。清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他所说的“理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结合” 两结合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实与理想 革命浪漫主义 大诗人 理想成分 《文心雕龙·辨骚》 写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