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音”心解──《文心雕龙·知音》新辨
1
作者 王瑾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Z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文心雕龙·知音》 《文心雕龙 文论 文学理论 文学评论 操作方法 天地之心 作家 《原道》 宗白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 被引量:20
2
作者 普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9,共5页
学界普遍认为《文心雕龙》的立论和编写结构是受了佛教因明学的影响。然细加考察,《文心雕龙》成书时,天竺因明学尚未正式传入中国,故而不可能受其影响。再深入分析,刘勰师从和交往的僧人多为成实论者;且《文心雕龙》与《成实论》在结... 学界普遍认为《文心雕龙》的立论和编写结构是受了佛教因明学的影响。然细加考察,《文心雕龙》成书时,天竺因明学尚未正式传入中国,故而不可能受其影响。再深入分析,刘勰师从和交往的僧人多为成实论者;且《文心雕龙》与《成实论》在结构上均采用五部制,尤其是二书《总论》的结构安排,更是如出一辙。据此,似可断定,《文心雕龙》的成书受到了齐梁时期极为盛行的佛教《成实论》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成实论》 因明学 《文心雕龙·知音》 佛教 成实学 梁武帝 中观学派 定林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势·知音·选优·求精──文章编辑的基本规律
3
作者 曾祥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95-97,共3页
察势·知音·选优·求精──文章编辑的基本规律曾祥芹文章的编辑活动表现为“选题组稿──鉴审取舍──加工编排──读样推荐”的过程。编者在文章“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三大流程中,充当着作者和读者的中... 察势·知音·选优·求精──文章编辑的基本规律曾祥芹文章的编辑活动表现为“选题组稿──鉴审取舍──加工编排──读样推荐”的过程。编者在文章“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三大流程中,充当着作者和读者的中介人,担负着文章生产与消费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加工 精神生产 精神产品 编辑活动 编辑工作 文章生产 文化生产和传播 《文心雕龙·知音》 基本规律 开拓创新之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曹植、曹丕的文学批评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梅运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7-81,共5页
评曹植、曹丕的文学批评论梅运生魏晋南朝文学创作的兴盛和文学理论上的建树,是与文学批评风气的兴起分不开的,而提倡文学批评,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正是建安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曹丕、曹植兄弟。魏晋以至南朝,沿袭着这种好的风气。承接... 评曹植、曹丕的文学批评论梅运生魏晋南朝文学创作的兴盛和文学理论上的建树,是与文学批评风气的兴起分不开的,而提倡文学批评,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正是建安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曹丕、曹植兄弟。魏晋以至南朝,沿袭着这种好的风气。承接和发扬二曹所开创的健康的文学批评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曹植 曹丕 文学创作 《典论·论文》 魏晋南朝 文气说 理论批评 文学批评论 《文心雕龙·知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和“订”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双宝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11,共2页
“定”和“订”□胡双宝“定”有安定、确定等义。这些义项与“订”没有关系。考订、订正义,一向写“订”,不写“定”。相约义,写“定”和“订”的都有,而以“订”居多。这是就现代使用面上说的。“订”,先秦典籍未见。汉王充《论... “定”和“订”□胡双宝“定”有安定、确定等义。这些义项与“订”没有关系。考订、订正义,一向写“订”,不写“定”。相约义,写“定”和“订”的都有,而以“订”居多。这是就现代使用面上说的。“订”,先秦典籍未见。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论相订,是非乃见”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 孙中山 《文心雕龙·知音》 《现代汉语词典》 《史记·五帝本纪》 曾纪泽 汉语拼音方案 远景规划 用例 学习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诗论“入出”说的审美接受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宝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4-67,共4页
“入出”说是中国诗论对审美接受活动的一种独特概括。所谓“入”就是读者设身处地进入诗作之中,再现其境,体验其情,深观其意,其审美机制在于求同。具体表现为:“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得意忘言”。所谓“出”就是读者在体... “入出”说是中国诗论对审美接受活动的一种独特概括。所谓“入”就是读者设身处地进入诗作之中,再现其境,体验其情,深观其意,其审美机制在于求同。具体表现为:“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得意忘言”。所谓“出”就是读者在体验诗作的基础上,还应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读者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从而对诗作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其审美机制在于见异。具体表现为:“熟读玩味”、“想象自得”。“入出”说揭示了阅读和接受活动的审美规律,透视着中国诗论的接受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接受 中国诗论 审美期待视野 得意忘言 《文心雕龙·知音》 审美机制 “自得”说 披文入情 语言符号 “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文以入情 多读义自现——谈阅读的积极作用
7
作者 苏筑华 《职教论坛》 1999年第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披文以入情 语言文字 思想内容 客观现实 人物形象 《文心雕龙·知音》 思想感情 周朴园 阅读教学 性格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论鉴赏论的语用学思想
8
作者 周武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语用学思想 鉴赏论 思想内容 文论 语用推理 《文心雕龙·知音》 语用准则 知音》 作品的语言 《滁州西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在文章传播过程中的制约作用
9
作者 陈亚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61-64,共4页
读者在文章传播过程中的制约作用陈亚丽马克思说:“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转引自《接受修辞学》第1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文章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在文章的传播过程中,首先是文章作者把丰富多彩的... 读者在文章传播过程中的制约作用陈亚丽马克思说:“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转引自《接受修辞学》第1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文章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在文章的传播过程中,首先是文章作者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及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看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过程 阅读心态 阅读需求 社会因素 《孙子兵法》 鉴赏水平 社会价值 个性因素 阅读能力 《文心雕龙·知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散曲艺术论》述评
10
作者 林子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4期94-96,共3页
《元散曲艺术论》述评林子一口气读完了王毅先生的近作《元散曲艺术论》(岳麓书社1997年5月出版),只觉得赏心悦目,获益菲浅。吾为后学,栎庸材,故难得其甘旨,欲为之评,实乃寸指测渊,布鼓雷门。然心为所动,故不揣愚钝... 《元散曲艺术论》述评林子一口气读完了王毅先生的近作《元散曲艺术论》(岳麓书社1997年5月出版),只觉得赏心悦目,获益菲浅。吾为后学,栎庸材,故难得其甘旨,欲为之评,实乃寸指测渊,布鼓雷门。然心为所动,故不揣愚钝,略陈管窥。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元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艺术论 梦幻文化 述评 元曲研究 医学与文学 艺术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文心雕龙·知音》 叠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情与散文阅读
11
作者 杨开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7,共2页
移情与散文阅读杨开果中国古典文论历来重视情感在写作和阅读中的能动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 移情与散文阅读杨开果中国古典文论历来重视情感在写作和阅读中的能动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阅读 蒲公英 《荷塘月色》 散文教学 《故乡的榕树》 阅读教学 朱自清 主观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心雕龙·知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感人 烘托气氛──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
12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1-33,共3页
以情感人烘托气氛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广东深圳文锦中学颜素梅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短诗,凡是经历了那个动乱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现在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距离那个年代久远了... 以情感人烘托气氛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广东深圳文锦中学颜素梅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短诗,凡是经历了那个动乱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现在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距离那个年代久远了些,总理去世时,他们还没有出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情感人 烘托气氛 周总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文心雕龙·知音》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天安门广场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