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雕龙·原道》的思想倾向 |
王运熙
|
《中州学刊》
|
1985 |
6
|
|
2
|
《文心雕龙·原道》之“道-德-圣-文”含义及其关系疏解 |
李凯
缪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3
|
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从《文心雕龙·原道》看刘勰的基本文学观,附论我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基本线索 |
漆绪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4
|
|
4
|
《文心雕龙·原道》的文化学意义 |
朱良志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2
|
|
5
|
《文心雕龙·原道》说——兼与马宏山同志商榷 |
吕永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6
|
《文心雕龙·原道》辨 |
汪耀楠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3
|
|
7
|
论“文”与“道”的关系——读《文心雕龙·原道》札记 |
管雄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63 |
0 |
|
8
|
《文心雕龙》的艺术自然论 |
褚业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9
|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 |
潘显一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0
|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艺术理性 |
高楠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1
|
先秦论“文”三重要义 |
彭亚非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2
|
易学与中国诗学 |
梁道礼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3
|
体大虑周的古文论巨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刍评 |
宋志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4
|
“文之为德也大矣”译注辨 |
张凤安
|
《人文杂志》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