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危机——《文学革命论》之革命话语考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小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史,把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的革命话语叙述为“革命”,而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改良话语叙述为“改良”。这种“顾名思义”式的叙述,不仅导致主观历史对客观历史的严重背离,而且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 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史,把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的革命话语叙述为“革命”,而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改良话语叙述为“改良”。这种“顾名思义”式的叙述,不仅导致主观历史对客观历史的严重背离,而且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根基的匮乏。事实上,无论在陈独秀还是在胡适,亦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其实质都是“改良”,而非文学史之所谓“革命”。而其中最具学术意义的是:这种背离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以后又因何造成一种真理性、知识性的假象被代代传承?文学史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究竟是何关系?此种关系又如何处理?对这些问题的审理,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乃至中国历史现代性叙述的诸多问题,甚至是根本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革命论》 革命话语 改良 知识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保守主义思潮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炎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 ,违背了事理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中国 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胡适对白话取代文言的态度
3
作者 李凤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胡适 白话诗 陈独秀 《竞业旬报》 《文学革命论》 中国文学 文学改良 开通民智 文言 黄遵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联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对赵树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再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文艺大众化问题,实质是文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第一个高举文学通俗化大旗的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首倡文学革命的陈独秀,他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响亮地提出了“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文学革命论》 赵树理 “五四”新文学运动 左联 文学通俗化 《新青年》 关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平权 《中州学刊》 1980年第2期59-63,共5页
陈独秀在历史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将,但他又是大革命时期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和可耻的叛徒。因此,正确评价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 陈独秀在历史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将,但他又是大革命时期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和可耻的叛徒。因此,正确评价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怎样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问题,列宁早就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我们评价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地位和作用,就应该根据他在这个时期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对新文化运动起什么作用,这样就会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文化革命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打倒孔家店”的思想革命;二、是提倡“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包括文学内容和形式的革命)。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这是中国自有历史以来,没有过的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同志对它的伟大的功绩,给予热情的肯定,他说:“五四运动时期,一般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问题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历史地位 《新青年》 反对文言文 马克思主义 提倡白话文 胡适 《文学革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陈独秀早期民族主义与爱国救亡思想
6
作者 肜新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234-237,共4页
民初以来,中国面临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启蒙者,开启民智,倡科学民主之谓;救亡者,国运沦丧,民族精神应弘扬。在风云激荡的世纪之交,陈独秀无疑扮演了一个引人瞩目的角色。本文拟就五四前后陈独秀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实践活动作... 民初以来,中国面临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启蒙者,开启民智,倡科学民主之谓;救亡者,国运沦丧,民族精神应弘扬。在风云激荡的世纪之交,陈独秀无疑扮演了一个引人瞩目的角色。本文拟就五四前后陈独秀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实践活动作一全面探究,俾以说明激励其民族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族主义思想 爱国救亡 《文学革命论》 《新青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思想 国民运动 政治革命 伦理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