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构建语言的虹桥——《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简评 |
薛巧玲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2
|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翻译实践为例 |
王林海
石艳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
3
|
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诗学建构 |
李晓红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4
|
中国哲学与文学的阐释、翻译与交流之汉学路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访谈 |
刘燕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10
|
|
|
5
|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
包相玲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6
|
从语言的模糊性看英语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 |
陈钧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7
|
无处不在的艺术人文氛围——法国文学书籍的出版、翻译与阅读 |
杨状振
梁雪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8
|
哲学家眼中的文学艺术——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分歧 |
林炳熙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1
|
|
|
9
|
论翻译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从译者主体思维特征看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典型性 |
曾利沙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10
|
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
刘小燕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6
|
|
|
11
|
译作乃是新作——论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的原则和艺术性 |
王贵明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7
|
|
|
12
|
文学翻译与作品域外影响力 |
于瑞华
张联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3
|
质疑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 |
周婧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
14
|
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
骆贤凤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
15
|
自拟四字格与英汉文学翻译 |
荆素蓉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6
|
漫谈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 |
李智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0 |
3
|
|
|
17
|
翻译文学批评中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探索 |
王恩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8
|
人文自救:执着与困惑——林语堂的哲学探寻与文学世界 |
包燕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
19
|
非诗体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节奏问题研究 |
袁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20
|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中的抽象特性 |
严荷菱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