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济安、《文学杂志》与台湾大学——兼论台湾“学院派”文学杂志及其与“文化场域”和“教育空间”的互涉 被引量:13
1
作者 梅家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8,19,共10页
关键词 台湾大学 《文学杂志》 夏济安 教育空间 文化场域 学院派 教学生活 中央军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杂志》与《文学》杂志——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一处注释错误
2
作者 汪成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文学杂志》 《鲁迅全集》 注释错误 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潮流
3
作者 张诵圣 刘俊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52-58,共7页
对于台湾文学而言,一九五六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国民党当局终止了由“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赞助的年度文艺奖,“中国文艺家协会”办的官方刊物《文艺创作》也随之停刊。在一九四九年后的早期岁月里,年度文艺奖和《文艺创... 对于台湾文学而言,一九五六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国民党当局终止了由“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赞助的年度文艺奖,“中国文艺家协会”办的官方刊物《文艺创作》也随之停刊。在一九四九年后的早期岁月里,年度文艺奖和《文艺创作》是政府直接干预文化领域的两个重要手段。放松政治控制是伴随着一种小型的、独立的同仁刊物《文学杂志》(既发表创作也发表评论)的出现而开始的,《文学杂志》的主编夏济安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当时是台湾大学外文系的教授。《文学杂志》以它发表的不同寻常的高质量作品(以当时的标准而言)迅速赢得了非凡的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现代主义 《文学杂志》 文艺创作 圣约翰大学 文化领域 政治控制 台湾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明与黑暗之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欧梵 季进(译) 杭粉华(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9,共10页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夏氏兄弟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The Hsia Brothers and Chinese Literature: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会馆举行。此次会议由王德威筹办与主持,韩南、林培瑞、孙康宜...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夏氏兄弟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The Hsia Brothers and Chinese Literature: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会馆举行。此次会议由王德威筹办与主持,韩南、林培瑞、孙康宜、奚密、陈平原、陈国球、耿德华等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和欧美的七十多位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探讨夏济安、夏志清昆仲对中国文学研究的贡献,探讨发展夏氏兄弟所开拓的学术传统的可能性。夏志清先生亲临会场,并多次致词。本期“海外汉学研究”发表的李欧梵教授和梅家玲教授的文章即是提交此次会议的会议论文。李欧梵教授的《光明与黑暗之门》深情回顾了夏氏兄弟对他的影响,对夏氏兄弟的学术个性与学术贡献做了精当的评述。梅家玲教授的《夏济安、〈文学杂志〉与台湾大学》则从“文化场域”与“教育空间”互涉的角度,论述了夏济安创办《文学杂志》的特殊意义。文章提供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史料,对研究作为海外汉学家的夏济安先生的心路历程极有裨益。王德威称夏氏兄弟为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founding fathers(父辈创立人)。的确,他们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然成为北美汉学界的一个重要分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薪火相传的人文传统脉络。对夏氏兄弟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汉学家的个案研究,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思与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 光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杂志》 学术研讨会 感激 敬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2-14,共13页
念念不忘“文学运动的重造”(1938—1946)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打乱了沈从文、朱光潜们“纠集”在京文人“振兴”“京派”的计划。《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先后停刊了,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两大“阵地”。在京文人被迫纷... 念念不忘“文学运动的重造”(1938—1946)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打乱了沈从文、朱光潜们“纠集”在京文人“振兴”“京派”的计划。《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先后停刊了,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两大“阵地”。在京文人被迫纷纷逃离京津地区:沈从文展转到了昆明,朱光潜到了乐山、成都,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从此过着“相当寂寞、相当辛苦”的教书生活,只能“用一个完全沉默来承当战争所加给本身的苦难”,“反而被青年人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转业 《文学杂志》 侵略战争 日本法西斯 文学运动 “京派” 京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批评的意义及其反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恒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11期40-46,共7页
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批评的意义及其反响高恒文鲁迅《"题未定"草》之七,是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文中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以及对陶潜的评价,今天已成为定论并常常被引用。但是,我们似乎一直忽略了鲁迅这篇文章对朱光潜的批评... 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批评的意义及其反响高恒文鲁迅《"题未定"草》之七,是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文中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以及对陶潜的评价,今天已成为定论并常常被引用。但是,我们似乎一直忽略了鲁迅这篇文章对朱光潜的批评这一事实本身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鲁迅 “静穆”说 周作人 朱自清 文学 《述酒》 《文学杂志》 革命文学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吴承仕及其它 被引量:1
7
作者 散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9-80,11,共3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新理性主义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北平文化 北方文化 《文学杂志》 侯外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风先生生前对周作人的若干回忆
8
作者 散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周作人 回忆 生前 《文学杂志》 山西大学 清华大学 商务印书馆 书评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嘉言先生往来书札选录
9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慎予仁弟惠鉴:得来示知已就河南大学聘,甚为欣慰!自武陟出时有损失否?甚念念!在河大任何科?何时开课?均念。清本年度拟试教昌黎集。大著有关韩集者除《文学杂志》专号上一文外,尚有其他,乞示篇目及发表处,当设法觅得参考。又王... 慎予仁弟惠鉴:得来示知已就河南大学聘,甚为欣慰!自武陟出时有损失否?甚念念!在河大任何科?何时开课?均念。清本年度拟试教昌黎集。大著有关韩集者除《文学杂志》专号上一文外,尚有其他,乞示篇目及发表处,当设法觅得参考。又王元启((韩文论述》一书,弟曾见过否?其体例如何?并乞教之。专此顺颂著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录 书札 李嘉 《文学杂志》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