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寻宝之旅”——《文史通义》的六大学术特色及其启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其泰 张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其思想渊源的原则,《文史通义》体现出六大学术特色,即针砭繁琐考证,预示学风转变;探索历史哲学,阐发深邃哲理;改革历史编纂,影响后世;以“性”“情”言教育,倡导独立思考;彰显审美情趣,学术美文翘楚;辩证分析高手,直抵事物本质。《文史通义》凸显了章学诚独树一帜的治学风格和历经坎坷凿“千年未凿之窦”的使命担当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章学诚学术推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史通义》 经世致用 乾嘉考证学风 历史编纂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的性质和出版人的追求——《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后跋和读《文史通义》随记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家熔 《出版科学》 2004年第2期44-50,共7页
我们见到汪家熔先生的《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后觉得,书中颇有些值得今天出版操作时思考的题目,故请他将近两年间的思考作一介绍,将甲午至今的出版与古代出版作一区别。作者以为,出版者不求丝毫自己的利益,就是甲午至今的出版。
关键词 《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文史通义》 出版性质 出版事业史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通义》纠谬三则
3
作者 韩益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作为重要的史学理论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史德"之说,实则是对史家理性的自觉反思,意义不可谓不深远。然而,在《文史通义》涉及袁枚的篇章里,章学诚不但做不到他所谓的理性自觉,相反,充斥着偏见和对事实的有意扭曲,... 作为重要的史学理论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史德"之说,实则是对史家理性的自觉反思,意义不可谓不深远。然而,在《文史通义》涉及袁枚的篇章里,章学诚不但做不到他所谓的理性自觉,相反,充斥着偏见和对事实的有意扭曲,甚至于情绪化的攻击和谩骂。选取章氏攻击袁枚的三条,即袁枚编造与画家童钰的友情、刘墉欲诛杀袁枚、袁枚有意抬高朱珪对他关于古文观点的赞许,通过相关的史料考证,证明章氏并未忠实于事实,足证他与自己所提出的"史德"标准,相距甚远。知难,行更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通义》 章学诚 袁枚 史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通义》对社科期刊编辑工作的启示
4
作者 王青山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理论巨著,其对中国传统学术做了系统梳理,对学术流变时弊做了深刻剖析,对编辑规律特点亦多精辟之语。章学诚撰写该书的过程,可为社科期刊选题策划提供参照,其审稿的心得体会及笔削文字的经验之...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理论巨著,其对中国传统学术做了系统梳理,对学术流变时弊做了深刻剖析,对编辑规律特点亦多精辟之语。章学诚撰写该书的过程,可为社科期刊选题策划提供参照,其审稿的心得体会及笔削文字的经验之谈,可为刊物审稿和稿件加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通义》中的“撰述”与“记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0-71,共2页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先生纵论文史、品评古今文史著作的论文汇编。书中章学诚把史籍分为"撰述"(又称著述、著作等)和"记注"(又称比次、纂记、编纂等)两大类,并作了详尽阐述。
关键词 记注 《文史通义》 论文汇编 书教 史著 《周官》 比次之法 史德 良史 修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裨风教”与“舒其愤懑”的双重考量——章学诚修改《文史通义·言公》初稿考论
6
作者 龙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95,共6页
《言公》是《文史通义》中重要的文章,是章学诚批判乾嘉学风的代表作,存在着不同的版本。将《湖海文传》本《言公》与通行本比勘,文字差异颇大。考察这种差异,可知章学诚晚年对其进行了补写改订,一方面保留了手稿批判不良学风,倡导言公... 《言公》是《文史通义》中重要的文章,是章学诚批判乾嘉学风的代表作,存在着不同的版本。将《湖海文传》本《言公》与通行本比勘,文字差异颇大。考察这种差异,可知章学诚晚年对其进行了补写改订,一方面保留了手稿批判不良学风,倡导言公传统的主旨;另一方面则与其自身遭遇有关,有借以回应"盗卖"《史籍考》舆论风波的意图,体现出"有裨风教"与"舒其愤懑"的双重考虑。这对了解《文史通义》篇章的内容变化及其与章氏晚年境遇之间的关系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言公》 改订 乾嘉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史意”说考辨 被引量:3
7
作者 廖晓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82,共11页
章学诚史志理论的核心是"史意"。由于章氏生前未对"史意"这一概念作过明确的诠释,导致后世学者对此争论不休。学界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长期达不成共识,症结在于学者们从概念到概念的求证方式,即只在章氏有关史意的... 章学诚史志理论的核心是"史意"。由于章氏生前未对"史意"这一概念作过明确的诠释,导致后世学者对此争论不休。学界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长期达不成共识,症结在于学者们从概念到概念的求证方式,即只在章氏有关史意的某些字句上做文章。若将章氏有关"史意"概念的论述,与其史志理论及其修志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即从章氏之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修志实践和校雠学等四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相互印证和深入探讨,不难得出章氏"史意"特指内涵乃是探索事物发展过程中规律性认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史意 规律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晋涵对宋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炳良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二十四史中,元代史家修撰的《宋史》向来以繁冗猥滥见讥。明清两代史家鉴于《宋史》存在的问题,纷纷改撰或重修,产生出一批宋史著作。在这些史家中,乾嘉时期的邵晋涵是一位对宋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而又鲜为人知的学者。橥邵晋涵... 在二十四史中,元代史家修撰的《宋史》向来以繁冗猥滥见讥。明清两代史家鉴于《宋史》存在的问题,纷纷改撰或重修,产生出一批宋史著作。在这些史家中,乾嘉时期的邵晋涵是一位对宋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而又鲜为人知的学者。橥邵晋涵在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史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晋涵 《宋史》 宋史研究 章学诚 《文史通义》 《续资治通鉴长编》 理论认识 《续资治通鉴》 钱大昕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学术成就析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其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23,共8页
章学诚在近世学术史上是一位公认的名家,然则由于其所处时代环境的复杂性,其著述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流俗的强烈反差性,以及其价值观的超前性等项,使人难以究其底蕴。本文的撰述宗旨是立足于学术史演进的视角,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作... 章学诚在近世学术史上是一位公认的名家,然则由于其所处时代环境的复杂性,其著述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流俗的强烈反差性,以及其价值观的超前性等项,使人难以究其底蕴。本文的撰述宗旨是立足于学术史演进的视角,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作全面、联系的辩证分析,在纵向上力求揭示章学诚对传统学术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在横向上考察其学术主张如何反映出社会的需要,以鲜明的批判性思维体现出其使命意识、担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道”的探索 倡导转变学风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历史编纂学研究之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其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中国历史编纂学是正在建设的一门学科。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关键所在是不能将之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亟须加强对其哲理层面的思考,深入发掘史学名著的成就,认真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当前尤应深入探索以下四项有效... 中国历史编纂学是正在建设的一门学科。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关键所在是不能将之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亟须加强对其哲理层面的思考,深入发掘史学名著的成就,认真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当前尤应深入探索以下四项有效的研究途径:第一,贯彻发展观点,将创始时期的特征与以后的纵向发展联系起来考察;第二,确立整体观念,深入总结史学名著所蕴涵的深邃哲理与高度审美价值;第三,贯彻“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克服偏颇之见;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阐释传统史学精华在历史变局面前所具有的应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春秋》 《史记》 《汉书》 《文史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浙东学派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善根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在清代的学术文化中,最突出的有二个中心:一为脱离现实的朴学系统,它以顾炎武、戴震、高邮二王、孙诒让等为首;二为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这个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就是以黄宗羲、章学诚为首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为中国文化史上“... 在清代的学术文化中,最突出的有二个中心:一为脱离现实的朴学系统,它以顾炎武、戴震、高邮二王、孙诒让等为首;二为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这个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就是以黄宗羲、章学诚为首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为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光彩”的学术流派[1]。清代浙东学派“近承蕺山之绪,远绍永嘉之风”[2],与南宋时期的浙东学派前后相辉映,精神上一脉相通。本文试图从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学派 章学诚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明夷待访录》 全祖望 《文史通义》 万斯同 邵廷采 万斯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创新档案学理论之功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红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6-36,41,共2页
关键词 章学诚 档案学理论 创新 “经世致用” 《文史通义》 浙东学派 目录学家 编撰思想 档案文献 档案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大昕的学者风度
13
作者 施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钱大昕是乾嘉史学界的杰出代表,不仅治学功底扎实,学术成绩突出,而且为人为学具有诚厚谦逊的优良的学者风度。对同辈学者亲切交往、坦诚相待,对前辈学者由衷尊崇叉贡献己见,对古代学者实事求是而不刻意苛求,对晚辈学者真诚诱导和... 钱大昕是乾嘉史学界的杰出代表,不仅治学功底扎实,学术成绩突出,而且为人为学具有诚厚谦逊的优良的学者风度。对同辈学者亲切交往、坦诚相待,对前辈学者由衷尊崇叉贡献己见,对古代学者实事求是而不刻意苛求,对晚辈学者真诚诱导和热情提携,与历来文人学者中骄与吝两种不良倾向迥然不同,值得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学者风 《十七史商榷》 两种不良倾向 《新唐书》 《文史通义》 实事求 戴氏 墓志铭 《续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下的暗合:论阮元与章学诚的学术交集
14
作者 屈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53,167,168,共13页
阮元与章学诚虽然学术风格迥异,亦无直接学术联系,但却不乏学术交集,主要表现为:阮元不仅阅读甚至选刻过《文史通义》,将其作为《国史儒林传稿》的重要史源,而且对清代浙东史学颇为关注,为浙东学人依次立传,与章学诚晚年撰写《浙东学术... 阮元与章学诚虽然学术风格迥异,亦无直接学术联系,但却不乏学术交集,主要表现为:阮元不仅阅读甚至选刻过《文史通义》,将其作为《国史儒林传稿》的重要史源,而且对清代浙东史学颇为关注,为浙东学人依次立传,与章学诚晚年撰写《浙东学术》的举动正相映照。在史学观念上,阮元提出必须借助历史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中体察史家之“命意”,亦与章氏“史意”说相发明。凡此种种暗合,根本上源于二人经史观的契合,尤其是对史学经世价值的高度重视。章学诚强调“六经皆史”,以史统经,阮元亦以史学为一切学问致用之前提,这一相似的史学情结及其所暗含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学术情怀,是阮元与清中叶其他有识学者理解和接受《文史通义》的重要前提,他们构成了《文史通义》最早的阅读群体。不过,阮元对理学思维的排斥,又决定了他对《文史通义》和浙东史学的认知是有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他所感兴趣的主要是后者“重史”的观念和“经世”的旨趣,以及部分具体的历史编纂学主张和史传作品,至于章氏那套最为核心的主于逻辑推演和理论建构的偏形而上的“独断之学”,则较为排斥。这一思想局限,是乾嘉时期普遍重材料而轻理论的学风流弊的缩影,也是章学诚生前难以跻身主流学界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儒林传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论辨
15
作者 舒仁辉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本文围绕关于章学诚的评价问题进行论述,指出学术界有人对章学诚的学术和人品贬抑太甚,有悖客观事实,必须辨明。文章强调:章学诚的治学精神和学术贡献不仅不比考据学派逊色,反而更胜一筹;他对同时代学者的批评能中其要害而非挟私... 本文围绕关于章学诚的评价问题进行论述,指出学术界有人对章学诚的学术和人品贬抑太甚,有悖客观事实,必须辨明。文章强调:章学诚的治学精神和学术贡献不仅不比考据学派逊色,反而更胜一筹;他对同时代学者的批评能中其要害而非挟私泄愤,根本不存在缺少史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考据学派 章氏 墓志铭 学术成就 学术贡献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袁枚 《文史通义》 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的文学批评
16
作者 叶建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认为,如同章学诚在古代史学理论上颇多创见、集古大成一样,在文学理论上,他同样在批判总结古代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新的文论标准。他强调文贵明道、用世,倡导文德,力主文贵有物、中有所见、清真自然。同时又毫... 本文认为,如同章学诚在古代史学理论上颇多创见、集古大成一样,在文学理论上,他同样在批判总结古代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新的文论标准。他强调文贵明道、用世,倡导文德,力主文贵有物、中有所见、清真自然。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文学领域内的种种不良风气,从而使得他的这些文学理论充满了时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史记》 “文德”说 文学批评 归有光 古代文论 《文史通义》 文以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旧的三种式样———比较周作人、张中行、张昌华的民国人物书写
17
作者 冯仰操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自古以来记述人的文字太多了,甚至形成了固定的体裁,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列传状一类,章学诚《文史通义》列传记一类,林纾《春觉斋论文》列史传一类,所指相同,除主流的古文外,尚有笔记体,如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所列轶事类、历史琐闻... 自古以来记述人的文字太多了,甚至形成了固定的体裁,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列传状一类,章学诚《文史通义》列传记一类,林纾《春觉斋论文》列史传一类,所指相同,除主流的古文外,尚有笔记体,如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所列轶事类、历史琐闻类多是。至民国,古文淡出文坛,尚有徐一士、黄濬、瞿兑之等撰著笔记,其中多记有清一代人物,但终被新文学的潮流遮蔽,胡适、郁达夫等人鼓吹的传记文学自此大行于世。一时代均有责任对前代人物进行追忆、品评,自古如此,今世亦然,在台有刘绍唐等主编《传记文学》等长期发掘民国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民国 《古文辞类纂》 周作人 张中行 怀旧 书写 《文史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书法意象的创造——兼论书法的艺术特征
18
作者 王荣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5-78,共4页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书法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形象性。形象的塑造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分。书法不是具象的,它不象具象艺术那样细腻地描摹或再现具体事物的整体形象,但在审美欣赏上又有着类似具象艺术所具有的直观性。书法是...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书法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形象性。形象的塑造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分。书法不是具象的,它不象具象艺术那样细腻地描摹或再现具体事物的整体形象,但在审美欣赏上又有着类似具象艺术所具有的直观性。书法是抽象的,它是从客观世界中抽取相对独立的形式、关系和形式规律,运用抽象的线条来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的,因而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又不象抽象艺术那样弃绝事物形象和生活内容,作纯抽象的线条挥洒,不象抽象艺术那样令人迷惘费解。抽象艺术是一个特称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意象 艺术特征 书法艺术 书法家 抽象艺术 意象艺术 美的规律 书法创作 佩文斋书画谱 《文史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学派的涵义及浙东学术精神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太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90-95,共6页
浙东学派的涵义及浙东学术精神杨太辛从南宋到明清的浙东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极其光采的一页,也是堪称光辉的浙东文化的精神命脉所在。对于浙东学术的杰出人物王阳明和黄宗羲的研究,已引起全国以至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对于绵延宋... 浙东学派的涵义及浙东学术精神杨太辛从南宋到明清的浙东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极其光采的一页,也是堪称光辉的浙东文化的精神命脉所在。对于浙东学术的杰出人物王阳明和黄宗羲的研究,已引起全国以至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对于绵延宋、元、明、清几百年之久的浙东学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学术 浙东学派 章学诚 经世致用 浙学 学术史 事功之学 《文史通义》 全祖望 学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氏遗书》与章实斋年谱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婉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5期92-98,共7页
《章氏遗书》与章实斋年谱钱婉约本文通过对内藤湖南、胡适、姚名达三人4种《章实斋年谱》的介绍、评述,力求从一个侧面揭示本世纪20年代章学诚其人其学从隐晦走向昌明的发展路径、文献背景和学术继承。内藤谱发现并最早发掘了章学... 《章氏遗书》与章实斋年谱钱婉约本文通过对内藤湖南、胡适、姚名达三人4种《章实斋年谱》的介绍、评述,力求从一个侧面揭示本世纪20年代章学诚其人其学从隐晦走向昌明的发展路径、文献背景和学术继承。内藤谱发现并最早发掘了章学诚这位久被埋没的重要学者;胡谱功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内藤湖南 年谱 姚名达 章氏 胡适 遗书 抄本 支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