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举办
1
作者 殷曦 王嘉奇(图)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5月31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晓勤,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省财政厅一... 2025年5月31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晓勤,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江贵贤,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仇健,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卢云钊,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英国国家图书馆亚非部主任孟露夏(Luisa Elena Mengoni),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院长苏伯民、党委书记程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文献发布 艺术研究 数字藏经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的价值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昌山 刘嘉豪 +1 位作者 张国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7,共8页
作为响应UNESCO和UNICEF“公共数字学习门户倡议”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简称“平台国际版”)是“数字共享”和“数字公共产品”的具象体现,也是打造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品牌的关键拼图。该文通过价值分析、战略... 作为响应UNESCO和UNICEF“公共数字学习门户倡议”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简称“平台国际版”)是“数字共享”和“数字公共产品”的具象体现,也是打造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品牌的关键拼图。该文通过价值分析、战略分析和综合对标分析,系统探讨了平台国际版的价值、诉求、优势、现状及挑战,以期提出适应性的平台优化建议。首先,平台国际版的发布与持续迭代标志着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迈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平台国际版不仅为全球学习者建立了随时随地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更将助力于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国际传播与应用的新格局。其次,基于全球“公共数字学习门户”诉求的战略分析,平台国际版在文化传播和政务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但在资源管理、平台运营和学习支持方面存在劣势。面临市场竞争和文化适应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诸多发展机遇。再次,基于与国际上典型数字学习平台的综合对标,平台国际版在可用性、包容性、有用性等方面具有提升空间。最后,为进一步服务全球学习者,平台国际版的持续优化迭代可从平台资源建设、公共服务贯通、多渠道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切入,有序推进平台的适应性升级,为全球数字学习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全球公共数字学习门户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协同:一种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机制——以《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为中心的研究
3
作者 祁芝红 李智 《编辑之友》 2025年第9期62-71,共10页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角下《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果,发现《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提升了以敦煌(藏经洞)文化为介质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见度,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产生了显著的撬动效应。文章认为,以撬动效应为契机,持续促动互联网群聚传播环境下以首发文本及其衍生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议题共商,以滚动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意义共建、价值共享,型构以共创为动力之源,以有限开放、动态协同为基本特征,以生产与传播循环往复为基本运行方式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递归协同机制,是提升数字文化产品之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力的可取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国际传播 递归协同 《数字藏经洞(国际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