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9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评介
1
作者 刘铁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书评 肖川 教育研究 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美 情真 理深——读肖川随笔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2
作者 葛向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学校管理 教育理念 校长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建军 特尼格尔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再一次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命题。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深化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再一次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命题。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深化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必然要求,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时代挺膺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全面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着力探索文明培育机制、用心打造文化滋养机制、持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理想信念教育 常态化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4
作者 莫天荣 邹懿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0,82,共5页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知,明确党员干部革命热情与战斗意志的激发、红军战士生存能力与心理韧性的提升、广大群众民族意识与政治觉悟的提高等,都需要理想信念教育的催化与提振。这一阶段,党探索出理论...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知,明确党员干部革命热情与战斗意志的激发、红军战士生存能力与心理韧性的提升、广大群众民族意识与政治觉悟的提高等,都需要理想信念教育的催化与提振。这一阶段,党探索出理论教育与党性锤炼相结合、精神激励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赓续传承长征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分层教育的育人模式、完善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健全浸润人心的育人机制,以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时期 理想信念教育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5
作者 刘晓 《福建茶叶》 2025年第9期111-113,共3页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机遇入手,阐述了茶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机遇入手,阐述了茶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和谐生态意识的作用,并基于职业院校定位需求、教学手段和全球化的形式需求,探索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能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点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6
作者 代莉 郭昌明 +1 位作者 曹倩倩 张利军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利于遵循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新变化、...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推动农林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利于遵循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新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崭新特征、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亟待建立的现实境遇,探索以增强价值认同为重要前提、以坚持守正创新为重要动力、以引导实践养成为重要目标的提升路径,成为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林类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常态化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以成志:教学过程中的理想信念培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苏丫 刘长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知识与理想信念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议题。理想信念触及知识本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培育理想信念、实现知识的理想信念意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方法论和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就何以必要而言,应... 知识与理想信念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议题。理想信念触及知识本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培育理想信念、实现知识的理想信念意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方法论和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就何以必要而言,应然期待和实然境遇的双重驱动、理性本质和知识目的的双重确认、理论深化与素养导向的双向牵引,为实现知识的理想信念意蕴提供正当依据。就何以可能而论,知识内在包含理想信念的维度,能为理想信念提供理性支撑,引领理想信念的形成方向,构成实现知识的理想信念意蕴的逻辑理路。就何以可为来看,深度敞开知识的理想信念领域,丰富理想信念学习的身心体验,高度关切理想信念的实践表达能为实现知识的理想信念意蕴培育提供教学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理想信念 课堂教学 时代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青山 李明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37,共4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下探究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教育方法优化和推进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党员面对的媒...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下探究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教育方法优化和推进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党员面对的媒介环境日趋复杂,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平台,加强全媒体阵地建设,探索新媒体实践育人机制,发挥辅导员在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新媒体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戚晓薇 杨晓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新媒体时代下,虚拟网络空间可能会动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新媒体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给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监管带来诸多困难,碎片化内容难以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全面深入的价值引导,快速传播的特性削弱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 新媒体时代下,虚拟网络空间可能会动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新媒体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给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监管带来诸多困难,碎片化内容难以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全面深入的价值引导,快速传播的特性削弱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亟待拓展,青年亟需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培育健康的心理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青年 理想信念教育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探赜 被引量:8
10
作者 宫长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依托的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科学技术日益精进和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所支撑的“数智化内容”“数智化表达”“数智化平台”和“数智化场景”能够极大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及...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依托的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科学技术日益精进和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所支撑的“数智化内容”“数智化表达”“数智化平台”和“数智化场景”能够极大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及时性、日常性、持续性、实践性,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智技术环境的复杂性干扰常态化输出信度,数智技术主体的消解性降低常态化传播温度,数智技术素养的差异性影响常态化接受深度,数智技术风险的隐匿性妨碍常态化育人效度。为此,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现实挑战,也要充分发挥数智技术的赋能优势促进数智技术与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深度融合,以切实提升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理想信念教育 常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广东文化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地域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以文化人功能,是实现“以文增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职促信”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 地域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以文化人功能,是实现“以文增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职促信”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广东地域文化为例,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应搭建文化载体,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教育渠道,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构建长效机制,全面增强学生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理想信念教育 地域特色文化 人生理想 职业理想 社会主义信念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探赜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39-43,共5页
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 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向度,有助于增强“理解力”;通过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数据,有助于增强“领悟力”;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桥梁,有助于增强“感染力”。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进化”“迭代升级”“虚实结合”“互构互嵌”为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基本逻辑。基于此,探索构建了“一核心”“双驱动”“四维度”“五步骤”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数智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职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个体认同的基础、问题及路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个体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真正被大学生“信”且“行”的基础和关键。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个体认同要明晰学理基础、审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清实践路向。实践路向的探寻,在理念上要达成社会期待与学生发展的互洽... 个体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真正被大学生“信”且“行”的基础和关键。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个体认同要明晰学理基础、审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清实践路向。实践路向的探寻,在理念上要达成社会期待与学生发展的互洽,目标上要达成自我构建与外界张力的平衡,主体上要达成认知主动与价值自律的谐振,客体上要达成内容生产与话语优化的共促,方法上要达成现实渗透和时代呈现的结合,评价上要达成评价思维、制度与文化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认同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晓俊 徐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0,共4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清晰认知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主动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的精神品质。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清晰认知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主动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的精神品质。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求,也是青年凝聚奋进力量的关键所在。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明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精神底色和科学的实践品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时代青年则应坚定历史自信,在厚植文化情怀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把握历史规律,在着眼“两个大局”中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增强历史自觉,在回答“四个之问”中扬起理想信念之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新时代青年 理想信念教育 路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仪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文 陈胜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2-54,87,共4页
红色仪式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革命精神的规范性、程序性、重复性的政治象征活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从教育功能层面来看,红色仪式情境渗透理想信念价值,红色仪式符号诠释理想信念意义,红色仪式情感激发理想信念追求。从教... 红色仪式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革命精神的规范性、程序性、重复性的政治象征活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从教育功能层面来看,红色仪式情境渗透理想信念价值,红色仪式符号诠释理想信念意义,红色仪式情感激发理想信念追求。从教育实践层面来看,要创设红色仪式教育情境、优化红色仪式符号资源、增强红色仪式情感能量,以激励仪式参与者坚定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仪式 理想信念 仪式情境 仪式符号 仪式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芳 任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5-87,共3页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确保青年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储备的大事。当下一些青年存在理想信念不牢、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选择“躺平”“佛系”,沉迷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推崇的泛娱乐化生活。加强新时代青...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确保青年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储备的大事。当下一些青年存在理想信念不牢、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选择“躺平”“佛系”,沉迷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推崇的泛娱乐化生活。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领青年在时代进程中不断自我纠偏、自我革新、自我发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斗姿态,经营学习与生活,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理想信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青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瑕莉 朱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199,200,共12页
自1922年以来,中国共青团始终重视并坚持对团员青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确立教育的思想方向,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立教育的目标任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教育... 自1922年以来,中国共青团始终重视并坚持对团员青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确立教育的思想方向,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立教育的目标任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符合青年群体特点、满足青年成长成才需要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以理论宣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教育的基本方式。这些经验为新时代共青团继续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要定准把好自身角色,秉持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摸准社会发展脉搏,探索新载体与新内容相融合的教育方式;瞄准时代发展前沿,创新坚守传统阵地与开辟新兴领域相配合的教育途径;聚焦现实困境难题,建立常态化与制度化相协同的教育机制,不断提升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理想信念教育 团员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鄢娟 张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9-51,共3页
红色家风兼具家风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将其运用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红色家风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品德修养的练就、凝聚社会共识及培育合格时代新人具... 红色家风兼具家风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将其运用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红色家风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品德修养的练就、凝聚社会共识及培育合格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将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需抓住宣传关键点,坚持全过程价值引领;把握载体着力点,引导全领域系统参与;找准创新聚焦点,推动全类型技术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家风 理想信念 大学生品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强国的理想政府模式及治理逻辑
19
作者 张晴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0,共12页
通过分析全球66个数字化先行国家中央层级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配置,发现教育强国建设的理想型政府主要存在3种典型模式:国民发展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教育以强国民”;国家意志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政府以强教育”;赋权社会型政府的... 通过分析全球66个数字化先行国家中央层级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配置,发现教育强国建设的理想型政府主要存在3种典型模式:国民发展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教育以强国民”;国家意志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政府以强教育”;赋权社会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弱政府以强社会”。世界教育强国的政府多元治理理念源于国情差异与战略选择,根源在于如何处理好教育赋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目标,未来应该坚持并优化政府教育行政职能配置结构,增进政府的教育文化引导力;完善中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定位,提升中国自主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协同完善高等教育固有市场评价机制,重塑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政府职能 治理模式 理想类型 国家治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高校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琛 李航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农林高...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农林高校要将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该文分析农林高校大学生对“三农”的基本认识与从事“三农”工作的意愿,并从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开展耕读教育、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就业教育6方面对农林高校如何将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分析,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知农爱农 理想信念教育 新型农业人才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