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考试质量标准研制初探——以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洪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中国教育考试领域亟需"质量标准"推动行业的进步。本文首先剖析了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发展历程,2014版的框架内容和主要更新内容,以及研制和出版方三家著名美国协会的特点及影响力。其次提出关于研制中国教育考试质... 中国教育考试领域亟需"质量标准"推动行业的进步。本文首先剖析了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发展历程,2014版的框架内容和主要更新内容,以及研制和出版方三家著名美国协会的特点及影响力。其次提出关于研制中国教育考试质量标准,要合理设置研究路径,尤其注重从下而来的基础研究;研究周期是一个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重视征求意见调查阶段;研究组织模式由国家级教育考试机构牵头,吸收专业学会的专家,再加上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编委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 教育测量 心理测量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效度理论的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胡中锋 莫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90,共9页
效度问题是人类测量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从效度的概念与分类、效度的理论公式以及效度的评估方法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经典效度理论存在的弊端,然后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度理论... 效度问题是人类测量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从效度的概念与分类、效度的理论公式以及效度的评估方法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经典效度理论存在的弊端,然后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度理论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育测量 效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双虎 姚本先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99,共2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主要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基本设施工作标准、队伍建设工作标准、课程教学工作标准、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心理测评工作标准、科学研究工作标准、评估督导工作标准等。该标准可以为高校心理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主要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基本设施工作标准、队伍建设工作标准、课程教学工作标准、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心理测评工作标准、科学研究工作标准、评估督导工作标准等。该标准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和依据,有利于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标准 建机制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出了新的部署,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出了新的部署,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坚持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立标准、建机制,坚持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三个维度来推进谋划,探索建设具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标准 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心理学关于学习结果、过程和条件的理论——兼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分类中的某些观点 被引量:9
5
作者 皮连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心理 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学习条件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6
6
作者 夏海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6,共3页
正确理解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入手,科学看待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要注意《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简单相加,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理解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入手,科学看待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要注意《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简单相加,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三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4-125,共2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增进学生的健康。学生在中学期间,应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三维体育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心理健康框架下的生涯教育——以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编制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俞国良 李天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在心理健康框架下,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帮助学生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人生涯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是为进入职业生涯所做的必要准备,职业生涯促进个体实现人格完善和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通过对“心理健... 在心理健康框架下,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帮助学生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人生涯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是为进入职业生涯所做的必要准备,职业生涯促进个体实现人格完善和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通过对“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文本分析发现,课程标准按照从“小我”到“大我”的逻辑思路,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和时代性。建议该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坚持育人为本,结合时代特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利用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规划 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 课程标准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怀龙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q...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可测性"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测量对象"质"的客观存在性,其次是确定测量对象"量"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再次是确定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的可发展性。因此应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为心理与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充实、更丰厚的认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育测量 质的存在性 相对稳定性 可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标准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光磊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 心理健康标准 性问题 指导性 见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超波 张东霞 陈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78,共2页
1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主观幸... 1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功能和素质等。心理健康的评价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等方法进行。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恋爱情感、学习压力、职业规划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课堂教学、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形式。3)心理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服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相结合,源头管理与过程管理相协调,预防性干预与危机性干预相衔接,家校协同与社会支持相配合的一种管理过程。心理健康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分类指导、综合协作等。心理健康管理的机制包括责任机制、预警机制、协作机制等。心理健康管理的模式包括“四级网络”模式、“一生一策”模式、“阳光热线”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协同 个别咨询 挫折教育 心理诊断 心理测量 心理健康管理 自我认识 协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与超越:警惕标准化测验对好教育的误读——基于比斯塔教育测量思想的省思 被引量:5
12
作者 阴露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9,71,共11页
基于证据的测量文化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均备受追捧,测量数据被看作“客观”与“科学”的代名词。但通过专注于结果“有效”的标准化测验,教育质量真的能获得提升吗?通过比斯塔的教育测量理论发现,标准化测验在推动教育改进和绩效问责... 基于证据的测量文化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均备受追捧,测量数据被看作“客观”与“科学”的代名词。但通过专注于结果“有效”的标准化测验,教育质量真的能获得提升吗?通过比斯塔的教育测量理论发现,标准化测验在推动教育改进和绩效问责的同时,遗失了教师专业判断的价值、无法被测量数据所衡量的事物、教育本身弱点所保存的开放性与可能性、关涉主体存在的教育目的等方面,而后者正是好教育区别于普通测验训练的根基所在。由此得到,标准化测验无法确保带来好教育;好教育也应包含着主体以成熟的方式来到与他者共存之世界的理想;在所谓的测量时代里,警惕一味追求安全稳定的技术性测量对好教育的扼杀是非常紧迫的事。我们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好教育衡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测验 教育 比斯塔 教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有华 《课程.教材.教法》 1985年第3期53-60,共8页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我国解放前已把教育测量与统计列为高、中等师范院校的必修科,但解放初因精简课程而停开。近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决定恢复和发展这个学...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我国解放前已把教育测量与统计列为高、中等师范院校的必修科,但解放初因精简课程而停开。近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决定恢复和发展这个学科,并把它列为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生的专业之一(后又扩大为教育科学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测量 百分位数 标准分数 心理测量 原始分数 原理和方法 参照点 物理测量 常态分布曲线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研究制订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雪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简称内容标准),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内容标准的制订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积极、...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简称内容标准),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内容标准的制订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积极、幸福的人生构建为设计目标,尊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践规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教育目标和中学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和序列化。内容标准的研究制订将使初中、高中的教学迈向更有效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内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N系统评价我国成人心理健康素养测评工具
15
作者 徐榕璟 王岩 +2 位作者 王安妮 韩舒羽 贾守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18-2226,共9页
目的:评价我国成人心理健康素养的测评工具,为选择和开发高质量心理健康素养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与心理健... 目的:评价我国成人心理健康素养的测评工具,为选择和开发高质量心理健康素养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与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学属性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2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归纳信息,并应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最终形成推荐等级和意见。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11个心理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其中2项研究未报告内容效度,5项研究未报告结构效度的假设检验,6项研究未报告稳定性,9项研究未报告效标效度,所有研究均未报告测量误差和反应度,仅1项研究报告了跨文化效度,纳入的研究均存在一定偏倚风险,推荐意见均为B类推荐。结论: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居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暂可被推荐。未来可以COSMIN为指导继续改良或开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高质量心理健康素养测评工具,注重报告规范,为研究人员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工具,精准测量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 心理健康素养 测评工具 测量属性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与教育测量百年的回顾与前瞻
16
作者 邹有华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4期34-39,28,共7页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历史,如果从法国比纳于1905年发表的《智力量表》算起还不足百年。但在这之前,已有英国菲奢于1865年发表的《重要学科量表集》,美国莱斯于1897年发表的《拼字测验》
关键词 教育测量 智力测验 回顾与前瞻 原始分数 标准化测验 心理测量 成套测验 学习成绩 诊断测验 物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心理测量学应用于教育实践的探索——《教育管理与教育测量程序》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谢小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12-121,151,共11页
小学是五年制好、还是六年制好?小学阶段是否可以讲授代数方程?现行考试能否反映出一个考生的真正水平?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的工作?……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在教育界经常是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所以争论不休,... 小学是五年制好、还是六年制好?小学阶段是否可以讲授代数方程?现行考试能否反映出一个考生的真正水平?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的工作?……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在教育界经常是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所以争论不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研究问题的方式还停留在经验直觉的水平,就是由于研究者还习惯于从个人经验出发来考虑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瞎子摸象”各执一词的局面。欲改善这种从个人经验出发的研究方法,就需要借助于数学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伴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如果这些成果能够得到适当的运用,可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量 教育管理 原始分数 教育实践 测量程序 标准 因素分析 个人经验 教师评价 考试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测量学的代表作——《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一书评介
18
作者 邹有华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3期52-54,64,共4页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近几十年来又有迅猛的发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把它列为现阶段教育科学中的尖端科学之一。该校的桑代克和哈根两位教授合著的《心理与...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近几十年来又有迅猛的发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把它列为现阶段教育科学中的尖端科学之一。该校的桑代克和哈根两位教授合著的《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测量 测量和评价 标准分数 参照标准 原始分数 代表作 百分位数 成绩测验 T分数 标准化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考试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
19
作者 杨文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83-90,79,共9页
本文旨在为实行标准化考试提供有关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依考试是一种随机现象应服从正态分布的理论,概述原始考试分数的常规统计和标准化处理方法。以描述其集中与离散趋势,检验是否正态分布和进行不同考试的等值比较。从教育测量的误... 本文旨在为实行标准化考试提供有关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依考试是一种随机现象应服从正态分布的理论,概述原始考试分数的常规统计和标准化处理方法。以描述其集中与离散趋势,检验是否正态分布和进行不同考试的等值比较。从教育测量的误差理论分析,阐述考试可靠性、有效性和试题结构检验指标的概念及共计算与分析方法,以评价考试质量。简述建立两种高度相关考试的回归方程方法,以预测或控制某种考试成绩,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测量 标准化考试 考试分数 考试质量 考试成绩 预期目标 难易程度 信度系数 真实分数 区分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为例
20
作者 陈晶晶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4期83-84,共2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在明确把握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的思政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三种改革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本课程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爱国思...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在明确把握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的思政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三种改革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本课程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的专业态度。为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效果,教师要认可课程思政价值,不断更新思政理念,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自然渗入思政元素,以多元教学为手段,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心理教育测量 改革目标 融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