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0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撒拉族语言文化的又一部力作——《撒拉族语言·文化论》评介
1
作者 李永华 《青海民族研究》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撒拉族语言·文化论》 少数民族语言 韩建业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中的张力与调适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向东 卢淑怡 易乐湘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43,共14页
凭借其卓越的知识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大语言模型正逐步重塑教育生态。然而,这一技术创新同样伴随着深层次的文化冲突,尤其在跨文化或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神经网络和大模型固有的文化偏差与多样化教育需求之间的错位,已成为制... 凭借其卓越的知识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大语言模型正逐步重塑教育生态。然而,这一技术创新同样伴随着深层次的文化冲突,尤其在跨文化或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神经网络和大模型固有的文化偏差与多样化教育需求之间的错位,已成为制约其教育效能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大语言模型在教育应用中的多维度分析,从技术与文化的双重视角,系统探讨了三类典型的文化冲突:内容层面的“教什么”,过程层面的“怎么教”,以及技术层面的“用什么教”。基于此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缓解文化冲突的策略:充分发掘大语言模型的“世界知识”、有效利用模型的参数化知识特征、汲取不同文化和群体的语料、构建跨文化评估和检测机制以及规范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的伦理。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应对文化冲突的一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主权AI,以反映大模型教育推进过程中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复杂纠结。文化冲突是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中不可回避的挑战,亟须在全球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应对。通过应对这一挑战,大语言模型有望为全球教育提供更加包容、有效的支持,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促进文化共融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型 教育应用 文化冲突 教育公平 主权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
3
作者 巫达 陈开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推广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其工具性价值(社会融入、经济转化)与文化认同功能相辅相成。本文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主流文化资本具备制度性优势,民族语言作为潜在文化资本同样存在传承需求,由此提出双向发展路径,促使二者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互动增益,通过场景化分工与资本转化达成共生。此举既有助于破解民族语言保护难题,也能为多民族地区语言政策优化提供“文化驱动—制度支撑—实践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文化资本 民族语言文化 文化自觉 多语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4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基因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体认文化 体认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识别研究——以B站为例
5
作者 樊舒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目的/意义]全球化发展驱动了社交媒体中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用户的在线信息分享和交互,关注多语言用户的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多向传播。[研究设计/方法]以哔哩哔哩网站的跨文化信息分享视频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法和... [目的/意义]全球化发展驱动了社交媒体中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用户的在线信息分享和交互,关注多语言用户的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多向传播。[研究设计/方法]以哔哩哔哩网站的跨文化信息分享视频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法和LDA主题模型识别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结论/发现]通过探究内容输出特征发现,多语言用户视频发布呈现时效短、频率高、输出快的特征。其分享最多的视频主题为美食体验类、探访揭秘类、挑战测试类、语言文化类、新闻时事类和娱乐互动类。围绕平台支持特征分析发现,官方认证的多语言用户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推荐机制有助于扩大跨文化信息分享覆盖面。此外,围绕交互反馈趋势、情感和内容特征,有效识别了波动型、成长型和活跃型三种主要交互反馈类型。[创新/价值]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融合内容、平台和交互三个维度揭示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新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分享行为 社会化分享 语言用户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英语翻译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硕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对茶文化英语翻译的重视与优化,旨在多维度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与内涵。这包括增强翻译的实践性,确保翻译内容贴近真实的茶文化场景与体验;提升其文化性与思想性,力求在词汇选择、语境构建上准确传达茶文化的哲学意... 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对茶文化英语翻译的重视与优化,旨在多维度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与内涵。这包括增强翻译的实践性,确保翻译内容贴近真实的茶文化场景与体验;提升其文化性与思想性,力求在词汇选择、语境构建上准确传达茶文化的哲学意蕴与美学价值;以及激发翻译的创造性,鼓励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使译文既保留原汁原味又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与理解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 文化 英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下跨文化语言规划与安全策略——评《语言安全与语言规划研究》
7
作者 林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68,共1页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在智能技术重塑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语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智能时代下的跨文化语言规划与安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语言的健康发展,更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在智能技术重塑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语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智能时代下的跨文化语言规划与安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语言的健康发展,更与文化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国际交流的顺畅进行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规划 智能时代 文化传承 语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安全导向下的语言教学策略——评《国家文化安全学》
8
作者 李汉回 刘金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9-2880,共2页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教学已超越单纯的工具性功能,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塑造文化认同的关键场域。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渗透、语言霸权现象与本土文化传承危机并存,如何通过语言教育实现文化安全与开...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教学已超越单纯的工具性功能,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塑造文化认同的关键场域。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渗透、语言霸权现象与本土文化传承危机并存,如何通过语言教育实现文化安全与开放发展的平衡,成为亟待探索的命题。文化安全导向下的语言教学,旨在以语言为载体,构建兼具文化自觉与国际视野的教学体系,既抵御文化殖民风险,又促进文明互鉴。文化导向下的语言安全教学,是将文化安全视为语言教学的内在维度,通过课程设计、教材编纂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语言能力提升与文化安全保障的有机统一,最终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殖民 语言霸权 本土文化传承 国家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9
作者 李文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I0007-I0007,共1页
在数字技术重塑交往模式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语言作为文化认知的载体,其交际功能体现为信息传递的工具,还承载着文化认知建构与社会关系协商等深层意义。然而,传统研究常陷入两重困境:一是语言教学偏重工具性训... 在数字技术重塑交往模式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语言作为文化认知的载体,其交际功能体现为信息传递的工具,还承载着文化认知建构与社会关系协商等深层意义。然而,传统研究常陷入两重困境:一是语言教学偏重工具性训练,忽视文化认知的深层建构;二是跨文化分析多停留在现象描述上,缺乏语言学理论支撑的系统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功能 文化交际 语言 文化认知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50册)
10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第一批20册,曹志耘主编,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7年出版;第二批30册,曹志耘、王莉宁、李...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第一批20册,曹志耘主编,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7年出版;第二批30册,曹志耘、王莉宁、李锦芳主编,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游融合视域下角色设计、电影语言和城市旅游文化的交互探索
11
作者 宋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6-40,共5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影游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趋势。探讨了影游融合背景下角色设计、电影语言与城市旅游文化的交互作用。同时,研究影游融合通过技术赋能与叙事创新,使角色设计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文化载体,电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影游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趋势。探讨了影游融合背景下角色设计、电影语言与城市旅游文化的交互作用。同时,研究影游融合通过技术赋能与叙事创新,使角色设计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文化载体,电影语言转化为城市旅游的叙事工具,而城市旅游文化则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虚实共生。分析三者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游融合 角色设计 电影语言 旅游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的语言批评及其文化诗学资源
12
作者 赵黎明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6,共8页
与小说的文体构成一样,小说批评也有一个庞杂家族,在这个系统里有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史余批评、本事批评、点评式批评、传记式批评,也有从西土移植而来的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批评、伦理批评。各种批评都有自己的理论资源,各... 与小说的文体构成一样,小说批评也有一个庞杂家族,在这个系统里有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史余批评、本事批评、点评式批评、传记式批评,也有从西土移植而来的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批评、伦理批评。各种批评都有自己的理论资源,各自坚守自身的形式规范,形成了既相互区分,又相互牵涉的文体批评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史余批评 语言批评 文化诗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研究方法的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考察
13
作者 殷成竹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106,共7页
本研究采取语言景观变异研究路径,以北京4条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语码取向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则确定为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研究发现在语码取向方面,汉语语码处于绝... 本研究采取语言景观变异研究路径,以北京4条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语码取向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则确定为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研究发现在语码取向方面,汉语语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同时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等自变量与外语语码的使用存在显著关联。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国际元素和流行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构成了其多样独特的语言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历史文化街区 变异研究 Logistic四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刘梦杏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30-32,共3页
该文首先阐述了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当前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对策,包括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强乡村语言文化教育、创新乡村语言文化传承... 该文首先阐述了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当前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对策,包括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强乡村语言文化教育、创新乡村语言文化传承方式、强化社会各界的参与、促进乡村语言文化与产业融合等对策。这不仅有助于乡村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语言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
15
作者 廖家丽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151-153,共3页
茶文化不仅包含了茶叶的种植、加工、品鉴等实际操作,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和社会习俗。因此,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还要尽可能保留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文章围绕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展... 茶文化不仅包含了茶叶的种植、加工、品鉴等实际操作,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和社会习俗。因此,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还要尽可能保留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文章围绕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展开探讨,首先对语言学、茶文化这两大概念进行了论述,其次探讨了茶文化英语翻译的特点与难点,最后以语言学为切入点,分别从语言、语境、文化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提升茶文化英语翻译质量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茶文化的英语翻译及其国际传播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英语 翻译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郭 邱宝梁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70-172,共3页
我国茶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茶文化兴起和传扬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修饰和表达,因此,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我国茶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茶文化兴起和传扬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修饰和表达,因此,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传统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汉语词汇与茶文化的关联、文学风格与茶文化精神的契合等,揭示汉语言文学在茶文化传播方式上的重要作用,并探究汉语言文学如何影响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以期充分发挥优秀文学的作用,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 传统茶文化 主要影响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化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17
作者 张钧凯 《村委主任》 2025年第7期49-51,共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文简称“新疆”)疏勒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语言文化需实现融合发展,促使当地居民深入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文简称“新疆”)疏勒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语言文化需实现融合发展,促使当地居民深入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语言文化 民族凝聚力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分析
18
作者 熊丽 《福建茶叶》 2025年第8期191-193,共3页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以及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提供了欣赏、传播和创造茶文化的语言工具和艺术形式。二者的结...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以及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提供了欣赏、传播和创造茶文化的语言工具和艺术形式。二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的深入分析,探讨其联系与作用,以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 传统茶文化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昆明市4A级风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研究
19
作者 张媛媛 潘瑞 +1 位作者 陈嘉艺 王鹏伟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主观性和无形性的特征,难以对其进行客观量化研究。以昆明市的西山风景区、大观公园、翠湖公园、金殿名胜区为研究对... 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主观性和无形性的特征,难以对其进行客观量化研究。以昆明市的西山风景区、大观公园、翠湖公园、金殿名胜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社交媒体评论文本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CES感知框架,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百度AI情感倾向分析工具及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探讨游客对风景区CES的感知情况。结果表明:风景区的CES可分为6种,游客更易感知历史文化与基础设施,对其重视度和满意度较高;对社交互动的感知较少,重视度高但满意度较低;对休闲娱乐的感知程度、重视度及满意度均较低。此外,翠湖公园与大观公园CES感知高度相似,而西山风景区和金殿名胜区各具独特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历史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推进智慧风景区数字化建设、多感官视角优化审美与自然体验、基于承载力提升休闲娱乐品质4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风景区 文本挖掘 自然语言处理 IPA 感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知语言学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文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文化认知语言学是探讨语言与文化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本文尝试构建文化认知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分析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认知,以及文化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结构与使用。本文首先论述认知语言学的文... 文化认知语言学是探讨语言与文化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本文尝试构建文化认知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分析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认知,以及文化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结构与使用。本文首先论述认知语言学的文化视角,解释文化认知这一核心概念,然后阐释文化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最后论述文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话题。通过论述与举例说明,本文初步构建了文化认知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知语言 认知语言 文化认知 文化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