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摔跤吧!爸爸》关于女性体育发展的反思与启示:社会性别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希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基于社会性别相关理论,探讨影片《摔跤吧!爸爸》所引发的女性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得出如下结论:大众传统的性别观念、家庭刻板的性别印象、学校异化的性别环境、个体的性别角色冲突是女性体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观体验、成就信念、... 基于社会性别相关理论,探讨影片《摔跤吧!爸爸》所引发的女性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得出如下结论:大众传统的性别观念、家庭刻板的性别印象、学校异化的性别环境、个体的性别角色冲突是女性体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观体验、成就信念、自我尊重、自主动机是女性体育发展的激励性因素。建议:从性别平等的角度改变一贯、传统、刻板的社会性别观念,给予女性体育参与者(爱好者)更多的支持、认同、理解,可让女性体育从参与到坚持,最终走上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研究可为我国女性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摔跤吧!爸爸》 女性体育 性别 社会性别 体育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思考——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戈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体育电影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体育电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题单一、内容单薄、思想性与娱乐性失衡、艺术形式创新缺失、专业人才缺乏等。以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为例,探讨其对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启示:在内容、...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体育电影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体育电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题单一、内容单薄、思想性与娱乐性失衡、艺术形式创新缺失、专业人才缺乏等。以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为例,探讨其对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启示:在内容、主题、表现形式上应有所突破和改变;扩宽创作主题;深入挖掘中国体育文化内涵;均衡把握影片主题的娱乐性和思想性;采取多种电影表现形式;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传媒 体育电影 《摔跤吧!爸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摔跤吧!爸爸》:男性话语下的女性解放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智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143,共3页
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放映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和口碑,也引起了观众对于父权和女权的争论。之所以引起这样的争论,是因为影片在表现主题时,无论是叙事视角还是视点镜头的占有都是沿用传统的男性叙事,女性的话语权利被剥夺,... 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放映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和口碑,也引起了观众对于父权和女权的争论。之所以引起这样的争论,是因为影片在表现主题时,无论是叙事视角还是视点镜头的占有都是沿用传统的男性叙事,女性的话语权利被剥夺,只能借助于男性叙述者的男性话语来表述。但是,结合印度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中印度女性的实际状况,影片反映女性解放、追求性别平等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摔跤吧!爸爸》 男性叙事话语 女性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摔跤吧!爸爸》的视觉审美与主题解读
4
作者 朱淑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4-156,共3页
印度电影有着自成一派的风格特色,在世界电影的版图上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的宝莱坞出产佳片不断,从《印度往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都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重丰收。印度著名导演尼特什·提瓦瑞执导的《摔跤吧!爸爸》是... 印度电影有着自成一派的风格特色,在世界电影的版图上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的宝莱坞出产佳片不断,从《印度往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都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重丰收。印度著名导演尼特什·提瓦瑞执导的《摔跤吧!爸爸》是新世纪印度电影的优秀代表,继承了印度电影独特文化韵味与美学特征的同时,颠覆了传统印度电影的叙事结构与叙事语境,大胆表述了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用近似于好莱坞的成熟模式完成了叙事与主题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摔跤吧!爸爸》 印度电影 视觉 审美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摔跤吧!爸爸》成长主题研究
5
作者 李佳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2,共3页
2016年在印度上映、2017年在中国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宝莱坞电影上,这部少有歌舞、不谈爱情的现实主义影片可谓宝莱坞电影再次突破传统的成功之作,代表着印度电影的新成长。本文将在简要梳理21世纪以来... 2016年在印度上映、2017年在中国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宝莱坞电影上,这部少有歌舞、不谈爱情的现实主义影片可谓宝莱坞电影再次突破传统的成功之作,代表着印度电影的新成长。本文将在简要梳理21世纪以来"新宝莱坞电影"发展的基础上,聚焦"成长"这一主题,解读这部在中国内地取得了近13亿票房收入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探讨其在性别问题、代际问题以及反叛社会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摔跤吧!爸爸》 成长 自我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电影吸引力的构建——基于《摔跤吧!爸爸》与《我是马布里》的对比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致远 周根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同为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和《我是马布里》在观众和票房上的遭遇却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分析两片的情节结构、冲突设计、人物塑造和形式表达节奏等方面,不难发现,《摔跤吧!爸爸》的成功正是基于冲突、人物、形式表达这几个重要方面... 同为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和《我是马布里》在观众和票房上的遭遇却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分析两片的情节结构、冲突设计、人物塑造和形式表达节奏等方面,不难发现,《摔跤吧!爸爸》的成功正是基于冲突、人物、形式表达这几个重要方面的熟练运用,而《我是马布里》则表现出电影形式表达上的稚嫩与不成熟,这种对比分析为我们思考体育电影的创作带来了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马布里》 《摔跤吧!爸爸》 体育电影 冲突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审美特征解读
7
作者 刘毅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印度电影向来以歌舞片著称,宝莱坞已将歌舞片与多种类型片元素实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近年来,印度电影不断开拓自己的电影版图和格局,创作了多部极具印度风情又不失商业价值的卖座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极大的热度。印度电影《摔跤吧... 印度电影向来以歌舞片著称,宝莱坞已将歌舞片与多种类型片元素实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近年来,印度电影不断开拓自己的电影版图和格局,创作了多部极具印度风情又不失商业价值的卖座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极大的热度。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内地近两个月的上映周期内收获了12.95亿元票房,自然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该片一方面展现了印度文化之美,另一方面也做到了普世情感的阐释,建构了具有普适性的审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电影 商业电影 《摔跤吧!爸爸》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摔跤吧! 爸爸》中的性别自我意识觉醒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摔跤吧!爸爸》是2017年在中国地区引起巨大反响的印度影片,其讲述了马哈维亚和吉塔、巴比塔父女三人之间的职业摔跤奋斗历程。但影片并不局限于摔跤本身,其中对女性价值的讨论、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在其上映后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而《... 《摔跤吧!爸爸》是2017年在中国地区引起巨大反响的印度影片,其讲述了马哈维亚和吉塔、巴比塔父女三人之间的职业摔跤奋斗历程。但影片并不局限于摔跤本身,其中对女性价值的讨论、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在其上映后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而《摔跤吧!爸爸》中所表达的性别意识和女性自我价值也让该片成为印度影片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线。本研究也从女性自我意识和影片的艺术展示手法出发,讨论影片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内涵与社会价值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摔跤吧!爸爸》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阿米尔·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歌舞片民族性与诗性之当代指征
9
作者 范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3,共4页
2010年以来,《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调音师》《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的个神啊(P.K.)》《起跑线》《地球上的星星》《误杀瞒天记》《一个母亲的复仇》《嗝嗝老师》等印度歌舞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了票房成绩与... 2010年以来,《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调音师》《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的个神啊(P.K.)》《起跑线》《地球上的星星》《误杀瞒天记》《一个母亲的复仇》《嗝嗝老师》等印度歌舞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了票房成绩与口碑的双丰收。虽然印度本土电影相比好莱坞大片而言引起的关注度较低,但是其电影本身的文化内涵在电影市场上获得了一致好评,同时也掀起电影学界对印度电影的持续关注。当然,印度电影在全世界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电影文本透露出的民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中国电影市场 好莱坞大片 《地球上的星星》 《摔跤吧!爸爸》 票房成绩 电影文本 歌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印教育题材电影
10
作者 张倩 慕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0,共6页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线》,教育题材电影既是最早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印度电影,在中国掀起“印度电影热潮”,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现象级”的电影神话,可谓是现实题材电影的成功典范。由表1可以看出,在《摔跤吧...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线》,教育题材电影既是最早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印度电影,在中国掀起“印度电影热潮”,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现象级”的电影神话,可谓是现实题材电影的成功典范。由表1可以看出,在《摔跤吧!爸爸》《起跑线》在中国热映之后制作并上映的有着相似故事的中国教育题材电影:《银河补习班》和《学区房72小时》,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在口碑上,却都远远落后于前者。本文尝试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产生不同传播接受效果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对中印电影的互鉴发展提供些许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傻大闹宝莱坞》 《摔跤吧!爸爸》 教育题材电影 现实题材电影 学区房 印度电影 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