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指物论》和《坚白论》看公孙龙的语义学思想
1
作者
刘琨
贺圆圆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是外部世界内化为语义的重要途径,并有了初步的语言分类雏形。最后,围绕"物""实""位""名"四者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公孙龙语义学体系,对先秦时期语义研究乃至语义学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语义学
《指物论》
《坚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指物论》发微
2
作者
刘恒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0-16,共7页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玄奥难解。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玄奥难解。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夺最多”。②《指物论》为何如此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非指
“物”
公孙龙子
“为”字
意义联系
物指
语言环境
中华书局
关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孙龙的心智哲学:《公孙龙子·指物论》新探
3
作者
赵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X期28-31,共4页
《公孙龙子·指物论》回答了“名”何以能指“实”,“物”何以能实现。“指”为“意之所趋”,即意识的意向性,“物”则是在意识中显现为实在的“物”。 《指物论》的宗旨“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意为:一切显现为实在的物都是意识意向...
《公孙龙子·指物论》回答了“名”何以能指“实”,“物”何以能实现。“指”为“意之所趋”,即意识的意向性,“物”则是在意识中显现为实在的“物”。 《指物论》的宗旨“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意为:一切显现为实在的物都是意识意向性所指的对象,而意向所指的对象并不是作为精神活动的意向自身。 语言的指称性产生于意识的意向,所生,所以“名不为指”。“物”是意向的对象,但意向的对象不限于显现为存在的物,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指
意向性
公孙龙子
《指物论》
心智哲学
所指对象
指称性
译文
“物”
无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自出机纾的专著——评宋祚胤《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
4
作者
游唤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了公孙龙的思想是“属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居于当时思想家的前列”(见该书第62页)的崭新结论。宋先生这一论断,是从多角度深入考察,研究所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名实论》
译注
《通变论》
《指物论》
唯心论
朴素唯物论
形而上学
客观唯心主义
《坚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指物论》和《坚白论》看公孙龙的语义学思想
1
作者
刘琨
贺圆圆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文摘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是外部世界内化为语义的重要途径,并有了初步的语言分类雏形。最后,围绕"物""实""位""名"四者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公孙龙语义学体系,对先秦时期语义研究乃至语义学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公孙龙子》
语义学
《指物论》
《坚白论》
Keywords
Gongsun Long
semantics
The Argument of Nature of Substance
The Argument of Solidness and Whiteness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指物论》发微
2
作者
刘恒健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摘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玄奥难解。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夺最多”。②《指物论》为何如此难解...
关键词
《指物论》
非指
“物”
公孙龙子
“为”字
意义联系
物指
语言环境
中华书局
关系问题
分类号
B225.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孙龙的心智哲学:《公孙龙子·指物论》新探
3
作者
赵平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X期28-31,共4页
文摘
《公孙龙子·指物论》回答了“名”何以能指“实”,“物”何以能实现。“指”为“意之所趋”,即意识的意向性,“物”则是在意识中显现为实在的“物”。 《指物论》的宗旨“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意为:一切显现为实在的物都是意识意向性所指的对象,而意向所指的对象并不是作为精神活动的意向自身。 语言的指称性产生于意识的意向,所生,所以“名不为指”。“物”是意向的对象,但意向的对象不限于显现为存在的物,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关键词
非指
意向性
公孙龙子
《指物论》
心智哲学
所指对象
指称性
译文
“物”
无指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自出机纾的专著——评宋祚胤《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
4
作者
游唤民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文摘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了公孙龙的思想是“属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居于当时思想家的前列”(见该书第62页)的崭新结论。宋先生这一论断,是从多角度深入考察,研究所出的:
关键词
公孙龙子
《名实论》
译注
《通变论》
《指物论》
唯心论
朴素唯物论
形而上学
客观唯心主义
《坚白论》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指物论》和《坚白论》看公孙龙的语义学思想
刘琨
贺圆圆
《榆林学院学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指物论》发微
刘恒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公孙龙的心智哲学:《公孙龙子·指物论》新探
赵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部自出机纾的专著——评宋祚胤《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
游唤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