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前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朱前鸿“公孙龙子对于先秦名辩,颇多贡献”,①“他终竟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理论”,②但长时间来,人们对《公孙龙子》的发掘不够深刻,尤其对《指物论》的演绎显得更为突出。《指物论》“是《公孙龙...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朱前鸿“公孙龙子对于先秦名辩,颇多贡献”,①“他终竟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理论”,②但长时间来,人们对《公孙龙子》的发掘不够深刻,尤其对《指物论》的演绎显得更为突出。《指物论》“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③究其原因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实关系 符号学 公孙龙子 《指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孙龙《指物论》篇悬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体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50,159,共8页
对《指物论》篇的解读,可划分为传统和西学两种诠释理路。而吊诡的是,本来截然相对的这两种诠释理路却共有一个相同的思想预设,即皆以"事物"诂"物"。这个预设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先秦语境和《公孙龙子》文本中,&qu... 对《指物论》篇的解读,可划分为传统和西学两种诠释理路。而吊诡的是,本来截然相对的这两种诠释理路却共有一个相同的思想预设,即皆以"事物"诂"物"。这个预设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先秦语境和《公孙龙子》文本中,"物"字实有两个意义:一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二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之名称"。"指"字的意义是"指谓",但亦有广狭之别。故《指物论》篇所论的指物关系,具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与其指谓之间的关系,二是此类事物的名称和其指谓之间的区分、统合关系。公孙龙的这一思想,已超越了白马论、坚白论诸论所达到的思辨高度,体现出综合和辩证的新特点。公孙龙从语言、事物和主体这三个向度来论析指物关系问题,这对现代语言哲学的相关探讨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指物论》 悬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指物论》的哲学思想
3
作者 刘玉俊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中的“指”与“精神”、“理念”、“意志”等在含义上毫无共同之处,把它们相联系是错误的。物的名字只是物在人头脑中的一个映象,要把物和指代物的名字严格区别开来。《指物论》的中心思想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关键词 《指物论》 公孙龙 物质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语义经典论著《指物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4-44,共1页
先秦语义经典论著《指物论》周建设从语义学观点看,公孙龙的《指物论》是我国先秦时代一篇重要的语义经典论著,其价值只要与酉方有关语义理论略作比较便可以显现出来。西方的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着语义问题,其中意义与指称问题... 先秦语义经典论著《指物论》周建设从语义学观点看,公孙龙的《指物论》是我国先秦时代一篇重要的语义经典论著,其价值只要与酉方有关语义理论略作比较便可以显现出来。西方的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着语义问题,其中意义与指称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可以说它是语义学的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公孙龙 经典论 语义学 语义范畴 亚里士多德 “物” 动态过程 《说文解字》 物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物论》发微
5
作者 刘恒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5,共6页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陕西师大中文系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扑朔迷离,玄奥难解,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悬案。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陕西师大中文系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扑朔迷离,玄奥难解,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悬案。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非指 “物” 公孙龙子 “为”字 物指 中华书局 关系问题 湖北人民出版社 四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公孙龙的《指物论》
6
作者 屈志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3期62-64,共3页
公孙龙(约公元前三二0年至前二五0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指物论》,是现存《公孙龙子》中的一篇,历来被认为是论述精神和物质关系、反映公孙龙世界观的主要代表作。认真研... 公孙龙(约公元前三二0年至前二五0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指物论》,是现存《公孙龙子》中的一篇,历来被认为是论述精神和物质关系、反映公孙龙世界观的主要代表作。认真研究《指物论》,有助于我们弄清公孙龙的哲学思想,即其世界观的归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指物论》 精神和物质 地主阶级 代表人物 哲学思想 归属问题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孙龙子·指物论》疏解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祥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8-62,共5页
认为《指物论》的思想素材突出于墨,它是针对墨家的指物观而作的,其文体不是客难主答式对辩体,而是立、破相间的驳论体式。在对《指物论》作解的同时,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指物论》的新认识,指出《指物论》
关键词 《指物论》 指称 指认 现代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公孙龙指称论语义学思想
8
作者 林胜强 田凤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从传统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中国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上乘的表现,但从符号学和现代语言学的视角看,先秦时期的中国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传统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墨子、孟子、公孙龙、荀子等诸子及其著述在其名实... 从传统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中国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上乘的表现,但从符号学和现代语言学的视角看,先秦时期的中国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传统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墨子、孟子、公孙龙、荀子等诸子及其著述在其名实理论的基础上,就对今人所指的语义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在先秦诸子的著述里,公孙龙名实理论中表现出来的指称论语义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特别是他的《指物论》对指称论语义学思想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标志着先秦指称论语义学思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指物论》 指称论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指”新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恒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
解“指”新探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历来被看作一篇扑朔迷离,玄奥难解的文章。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他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 解“指”新探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历来被看作一篇扑朔迷离,玄奥难解的文章。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他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公孙龙子 “物” 非指 环结构 “白马非马” 两种含义 先秦逻辑史 形式逻辑 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自出机纾的专著——评宋祚胤《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
10
作者 游唤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子》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或者只承认《名实论》“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宋祚胤新著《公孙龙子译注和辨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突破了学术界陈陈相因之说,作出了公孙龙的思想是“属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居于当时思想家的前列”(见该书第62页)的崭新结论。宋先生这一论断,是从多角度深入考察,研究所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子 《名实论》 译注 《通变论》 《指物论》 唯心论 朴素唯物论 形而上学 客观唯心主义 《坚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