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袭故而弥新——谈陆机《拟古诗》
1
作者 刘静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63-65,共3页
陆机的《拟古诗》是对汉末《古诗十九首》的模拟之作,与古诗相比,《拟古诗》除了在主题方面有所超越外,艺术表现上如修辞、炼字、感物等方面亦有创新之处。从内容到形式,《拟古诗》都表现出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陆机 《拟古诗》 古诗十九首》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古诗(其二)
2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第2期44-44,共1页
(一)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有,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世雄。
关键词 《拟古诗》 诗词 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绎文艺思想二重性及其成因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钟仕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6-41,55,共7页
“文能怀远”与“情灵摇荡” 萧绎的文艺思想与刘勰、钟嵘相异而又不同于萧统、萧纲,它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对文学性质的看法上。他认为“文能怀远”(《侍中新渝侯墓志铭》)其作用在于化行天下,安抚四境之民以维护... “文能怀远”与“情灵摇荡” 萧绎的文艺思想与刘勰、钟嵘相异而又不同于萧统、萧纲,它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对文学性质的看法上。他认为“文能怀远”(《侍中新渝侯墓志铭》)其作用在于化行天下,安抚四境之民以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同时,萧绎也很看重文学的情感特性。他说: 诸子兴于战国,文集盛于二汉,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叙情志、敦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绎 成因探索 文艺思想 王羲之 二重性 情灵摇荡 《拟古诗》 “文” 刘孝绰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