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综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娟利 师帅兵 席新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0,共2页
《拖拉机汽车学》是农业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此,构建了1套适合于该课程的综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培养复合型教学人材。
关键词 《拖拉机汽车学》课程 模式 质量 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汽车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娟利 韩文霆 +1 位作者 师帅兵 陈大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275,共2页
在分析《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可行性,并重点探讨了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拖拉机汽车学》 课程 双语教 改革 英语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汽车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会明 吕钊钦 尹克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从教材、课堂教学、教学实习、实验实习、毕业实习和课程考试等方面,对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的各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详细论述了各教学环节的改革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工科各类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农业工程类 专业课 改革 拖拉机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冠峰 高献坤 +2 位作者 李遂亮 陈亮 于恩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根据《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特点,以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优化组合为研究目的,进行《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过程研究,对课程教材的选择与建设、教学环节时间的合理分配、实践教学环节配套、考试方式、师资优化配置、精品课... 根据《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特点,以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优化组合为研究目的,进行《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过程研究,对课程教材的选择与建设、教学环节时间的合理分配、实践教学环节配套、考试方式、师资优化配置、精品课程建设等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 改革 实践教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混合现实技术的农业工程类课程网络互动平台构建——以“拖拉机汽车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斌 付丽红 +3 位作者 叶绍波 邱述金 亢石磊 张淑娟 《现代农机》 2023年第4期95-97,共3页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认证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存在以传统讲授法为主造成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混合现实技术为基础,构建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网络互动平台。将该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一...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认证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存在以传统讲授法为主造成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混合现实技术为基础,构建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网络互动平台。将该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一方面,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该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模式也可为其他农业工程类乃至其他工科类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农业工程 课程建设 网络互动平台 拖拉机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黎卿 郑泉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9期224-224,232,共2页
结合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建立虚拟实验室、项目教学法、以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竞赛等。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 结合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建立虚拟实验室、项目教学法、以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竞赛等。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激发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构造 改革 实验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鲁植雄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分析了《汽车拖拉机学》的教学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汽车拖拉机学》教材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论述了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 改革 农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拖拉机学》“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邓家波 韩丹丹 +1 位作者 吕小荣 张黎骅 《农业工程》 2021年第12期98-103,共6页
针对《汽车拖拉机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弱化及“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及分析,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思政的技术路线。采用“互联网... 针对《汽车拖拉机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弱化及“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及分析,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思政的技术路线。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形成“实验-竞赛-科创-孵化”的“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细化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评价内容,提高了课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知农爱农”的“三创”型农业工程人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拖拉机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远德 郭辉 黄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142-143,146,共3页
针对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践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实验装置及实验场地的限制问题,提出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汽车拖拉机构造学的实践教学中。探讨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根据不同的实践性质和内容,确定了虚实结合实践教学... 针对汽车拖拉机构造学实践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实验装置及实验场地的限制问题,提出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汽车拖拉机构造学的实践教学中。探讨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根据不同的实践性质和内容,确定了虚实结合实践教学的形式;对实验课的考核方法进行了创新,通过多角度、多途径的多点联合考核,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立体的、全面的评价系统。实践证明,基于拖拉机拆装教学软件的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实习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构造课程 虚拟现实技术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拖拉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黎骅 吴维雄 马荣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9-140,共2页
《汽车与拖拉机学》是农业工程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学时多、内容广和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技术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实验教学尤其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在实践教学方... 《汽车与拖拉机学》是农业工程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学时多、内容广和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技术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实验教学尤其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几届学生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学》 实验教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拖拉机汽车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1
作者 骆剑亮 申志立 张惜辉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寓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 ,消除学生对空泛素质教育理论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以及对专业教学枯燥乏味的厌倦心理 ,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关键词 专业教 改革 生素质 拖拉机汽车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开发 被引量:18
12
作者 秦兴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课程标准是确定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其在受众、要求、操作性、理念、内容等方面与教学大纲有明显差异。以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标准编制包括对课程和课程学习目标的描述,以及课业实施设计和课程评价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8-80,共3页
工学结合为高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汽车类专业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构... 工学结合为高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汽车类专业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构建,并予以具体实践。针对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工学结合课程的目标及内涵,着重针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汽车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学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群 罗永革 +2 位作者 冯樱 姚胜华 刘成武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74-176,共3页
针对非汽车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需要,在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及实验环节改进等方面对"汽车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使学生对汽车文化、汽车新技术及汽车性能与市场需求的... 针对非汽车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需要,在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及实验环节改进等方面对"汽车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使学生对汽车文化、汽车新技术及汽车性能与市场需求的了解得以加强,建立了良好的汽车概念,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基础 课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高路 刘建平 +8 位作者 辜东莲 巫兴宏 武华 林志伟 邱志华 蔡北勤 刘付金文 庞柳军 胡学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4-37,共4页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专业课程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关键能力弱"这一问题,系统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编制了课程方案,编...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专业课程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关键能力弱"这一问题,系统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编制了课程方案,编写了工作页教学用书,创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技能教室,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制定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典型工作任务 结合课程 工作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的学习目标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辜东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3-66,共4页
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目标体系、有效教学学习目标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等问题。
关键词 结合课程 有效教 习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驾驶课构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启义 郑召才 《当代农机》 2013年第2期61-62,共2页
指出了汽车驾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汽车驾驶课"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明确了汽车驾驶课程构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应注重3个方面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 汽车驾驶 课程 为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师帅兵 张娟利 韩文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论述了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的特点及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汽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2
19
作者 薄志霞 廖明 牛雅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3-105,共3页
随着汽车后市场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培养模式,即在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 随着汽车后市场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培养模式,即在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以活动为载体,为专业服务;在第二、三、四、五学期以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为主,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第六学期为在企业顶岗实习,侧重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习领域课程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4-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薄志霞 吕江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3,共3页
汽车制造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 汽车制造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以活动为载体,为专业学习服务;第二、三、四、五学期以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为主,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第六期学期为企业顶岗实习,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习领域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