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逍遥”与“成仙”——《庄子》、《抱朴子内篇》生死观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松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3,共5页
《庄子》和《抱朴子内篇》分别是道家学说和早期道教思想的经典,它们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庄子》从"道"的立场来观照死亡,在精神层面上解决了对死亡的超越问题;而《抱朴子内篇》则把"道"与神仙道教联...
《庄子》和《抱朴子内篇》分别是道家学说和早期道教思想的经典,它们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庄子》从"道"的立场来观照死亡,在精神层面上解决了对死亡的超越问题;而《抱朴子内篇》则把"道"与神仙道教联系起来,认为成仙才是得"道"的标志。二者生死观的差异导致了葛洪对庄子思想的非议和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
子
》
道家
《抱朴子内篇》
道教
庄
子
葛洪
生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仙的宿命与道教的宗教性--以《抱朴子内篇》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小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道教长生久视的修行理想往往被视为一种世俗功利,神仙信仰因之被当作盲目崇拜为研究者所不屑。然而,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宗教现象学考察,我们发现:神仙信仰的确立并非缘于修习者对理性论证的信服,而是缘于为"...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道教长生久视的修行理想往往被视为一种世俗功利,神仙信仰因之被当作盲目崇拜为研究者所不屑。然而,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宗教现象学考察,我们发现:神仙信仰的确立并非缘于修习者对理性论证的信服,而是缘于为"我命在我"的自由理想所感召,并通过修行实践逐步实现对神仙学说的切身体证。因此,长生追求的本质并非功利,而在于摆脱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束缚,不把解脱的幻想寄托于来世或他人的救赎,而是着眼于此世和当下的努力。这才是道教信仰的真精神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内篇》
道教信仰
宿命
宗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敏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6-78,共3页
本文对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飞八石”等八个条目进行商榷 。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校释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葛洪《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克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自然哲学思想
《抱朴
子
·
内篇》
科学理想
科学目标
圣人
玄道
神仙学说
现代意义
变化观
科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抱朴子·内篇》中“五芝”记载探析
5
作者
栗成林
郭恒
程雁
《食用菌》
2019年第6期74-75,共2页
《抱朴子·内篇》为道教经典著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详细记载了"五芝"为代表的百余种大型真菌.其作者道学家葛洪认为大型真菌的作用仅次于丹砂、金银,是道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探析《抱朴子·内篇》中大型...
《抱朴子·内篇》为道教经典著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详细记载了"五芝"为代表的百余种大型真菌.其作者道学家葛洪认为大型真菌的作用仅次于丹砂、金银,是道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探析《抱朴子·内篇》中大型真菌与道家的渊源,展现出食用菌这门古老园艺的悠久历史和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五芝
大型真菌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葛洪《抱朴子外篇》概论
被引量:
4
6
作者
金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关键词
《抱朴
子
外篇》
《抱朴子内篇》
《文心雕龙》
君臣之道
连珠体
社会作用
《中国通史简编》
“内圣外王”
博喻
孔
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抱朴子外篇校笺》纠误一则
7
作者
武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抱朴
子
外篇》
《抱朴子内篇》
20世纪80年代
纠误
《抱朴
子
》
道教理论
两晋之际
社会批判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上公章句》中的养生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武峰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2期38-40,共3页
西汉初迄三国,道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变化:西汉初年,以老子思想作为理政之道,主张治国经世;东汉中叶至东汉末,以老子道家思想作养生术,主张治身养性,养生风盛行;三国时,研习老子道家思想既不在治国经世,也不在治身养性,而在推崇虚无自然...
西汉初迄三国,道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变化:西汉初年,以老子思想作为理政之道,主张治国经世;东汉中叶至东汉末,以老子道家思想作养生术,主张治身养性,养生风盛行;三国时,研习老子道家思想既不在治国经世,也不在治身养性,而在推崇虚无自然的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养生术
东汉末
养生方法
老
子
思想
五藏神
《抱朴子内篇》
行气
主要思想
五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9
作者
贺圣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3-87,共5页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国的道教则不然。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长生为大乐。探索道教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道教、理解汉族,进一步认识宗教的生死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合校》
原始道教
《太平经》
《抱朴子内篇》
长生不死
《养性延命录》
天地
《道德经》
五斗米道
长生久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
10
作者
钱安靖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60,66,共4页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钱安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古今中外其他宗教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其信仰与教义不重“出世”和“来生”,而重“入世”与“今生”,主张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如若不行,最低也要达到延年益寿,生活闲...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钱安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古今中外其他宗教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其信仰与教义不重“出世”和“来生”,而重“入世”与“今生”,主张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如若不行,最低也要达到延年益寿,生活闲适,有福无祸。因此从者日众,迷者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医学
道教内丹术
《太平经》
外丹术
魏晋南北朝
神仙方术
养生术
理论与方法
《抱朴子内篇》
《备急千金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方炼丹炼金思想比较
11
作者
陈一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一炼丹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之说与神仙方术就广为流行。到了汉武帝,炼丹活动盛极一时。从东汉至魏晋,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完整的炼丹术著述,如东汉时魏伯阳撰写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都详尽...
一炼丹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之说与神仙方术就广为流行。到了汉武帝,炼丹活动盛极一时。从东汉至魏晋,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完整的炼丹术著述,如东汉时魏伯阳撰写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都详尽地记载了许多炼丹的理论依据和器具、化学药品的使用以及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至唐代,外丹术臻于鼎盛时期,唐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信奉炼丹,服食丹药。但因不少皇帝和皇亲国戚相继被丹药毒死(据载,唐代有六个皇帝死于服食丹药),所以唐以降,炼丹术(外丹)开始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丹术
思想比较
中西方
《周易参同契》
《抱朴子内篇》
春秋战国时期
化学反应过程
神仙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被引量:
59
12
作者
温玉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关键词
仙佛模式
西王母
佛教造像
佛教图像
佛像
孔望山
画像石墓
东王公
《抱朴
子
·
内篇》
摩崖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教“道在养生”思想
13
作者
王丽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道教
养生思想
长生不死
《太平经》
养生文化
《抱朴
子
·
内篇》
《老
子
》
《老
子
想尔注》
人的生命
宇宙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
14
作者
罗家庆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62-162,共1页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浙江省湖州市罗家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清真君于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所谓年纪老...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浙江省湖州市罗家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清真君于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所谓年纪老了,用茶代饭,这并非长年累月以茶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茶经》
茶黄素
儿茶素
《肘后备急方》
生命物质
炼丹术
抗氧化剂
茶红素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逍遥”与“成仙”——《庄子》、《抱朴子内篇》生死观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松荣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3,共5页
文摘
《庄子》和《抱朴子内篇》分别是道家学说和早期道教思想的经典,它们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庄子》从"道"的立场来观照死亡,在精神层面上解决了对死亡的超越问题;而《抱朴子内篇》则把"道"与神仙道教联系起来,认为成仙才是得"道"的标志。二者生死观的差异导致了葛洪对庄子思想的非议和指责。
关键词
《庄
子
》
道家
《抱朴子内篇》
道教
庄
子
葛洪
生死观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仙的宿命与道教的宗教性--以《抱朴子内篇》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小巍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文摘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道教长生久视的修行理想往往被视为一种世俗功利,神仙信仰因之被当作盲目崇拜为研究者所不屑。然而,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宗教现象学考察,我们发现:神仙信仰的确立并非缘于修习者对理性论证的信服,而是缘于为"我命在我"的自由理想所感召,并通过修行实践逐步实现对神仙学说的切身体证。因此,长生追求的本质并非功利,而在于摆脱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束缚,不把解脱的幻想寄托于来世或他人的救赎,而是着眼于此世和当下的努力。这才是道教信仰的真精神之所在。
关键词
《抱朴子内篇》
道教信仰
宿命
宗教性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敏红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6-78,共3页
文摘
本文对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飞八石”等八个条目进行商榷 。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校释
商榷
Keywords
The Collations and Explanations in The Intrinsic Aspects of Baopuzi
collations and explanations
discussion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葛洪《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克文
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自然哲学思想
《抱朴
子
·
内篇》
科学理想
科学目标
圣人
玄道
神仙学说
现代意义
变化观
科学创新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抱朴子·内篇》中“五芝”记载探析
5
作者
栗成林
郭恒
程雁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
2019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抱朴子·内篇》为道教经典著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详细记载了"五芝"为代表的百余种大型真菌.其作者道学家葛洪认为大型真菌的作用仅次于丹砂、金银,是道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探析《抱朴子·内篇》中大型真菌与道家的渊源,展现出食用菌这门古老园艺的悠久历史和魅力所在.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五芝
大型真菌
道教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葛洪《抱朴子外篇》概论
被引量:
4
6
作者
金毅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关键词
《抱朴
子
外篇》
《抱朴子内篇》
《文心雕龙》
君臣之道
连珠体
社会作用
《中国通史简编》
“内圣外王”
博喻
孔
子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抱朴子外篇校笺》纠误一则
7
作者
武锋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抱朴
子
外篇》
《抱朴子内篇》
20世纪80年代
纠误
《抱朴
子
》
道教理论
两晋之际
社会批判
中华书局
分类号
G256.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上公章句》中的养生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武峰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摘
西汉初迄三国,道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变化:西汉初年,以老子思想作为理政之道,主张治国经世;东汉中叶至东汉末,以老子道家思想作养生术,主张治身养性,养生风盛行;三国时,研习老子道家思想既不在治国经世,也不在治身养性,而在推崇虚无自然的玄论。
关键词
道家思想
养生术
东汉末
养生方法
老
子
思想
五藏神
《抱朴子内篇》
行气
主要思想
五神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9
作者
贺圣迪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3-87,共5页
文摘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国的道教则不然。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长生为大乐。探索道教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道教、理解汉族,进一步认识宗教的生死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太平经合校》
原始道教
《太平经》
《抱朴子内篇》
长生不死
《养性延命录》
天地
《道德经》
五斗米道
长生久视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
10
作者
钱安靖
机构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60,66,共4页
文摘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钱安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古今中外其他宗教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其信仰与教义不重“出世”和“来生”,而重“入世”与“今生”,主张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如若不行,最低也要达到延年益寿,生活闲适,有福无祸。因此从者日众,迷者日...
关键词
道教医学
道教内丹术
《太平经》
外丹术
魏晋南北朝
神仙方术
养生术
理论与方法
《抱朴子内篇》
《备急千金要方》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方炼丹炼金思想比较
11
作者
陈一放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摘
一炼丹术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之说与神仙方术就广为流行。到了汉武帝,炼丹活动盛极一时。从东汉至魏晋,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完整的炼丹术著述,如东汉时魏伯阳撰写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都详尽地记载了许多炼丹的理论依据和器具、化学药品的使用以及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至唐代,外丹术臻于鼎盛时期,唐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信奉炼丹,服食丹药。但因不少皇帝和皇亲国戚相继被丹药毒死(据载,唐代有六个皇帝死于服食丹药),所以唐以降,炼丹术(外丹)开始式微。
关键词
炼丹术
思想比较
中西方
《周易参同契》
《抱朴子内篇》
春秋战国时期
化学反应过程
神仙方术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被引量:
59
12
作者
温玉成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关键词
仙佛模式
西王母
佛教造像
佛教图像
佛像
孔望山
画像石墓
东王公
《抱朴
子
·
内篇》
摩崖造像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教“道在养生”思想
13
作者
王丽英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道教
养生思想
长生不死
《太平经》
养生文化
《抱朴
子
·
内篇》
《老
子
》
《老
子
想尔注》
人的生命
宇宙生成论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
14
作者
罗家庆
出处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62-162,共1页
文摘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浙江省湖州市罗家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清真君于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所谓年纪老了,用茶代饭,这并非长年累月以茶水...
关键词
《抱朴
子
·
内篇》
《茶经》
茶黄素
儿茶素
《肘后备急方》
生命物质
炼丹术
抗氧化剂
茶红素
延缓衰老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逍遥”与“成仙”——《庄子》、《抱朴子内篇》生死观比较
李松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修仙的宿命与道教的宗教性--以《抱朴子内篇》为中心
魏小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
王敏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葛洪《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陈克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抱朴子·内篇》中“五芝”记载探析
栗成林
郭恒
程雁
《食用菌》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葛洪《抱朴子外篇》概论
金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抱朴子外篇校笺》纠误一则
武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河上公章句》中的养生方法
陈武峰
《体育文化导刊》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贺圣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道教与道教医学
钱安靖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西方炼丹炼金思想比较
陈一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温玉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道教“道在养生”思想
王丽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
罗家庆
《农业考古》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