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报刊标题应避免使用歧义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川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3-13,共1页
文摘
报刊标题应避免使用歧义结构石川歧义句的负面影响往往比病句更严重,因为病句至多使信息传不出去,而歧义句却可能传出错误的甚至相反的信息。且看下面几个报刊标题:(1)清扫深圳街头的日本贵宾(《报刊文摘》)(2)扑杀出售青蛙者可恶(《长江日报》)(3)美寡妇...
关键词
歧义句
《长江日报》
句法结构
石川
《报刊文摘》
“被”字
共宾
歧解
作者原意
教学参考资料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报刊标题语言拾误
2
作者
贺水彬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16,共2页
文摘
报刊杂志是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宣传语言规范化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报刊语言不规范,不仅影响报刊的质量,还会给全社会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读者看报,总是先看标题,而标题内容和形式如何,往往决定读者读报的兴味和情绪。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是标题语言的显著特征。可现在有些报刊,对标题语言不仔细推敲,常常出现不应有的失误,造成阅读障碍。
关键词
内容和形式
阅读障碍
舆论阵地
导性
《报刊文摘》
四字格
缩略形式
《中国妇女报》
文化团体
贬词褒用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顾名思义办“博采”——漫话文摘的短与长
3
作者
曾权生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2年第5期23-23,共1页
文摘
被称为“报中报”的“文摘”专版,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欢迎。“党报看标题,专业报看自己(有关本单位的报道),文摘报篇篇是珍品。”——群众对各类报纸的看法,许有偏颇之处,但大多数读者对文摘报及文摘专版的偏爱,却也事出有因。1989年,有人称之为报刊订阅数量大滑坡的一年。过去几乎家家订阅的“老百姓报”《新民晚报》,情况也不乐观。但上海出的《报刊文摘》、《生活周刊》这些可读性、实用性强的报刊,当时仍能保持一定的发行量。有的还略有增长之势。近年来,文摘报订数较之一般报刊,增长幅度亦较可观。
关键词
《新民晚报》
老百姓报
专业报
《报刊文摘》
中报
文章形式
生活周刊
报刊 订阅
分期连载
杂志期刊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谈外来词“OK”“拜拜”的词义变异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淑珍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1-33,共3页
文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词的涌进成为必然现象,其中“OK”“拜拜”使用率较高,使用面较广,词义也有一些变化,值得研究。一 OK “OK”这一国际通行语词,近年来在我国十分流行。《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77年修订本)对“OK”的注释是: O.K.OK[美口] ad.对;好;可;行 n.同意,签认 Vt.在……签O.K.两字,对……表同意; 对……予以认可可见O.K.也可作OK,我国书面均用OK。它的释义很广。
关键词
OK
英汉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汇
必然现象
本族词
电影片名
《报刊文摘》
语文建设
上海话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说“炒”
5
作者
华旭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6-18,共3页
文摘
说“炒”华旭“炒”的本义,《辞源》释曰:“煎炒,火干。”《现代汉语词典》讲得更明确更通俗:“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随时翻动使熟,一般先要放入少量的油……”释文体现词性,显然“炒”是动词。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词根,构成“炒菜”“炒肝”“炒货...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烹调方法
《报刊文摘》
记者写天下
汉语新词
中国大学生
刘庆隆
义都
上海辞书出版社
普通名词
分类号
H136.1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喜訊传来心欢畅
6
出处
《会计之友》
1984年第1期3-,共1页
文摘
《会计之友》创刊不久,已收到各地寄来的很多书信。《天津日报》寄来《报刊文摘》;天津财经学院寄来《学报》;天津会计学会、江西省会计学会、《西宁财会》编辑部、重庆市财政会计学会等单位还寄来会计刊物和交换资料。这些资料对我会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搞好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值得庆贸的两件事: (一)中国会计学会名誉会长段云同志不远千里从北京寄来刊头题字:
关键词
会计学会
会计之友
天津财经学院
交换资料
《天津日报》
编辑工作
《报刊文摘》
学术交流
学会名誉会长
会计员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题名 谢晋“牢骚”是诤言
7
作者
张启义
机构
广西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共1页
文摘
1993年9月14日,谢晋携带新作《老人与狗》进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对几十位新闻记者,发了一点“牢骚”,这,是9月25日的《首都经济信息报》报道的,10月4日的《报刊文摘》以《谢晋的“牢骚”》为题予以摘登。
关键词
谢晋
电影局
《报刊文摘》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霸王别姬》
电影事业
中国电影
菊豆
信息报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题名 新闻的扩充与浓缩开发法
8
作者
范军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0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作为新闻记者,不可能不从别人的新闻作品中受到启迪,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许多好新闻的产生,往往就是在已有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记者进行深层次开发创新的成果。下面就扩充与浓缩开发法谈点个人的看法。新闻的扩充开发法,是指以某一新闻为原型,就其整体或局部加以扩充创新,形成新的新闻报道的一种采写方法。对新闻原型的扩充开发法主要有四部分,即整体放大、主题放大、内容放大和文字放大。为便于表述,先给新闻中的有关成分拟定各自的代表的符号:“□”为主题,“(?)”为内容的量,“(?)”
关键词
深层次开发
法主
电台节目
青年报
精神鼓励
《报刊文摘》
一个问题
企业人事
内涵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对“哭笑不得现象”的思考
9
作者
夏鼎铭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3期34-34,共1页
文摘
我在上海《报刊文摘》(1993年3月1日)上看到一篇摘自新闻某报的文章,说1月8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刊登了自治区的两份文件:《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转移兴办经济实体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试行办法》与《关于改革自治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试行办法》,但不少部门和单位仍然询问正式的“红头文件”什么时候下达,否则不好执行。该报认为这种“不认报纸等‘文件’”,不见‘红头’事不办”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为什么基层工作人员觉得难以执行呢?理由是:“正式文件和见报的是否还有出入?”“报上的东西只能当消息了解!”。没有‘红头’文件领导如何批阅!?”——看起来似乎荒唐,但仔细琢磨,除第三句反映了要不得的官僚主义作风外,也不见得毫无道理,而且还可以启迪我们朝深处想想,推动我们的新闻改革。
关键词
事业单位工资
官僚主义作风
机关工作
新疆经济报
基层工作人员
《新疆日报》
《报刊文摘》
新闻改革
绝对正确
新闻工作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题名 从“万里敬酒”说开去
10
作者
韩导勤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2,共1页
文摘
据报载,万里同志当铁道部长时,曾主持过某铁路局的一次事故分析会。会上他动员大家给铁道部及他本人提意见。可直到中午才有少数人提了几条,给万里本人提意见的只有一位,但意见很尖锐。散会时,万里特地将提意见的同志留下来,同他们共进午餐。席间,他又特地举起满满一杯啤酒说:“感谢你们的批评,我代表铁道部和我本人敬你们一杯”。
关键词
事故分析
《报刊文摘》
现实生活
令人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众多博物馆对资料闭门自守贻害无穷
11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8-48,共1页
文摘
0010 贾旭敏《报刊文摘》1989年10月10日当今我国博物馆的最突出的弊端是对馆藏资料闭门自守,千方百计进行封锁垄断,自己没有从事研究的能力和条件,仅局限于守摊状态,却拒求教的人于千里之外。发现了重要文物。
关键词
千里之外
馆藏资料
《报刊文摘》
学术研究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