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立体化塑造论析
1
作者 冯源 简福平 周佳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6,共3页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紧密相连。立体化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是应对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国际舆论挑战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提高中国国家软实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立体化塑造中国共...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紧密相连。立体化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是应对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国际舆论挑战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提高中国国家软实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立体化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核心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传播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等。新时代新征程,可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国际素养与形象等举措立体化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立体化塑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克利 冯誉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和“匪化”宣传,中共在国际上的形象扑朔迷离、面貌模糊。西方世界关于中共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国民党的官方宣传,认为中共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土匪和流寇并无区别。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受...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和“匪化”宣传,中共在国际上的形象扑朔迷离、面貌模糊。西方世界关于中共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国民党的官方宣传,认为中共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土匪和流寇并无区别。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受到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启发,开始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宣传举措,积极突破国民党的消息封锁,撕掉污名化的“土匪”标签,向西方世界展示土地革命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政党形象,成功实现了形象修复和再造,并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对欧美此后的对华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党在这一时期国际形象建设,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塑造的话语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齐卫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塑造了光辉形象,以历史事实诠释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建党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还将如何干等问题,形成丰富的话语表达,为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塑造了光辉形象,以历史事实诠释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建党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还将如何干等问题,形成丰富的话语表达,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认知和评判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观察窗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回答干什么的核心话语,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回答怎么干的核心话语,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三件大事是回答干成了什么的核心话语,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回答还将如何干的核心话语。这些话语表达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追求、情怀、担当和贡献,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新征程,继续书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 形象塑造 话语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形象的塑造过程及深化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荣军 杨凡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17-28,共12页
人民至上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鲜亮标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以来的初心使命践行中成功塑造了党在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中为人民求解放的使命担当形象、在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中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 人民至上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鲜亮标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以来的初心使命践行中成功塑造了党在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中为人民求解放的使命担当形象、在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中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形象、在翻天覆地的强国大业中为人民谋富强的使命担当形象、在惊天动地的复兴大业中为人民谋复兴的使命担当形象,淬炼出了基业长青、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在新征程上应以党的领导、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人民是阅卷人”的评分标准进一步塑造党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使命担当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百年历程与不懈追求 被引量:2
5
作者 龙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共7页
党的形象彰显党的性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展现了救亡政党、建国政党、革新政党、强国政党等鲜明形象。无论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具体样态如何因时而变,人民政党、钢铁政党、廉洁政党、自信政党、开放政党... 党的形象彰显党的性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展现了救亡政党、建国政党、革新政党、强国政党等鲜明形象。无论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具体样态如何因时而变,人民政党、钢铁政党、廉洁政党、自信政党、开放政党的特质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始终的不变内核。突出人民政党形象、强化钢铁政党形象、提升廉洁政党形象、彰显执行政党形象、展现开放政党形象,是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多维审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蒙象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20-28,共9页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是一个关系范畴、认识范畴,需要从时空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等维度对其进行哲学审视。“三个之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时空维度,政党实在是本体论维度,能动的、革命的反映是认识论维...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是一个关系范畴、认识范畴,需要从时空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等维度对其进行哲学审视。“三个之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时空维度,政党实在是本体论维度,能动的、革命的反映是认识论维度,中国之治、中国方案世界意义的彰显是价值论维度,国际交往互动是实践论维度。基于哲学视角,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重点包括:准确定位新时代党的核心国际形象;提升治理绩效,厚植政党实在物质基础;加强国际交往互动,强化主客体相互作用;坚持形象塑造的内外统一,增强主导性。审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对于塑造什么、怎么塑造具有根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形象塑造 哲学基础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7
作者 王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战,以个人日记、政策报告、新闻报道等方式记述并传播了他们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这些外国人的记述中,中国共产党被塑造为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赢得人民拥护与支持、领导人民英勇对敌斗争的崭新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增强领导全民族抗战历史主动权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条件,而且为深化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在华外国人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塑造的历史考察与时代要求
8
作者 刘凡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政党形象的塑造作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政党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党保持长期执政和先进发展的主要抓手。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成就,展现了堪当民族... 政党形象的塑造作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政党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党保持长期执政和先进发展的主要抓手。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成就,展现了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百年大党形象。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内在规律,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有助于全面展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形象,有利于不断巩固和提升党的全面执政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借助北伐记忆重塑政党形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发建 叶欣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北伐记忆与言说,重塑了团结合作形象、群众拥护形象和革命领导形象。这些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为宣传抗战主张、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振抗战信心、进行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北伐记忆与言说,重塑了团结合作形象、群众拥护形象和革命领导形象。这些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为宣传抗战主张、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振抗战信心、进行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重塑北伐形象的基本经验在于注重党的建设、坚持思想与实践统一、借鉴历史记忆,此三项经验对于新时期推进党的形象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北伐形象 政党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继伟 王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7,共4页
在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借鉴了国外政党形象建设的做法,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亲民形象塑造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对于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亲民形象的塑造,学者们提出了内建型和外塑型两条路径。未来,围绕党的亲民形象... 在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借鉴了国外政党形象建设的做法,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亲民形象塑造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对于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亲民形象的塑造,学者们提出了内建型和外塑型两条路径。未来,围绕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的理论内涵、历史经验、困难挑战以及对策路径仍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亲民形象 塑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塑造──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国玲 俞贵邦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年第2期50-52,共3页
高校形象塑造 ,是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的良好途径 ,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有利于高校内增凝聚力 ,外强竞争力。
关键词 高校 形象塑造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创新 中国共产党 学生 教育改革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赋能与价值:女性导演视野下新主流电影中党员形象塑造与流变研究
12
作者 王汉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8-43,共6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阵地,新主流电影以其红色与商业的综合特性实现了大众口碑与电影票房的平衡。新主流电影在一方面符合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亦迎合人民群众对电影艺术产品于价值观宣扬与党之... 作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阵地,新主流电影以其红色与商业的综合特性实现了大众口碑与电影票房的平衡。新主流电影在一方面符合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亦迎合人民群众对电影艺术产品于价值观宣扬与党之形象塑造的新期待。中国共产党党员向上联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主流审美文化形态,向下又沟通了人民,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扎根于各个领域。电影中党员形象的塑造,其主流性、人民性与文化性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员 形象塑造 综合特性 审美文化形态 以人为本 电影票房 主流性 文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是政党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4-234,共1页
王建华撰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指出,描绘革命蓝图,建构革命形象是政党赢得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也是政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抗战爆发后,中共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并以积... 王建华撰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指出,描绘革命蓝图,建构革命形象是政党赢得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也是政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抗战爆发后,中共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并以积极进步的形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梳理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任何政党的成长,都是多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民族抗战的舆论共识,虽则使国共两党走进同一战壕,但作为世界观根本不同的两个政党,合作过程中,必然充满矛盾与冲突。解决矛盾的最佳路径就是竞争,如毛泽东所言,共产主义愿意与三民主义展开竞争,进行“比赛”,谁把共产主义比输了,“共产党人自认晦气”。此后,在新三民主义的旗帜下,中共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赛跑”,与国民党的旧政权展开了“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华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 书介绍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