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等教育何以化民易俗?——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的考察 |
孙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魁阁与文庙——论西南联大社会学中两大研究传统 |
周大鸣
杨小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抗战时期大学教授的坚守与执着——《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阅读札记 |
李玉伟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的内涵特质、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
闫静
仇军
郝光安
袁晖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抗战期间内迁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为例 |
李巧宁
陈海儒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奖助制度 |
李锋亮
钱婷
蔡政庭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西南联大对抗战时期国民精神的引领 |
封海清
丁红卫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的和而不同 |
吴锦旗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9
|
论西南联大朗诵诗的兴起——以闻一多为中心的考察 |
邓招华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文学抗战的艺术呈现--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 |
李光荣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穆旦西南联大时期佚文及《隐现》的最初版本 |
王鹏程
鲁惠显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4 |
1
|
|
12
|
王尧历史散文的影像化阅读——以《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为例 |
陈悦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国家需要与地方建设: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人对云南经济开发的认识 |
王浩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4
|
抗战时期大学共同体精神培育凝练之道——基于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的比较 |
赵保全
罗承选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8 |
5
|
|
15
|
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 |
潘懋元
石慧霞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6
|
西南联大研究的史料与视野问题 |
陆韧
杨海挺
石敏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7
|
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 |
高建国
宋才琼
张俊峰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8
|
西南联大体育分析 |
王萍
李晓华
周山彦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9
|
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从西南联大的文化魅力看当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
刘冬梅
刘刚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西南联大时期穆旦的写作境遇与个人形象 |
易彬
陈璐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