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重大态度的隐喻表达机制研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红燕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6,共7页
隐喻扎根于日常生活,悄无声息地传递说者对所评之物、所言之事的态度。本文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研究对象,结合概念隐喻与评价理论,梳理其中的隐喻类型,揭示其态度表达机制。文本以战争隐喻、建筑隐喻、集体隐喻以... 隐喻扎根于日常生活,悄无声息地传递说者对所评之物、所言之事的态度。本文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研究对象,结合概念隐喻与评价理论,梳理其中的隐喻类型,揭示其态度表达机制。文本以战争隐喻、建筑隐喻、集体隐喻以及人体隐喻为主,其中战争隐喻使用频次最高,隐喻以情感的正负形态调动读者情感,又以正面判断表达对中国人民坚韧品质与出众才能的肯定,亦有以正面鉴赏对中国抗疫行动的价值表示认可,策略性地传输情感。在政府白皮书中恰当地使用隐喻,能够提升话语交际功能,巧妙传递态度,增强舆论导向效果。隐喻作为态度表达机制,不仅使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而且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各类政治演讲中也常被使用,这种隐喻表达机制使受众能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施政效果和施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态度 政府白皮书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论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阿依吐松·苏旦 居来提·司马义 张先革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支持,展开积极的国际合作,在多边框架下双边关系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体现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同时,近年来上合组织在中亚地区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支持,展开积极的国际合作,在多边框架下双边关系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体现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同时,近年来上合组织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活跃度进一步增强,“中国+中亚五国”会晤机制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开辟新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与中亚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应变力: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重大风险的理论解释——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容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1,F0002,共14页
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重大风险的内在原因和逻辑,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及其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机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党政结构和举国动员的视角切入,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解释力略显不足。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领... 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重大风险的内在原因和逻辑,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及其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机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党政结构和举国动员的视角切入,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解释力略显不足。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价值管理能力、动态决策能力、跨域协同能力和组织调适能力的分析,提出组织应变力这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尝试从理论上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应对重大风险的问题。组织应变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政治形态和组织体系等因素直接相关,其中基于政党意识形态的价值领导、基于政党网络体系的组织领导和基于政党领导力的战略领导尤为重要。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应变力,对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组织应变力 重大风险 抗击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何以创造中国奇迹——党建优势、行动逻辑和治理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军 于滨铜 盛楚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18,共9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社会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严峻挑战,而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初发现地,中国却在短时期内迅速得到控制,取得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效治理的中国奇迹。本文从党建优势、行动逻辑和治理机制角度解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社会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严峻挑战,而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初发现地,中国却在短时期内迅速得到控制,取得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效治理的中国奇迹。本文从党建优势、行动逻辑和治理机制角度解答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创造中国奇迹的内在动因与社会机理,并通过社会生态系统(SES)分析框架诊断了中国在疫情期间的社会治理核心问题与高效应对体制机制。研究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第一准则、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治理根基、采取全国一盘大棋方略和善用干部调配抓手;中国政府从行政逻辑、法治逻辑、配置逻辑、技术逻辑和舆论逻辑五大行动逻辑出发,在最短的时期内采取最有效率的应对之策;同时,在党的中心领导下,政府、市场和社区三大主体治理联动,功能嵌合,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将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有机协调,有效解决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在全党上下勠力同心,政府和人民协同努力下,在短时期内迅速控制疫情,促进复工复产,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成就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危机治理的中国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奇迹 党建优势 行动逻辑 治理机制 SES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彰显的道德伟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旭 张金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5期536-541,共6页
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彰显的巨大道德力量,是打赢防控新冠肺炎中国战疫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筑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道德之基;中... 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彰显的巨大道德力量,是打赢防控新冠肺炎中国战疫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筑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道德之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抗击新冠肺炎道德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以充分展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疫情阻击战 道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中华民族美德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体育行动消解社会焦虑的社会学审视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亚玲 郭静 +1 位作者 黄非 李聿铭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共8页
时下,恣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的关注,国内一些主流媒体的纷纷跟进使该话题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各领域的舆论焦点与探讨热点。对此,如何运用理性的手段方式缓解非理性的社会紧张和恐慌、... 时下,恣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的关注,国内一些主流媒体的纷纷跟进使该话题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各领域的舆论焦点与探讨热点。对此,如何运用理性的手段方式缓解非理性的社会紧张和恐慌、排解社会焦虑是疫情防控期间不可忽视的关键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梳理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焦虑的危害,阐述了通过体育行动应对这一特殊情境下社会焦虑的社会学逻辑。研究提出,体育应纳入我国重大疫情综合应对体系,重视体育在消解社会焦虑中的功能,形成体育行动的差序格局,充分发挥体育专业指导者的作用,重视并加大智能体育的发展力度,从而更好地面对当下以及未来面临的种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社会焦虑 体育行动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霞 王百川 李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9,共12页
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包括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在需求端,存在影响保险需求的多个直接和间接机制,机制间效应此消彼长;采用2002~2003年277个城市554组样本,以DID和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SARS为代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 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保险业的影响包括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在需求端,存在影响保险需求的多个直接和间接机制,机制间效应此消彼长;采用2002~2003年277个城市554组样本,以DID和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SARS为代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SARS疫情对于当年人身保险需求和财产保险需求均无显著影响。在供给端,采用识别—评估—应对的风险管理流程分析法,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供给带来的挑战,包括:生物安全灾难成为保险业面对的第四类灾难;生物病毒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向非系统性风险的转化;保险业可以通过设计弹性保险产品和提供综合风险管理服务来应对有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肺炎疫情 中国保险业 第四类灾难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制造企业GVC嵌入的负面影响机制与风险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甄珍 王凤彬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6,共13页
对于全球价值链(GVC)运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不只是短期冲击,也是长期考验。由此产生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从突然暴发,到常态化,再到最终结束的发展过程中,新冠疫情会对中国制造企业的GVC嵌入产生何种负面影响?本... 对于全球价值链(GVC)运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不只是短期冲击,也是长期考验。由此产生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从突然暴发,到常态化,再到最终结束的发展过程中,新冠疫情会对中国制造企业的GVC嵌入产生何种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梳理GVC理论,分析后发制造企业GVC嵌入的价值分配和压力来源,剖析其嵌入成本,指出新冠疫情会突然冲击GVC嵌入企业的现金流,常态化影响其产品成本,长期化提高其嵌入GVC的机会成本,并由此引发破产倒闭风险、挤出脱链风险和重构脱链风险。基于负面影响机制的识别和风险研判,本文提炼和阐析了干预政策的作用点,论证了在缓解疫情冲击风险的诸多干预政策中支持转型相比金融纾困、畅通物流相比复工复产、稳定价格相比减免税费的重要性。基于当前中国干预政策存在重纾困转型、轻标准规则的不足,提出要加强对GVC新标准或新规则的前瞻性引导与适应;基于其他国家干预政策对中国制造企业GVC嵌入的复杂影响,提示要系统识别国际政治风险并加强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企业 GVC嵌入 肺炎疫情 负面影响机制 风险研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宏观经济方面,它使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以后"三期叠加"的矛盾更加复杂,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供给侧、需求端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和复杂性,进一步...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宏观经济方面,它使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以后"三期叠加"的矛盾更加复杂,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供给侧、需求端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大了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困难;在微观经济方面,这场疫情增大了企业的运行困难。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来看,这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解决此次疫情带来的挑战,关键在于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因此,我们应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新举措与新思路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绍媛 秦煜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7-74,共8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和第128届"广交会"取消线下展会,分别于2020年6月和10月举行线上展会。作为三大贸易促进平台之一,"广交会"始终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疫情也未能使其中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和第128届"广交会"取消线下展会,分别于2020年6月和10月举行线上展会。作为三大贸易促进平台之一,"广交会"始终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疫情也未能使其中断,充分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决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贸易促进平台的竞争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广交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短期而言,"广交会"需要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尽快恢复线下实体展会。长期来看,"广交会"应着力推进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延伸会展业价值链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创新商务模式,并逐步探索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博览会",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肺炎疫情 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面开放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物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7,共15页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物价 总供给 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世松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年第2期68-71,共4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葡萄酒行业面临着延迟复工、人员短缺、成本提升、供应链波动、消费需求下滑等诸多困境。文章针对葡萄酒行业特点,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层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影响,提出新冠肺...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葡萄酒行业面临着延迟复工、人员短缺、成本提升、供应链波动、消费需求下滑等诸多困境。文章针对葡萄酒行业特点,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层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影响,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下政府部门应该帮助葡萄酒行业在近期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中期扶持度过疫情冲击后的困难时期、长期要积极促进葡萄酒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文章从六个方面对疫情前后中国葡萄酒行业积极开展自救提出了应对策略,即一是加强管理,夯实葡萄酒企业发展基础力;二是提升质量,夯实葡萄酒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塑造品牌,夯实葡萄酒企业营销价值力;四是重视科技,夯实葡萄酒企业的硬核实力;五是推动融合,夯实葡萄酒企业渠道组织力;六是强化教育,夯实葡萄酒企业传播文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疫情 中国葡萄酒 供给侧 需求端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思考 被引量:44
13
作者 智艳 罗长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5,共7页
过去20年间,在中国发生了几次比较重大的灾难、灾害和疫情。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力的特点,而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如非典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疾病防控上取得的进步。然而,即使在和平安定时期,我们也仍需保持警惕、居安思... 过去20年间,在中国发生了几次比较重大的灾难、灾害和疫情。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力的特点,而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如非典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疾病防控上取得的进步。然而,即使在和平安定时期,我们也仍需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既有病毒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规律,也暴露出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短板。疫情之后,如果在公共卫生、生物医药、智能社会等领域有更多的投入,中国经济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动能,人民生活品质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唯有如此,才对得起疫情防控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晓燕 孙中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是世界面临的一场重大疫情,随着疫情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国提高防疫等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问题引发普遍关注。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大国,需要对疫情引发...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是世界面临的一场重大疫情,随着疫情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国提高防疫等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问题引发普遍关注。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大国,需要对疫情引发的农产品产生与销售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吸取教训做好应对策略,进一步推动政商媒农合作、加大农业保险、加强国际农贸合作,实现农业的稳步发展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农产品生产 中国农产品销售模式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产业的影响:特点、风险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34
15
作者 刘志彪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7,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阻击战,对我国产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总体说来,疫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生活性服务业,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中国服务业。为避免疫情的短期外生冲击内生化为对中国的趋势性、长期性的影响,除...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阻击战,对我国产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总体说来,疫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生活性服务业,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中国服务业。为避免疫情的短期外生冲击内生化为对中国的趋势性、长期性的影响,除了要重视防控疫情带来的短期风险外,还要重视防控疫情可能造成的中长期风险,如疫情对中小民营企业、对市场结构、对供应链生态、对经济中期走势等的重大创伤。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的影响,应从建设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调整新型基建的方向、改进地方经济的碎片化倾向、稳定就业和维护中小企业生存权、对冲逆全球化趋势等方面作出努力,以此推进我国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产业经济运行 经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配与更新: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中国传媒产业变革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霞 吕尚彬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4,共8页
文章聚焦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疫情对中国传媒产业的直接影响在于:促进在线用户快速增长,大部分网络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超过10%;加快了传统主流媒体退场和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控场的历史进程;导致传统媒体广告投放... 文章聚焦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疫情对中国传媒产业的直接影响在于:促进在线用户快速增长,大部分网络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超过10%;加快了传统主流媒体退场和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控场的历史进程;导致传统媒体广告投放总量下降,在线平台广告收入增长;促进直播带货成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经营模式的新亮点。在此基础上,互联网范式主导用户社会信息传播与分享的趋势彰显,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已然成形,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功能开始全面释放,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持续生成,表征着中国传媒产业演进支配阶段的到来;传媒产业演进环境复杂化,智能传媒产业将释放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将在智能化轨道上不断演化,新基建将为智能技术体持续赋能,表征着中国传媒产业更新演进周期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配 肺炎疫情 中国传媒产业 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海莹 卢新海 柯善淦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1,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给全球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造成巨大冲击。采用DCC-MGARCH模型研究后发现:第一,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在疫情冲击下较为稳定。第二,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会受到国际粮价的传导作用,并通过“国际疫情恶化-国际粮食价...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给全球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造成巨大冲击。采用DCC-MGARCH模型研究后发现:第一,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在疫情冲击下较为稳定。第二,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会受到国际粮价的传导作用,并通过“国际疫情恶化-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第三,不同种类的粮食应对疫情冲击时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中国粮食价格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的中国经济恢复发展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承芳 李宁 +2 位作者 张正涛 刘远 王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0-214,221,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模拟疫情后经济恢复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预估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部门间影响的差异化,该文结合疫情对经济冲击的特点和超额生产能力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模拟疫情后经济恢复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预估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部门间影响的差异化,该文结合疫情对经济冲击的特点和超额生产能力的参数引入,调整ARIO模型(Adaptive 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对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进行模拟预估。结果显示:(1)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预估结果与实际统计资料相比,误差范围低于一个百分点,故该模型是有效的,误差可接受;(2)超额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短期内经济的快速恢复和经济总损失的降低,到2020年底,更高的超额生产能力下总体经济恢复91%,较生产能力不变提高了5%,且在两种生产能力约束范围的恢复期内总经济损失约为12%~20%;(3)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是受疫情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两个部门,经济产出总损失约为24.4%和36.2%,产业部门间经济影响的波及传导作用,导致初期经济产出稳定的第一产业和信息技术业、金融业在恢复期内经济损失分别约为15.6%、17.4%和18.9%。随着未来各季度经济统计数据的公布,期待本研究能进一步验证模型结果同时调整参数设置,以更加全面且准确的认识新冠肺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ARIO模型 超额生产能力 中国经济影响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线健身的实践逻辑、发展态势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76
19
作者 钟丽萍 刘建武 +1 位作者 范成文 周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41,共8页
新冠肺炎对我国健身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疫情下人们居家健身需求激增,在线健身由此成为健身新风尚。研究认为,产业逻辑、政策逻辑、技术逻辑与需求逻辑是疫情下在线健身的实践逻辑。疫情下在线健身呈现出在线健身用户持续增多、传统线... 新冠肺炎对我国健身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疫情下人们居家健身需求激增,在线健身由此成为健身新风尚。研究认为,产业逻辑、政策逻辑、技术逻辑与需求逻辑是疫情下在线健身的实践逻辑。疫情下在线健身呈现出在线健身用户持续增多、传统线下健身人群成为在线健身的核心用户、在线健身内容不断丰富与优化、在线健身器材销量大幅增长4大基本特征。后疫情时代在线健身的基本态势表现为在线健身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的健身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健身将成为行业运营的基本模式、课程内容创新将成为在线健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线健身课程将变革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然而健身服务质量、专业人才、智能技术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在线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疫情时代在线健身的推进策略包括加快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普及体育智能设备;优化在线健身课程,开发多元化的线上服务内容;培养专业在线健身人才,提升在线健身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在线健身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肺炎 疫情常态化 在线健身 体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的实践创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20
作者 王筱萌 朱玉春 刘敏建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0,共4页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高校选拔优质生源,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环节。面对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探讨分析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功能...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高校选拔优质生源,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环节。面对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探讨分析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功能和大数据技术,广泛发动宣传力量,打造立体化宣传模式,实现精准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创新实践,以期能为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情 研究生招生 宣传模式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