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千淘万漉现真“金” 沪上戏剧专家点评晋剧《打金枝》和《金子》 |
忆斯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
|
看似寻常最奇崛 评晋剧《打金枝》的神来之笔 |
李惠康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戏曲改革中对继承传统和审美需求的把握——以晋剧梅花版《打金枝》为例 |
张吕吕
|
《艺术评鉴》
|
2018 |
0 |
|
4
|
徐筱汀的中国戏剧情结 |
徐延哲
|
《戏剧之家》
|
2005 |
1
|
|
5
|
杨乃武 |
|
《文化艺术研究》
|
1999 |
0 |
|
6
|
磨难与中兴 谈晋剧《文公归晋》 |
曲润海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千人千面 老生泰斗 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 |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纯色之金 |
龚晋文
陈素萍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浣纱溪畔小花绽 |
陈伟龙
|
《文化艺术研究》
|
1995 |
0 |
|
10
|
从戏曲移植的角度谈越剧《女驸马》 |
陈翠红
|
《福建艺术》
|
2015 |
0 |
|
11
|
寻回朴素的感动——观平讲戏《马匹卜驳妻》 |
邱灵
|
《福建艺术》
|
2020 |
0 |
|
12
|
校园越音──宁波小百花在宁大 |
王际颖
|
《文化艺术研究》
|
1999 |
0 |
|
13
|
吕瑞英给我们的启示 |
李惠康
|
《戏文》
|
2003 |
0 |
|
14
|
戏曲网络直播:何止于“第二剧场” |
胡晓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3 |
0 |
|
15
|
刚柔并济 收放自如——从杨继康的人物形象说越剧女老生 |
徐亚文
|
《剧影月报》
|
2008 |
0 |
|
16
|
水样花旦的四个瞬间──赵海英印象 |
吴空
|
《戏文》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