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淘万漉现真“金” 沪上戏剧专家点评晋剧《打金枝》和《金子》
1
作者 忆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成立于1959年的山西省晋剧院是山西省内最重要的演出团体之一,行当齐全,名家荟萃,好戏纷呈。他们之所以从未亮相上海舞台,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上海观众听不懂晋剧。11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晋剧院连续三天在沪献演经典老戏《打金枝》... 成立于1959年的山西省晋剧院是山西省内最重要的演出团体之一,行当齐全,名家荟萃,好戏纷呈。他们之所以从未亮相上海舞台,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上海观众听不懂晋剧。11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晋剧院连续三天在沪献演经典老戏《打金枝》和改编作品“金子》,不但让上海观众听得懂,而且让上海观众看得明。沪上戏剧专家孙滨、蔡正鹤、陈达明、周本义、宋光祖、曹树钧、黎中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金枝》 《金子》 晋剧院 专家 戏剧 “金” 山西省 演出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似寻常最奇崛 评晋剧《打金枝》的神来之笔
2
作者 李惠康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28,共1页
山西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活动周精品剧目展演的晋剧《打金枝》,由六位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他们台上各展风采,令观众目不暇接,称得上是场视觉盛宴。
关键词 《打金枝》 晋剧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奇崛 精品剧目 活动周 山西省 梅花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改革中对继承传统和审美需求的把握——以晋剧梅花版《打金枝》为例
3
作者 张吕吕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打金枝》以晋剧最为著名,在半个多世纪的流传过程中,被诸多地方剧种改编移植,但晋剧《打金枝》仍是众多剧种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打金枝》作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剧目,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改编创新,产生了梅花版《打金枝》... 《打金枝》以晋剧最为著名,在半个多世纪的流传过程中,被诸多地方剧种改编移植,但晋剧《打金枝》仍是众多剧种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打金枝》作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剧目,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改编创新,产生了梅花版《打金枝》,并由山西省六位优秀的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联袂呈现,使经典剧目焕发新的生机,对传统剧目的改革创新,引发人们对于继承传统及审美需求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金枝》 改革创新 继承传统 审美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筱汀的中国戏剧情结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延哲 《戏剧之家》 2005年第5期62-63,共2页
你知道耳熟能详的京戏《陆文龙》是谁编剧的吗?你知道著名越剧《打金枝》的剧本是谁执笔撰写的吗?你知道濒临绝境的地方戏——如福建的莆田戏江西的采茶戏等是谁去扶持的吗?他不是别人,就是从徐州走出的剧作家徐筱汀。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情结 《陆文龙》 《打金枝》 采茶戏 地方戏 剧作家 执笔 越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乃武
5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杨乃武 毕秀姑 一级演员 刘锡彤 杨淑英 《打金枝》 上海越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难与中兴 谈晋剧《文公归晋》
6
作者 曲润海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24,I0001,共2页
戏曲艺术要繁荣、发展,既要重视创新,又要重视保护、传承,既要重视上京城,又要重视走码头。山西省晋剧院去年到上海演出《打金枝》和《金子》后,开了这个窍。于是一年之后,又推出了表现晋国中兴之主重耳的《文公归晋》,到上海演出。
关键词 晋剧院 磨难 《打金枝》 戏曲艺术 《金子》 山西省 演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人千面 老生泰斗 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
7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5月6日,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不久前逝世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张桂凤是人们公认的"性格演员",塑造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参演的剧目非常多,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 5月6日,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不久前逝世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张桂凤是人们公认的"性格演员",塑造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参演的剧目非常多,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艺术形象。这次专场13个剧目中《金山战鼓》、《二堂放子》、《李娃传》、《凄凉辽宫月》、《打金枝》、《西厢记》等14个片段都是张桂凤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表演艺术家 演出 纪念 《凄凉辽宫月》 老生 《李娃传》 《打金枝》 《西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色之金
8
作者 龚晋文 陈素萍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1,共1页
二十多年前,陈红在剧院的动员下放弃青衣改演小旦。她因在新编晋剧《打金枝》(《双劝宫》)中的出色演出而走入人们视线,进而成为晋、蒙、陕、冀戏曲观众中妇孺皆知的名旦。
关键词 《打金枝》 戏曲观众 青衣 演出 晋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浣纱溪畔小花绽
9
作者 陈伟龙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3期12-,共1页
关键词 《打金枝》 珍珠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戏曲移植的角度谈越剧《女驸马》
10
作者 陈翠红 《福建艺术》 2015年第5期59-60,共2页
越剧有很多移植剧目,老一辈艺术家就有移植剧目的先例,以吕瑞英老师为例,她的很多代表作都是移植剧目,移植于各个剧种,如《穆桂英挂帅》《打金枝》《花中君子》等,其中不少都成为越剧吕派的代表剧目,可谓移植经典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女驸马》 移植 越剧 《穆桂英挂帅》 戏曲 《花中君子》 《打金枝》 成功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回朴素的感动——观平讲戏《马匹卜驳妻》
11
作者 邱灵 《福建艺术》 2020年第5期42-43,共2页
平讲戏,是流行于福建闽东北一带的南方剧种,却因一出《马匹卜驳妻》在北方声名鹊起。2019年十月,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携该剧应邀出席中国戏曲文化周,并在北京园博园上连演五场。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有全国65家专业院团、社团的23个... 平讲戏,是流行于福建闽东北一带的南方剧种,却因一出《马匹卜驳妻》在北方声名鹊起。2019年十月,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携该剧应邀出席中国戏曲文化周,并在北京园博园上连演五场。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有全国65家专业院团、社团的23个剧种举行演出,其中福安平讲戏《马匹卜驳妻》,与山西耍孩儿(咳咳腔)《送妹》、河南宛梆《打金枝》等珍稀剧种的代表性剧目相继亮相于由原址原貌迁徙而来的明朝古戏台的晋中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讲戏 艺术传承 宛梆 《打金枝》 福建闽东 耍孩儿 古戏台 园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越音──宁波小百花在宁大
12
作者 王际颖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1期69-,共1页
关键词 《打金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瑞英给我们的启示
13
作者 李惠康 《戏文》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吕瑞英 越剧 演员 演技 舞台艺术 《打金枝》 《西厢记》 艺术灵气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网络直播:何止于“第二剧场”
14
作者 胡晓军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3期64-66,共3页
笔者小区的保安,是清一色的河南籍。一次下班路过门口,偶见两位中年保安,一坐一站,正面带笑容、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屏里的画面虽看不见,但音乐的旋律却听得见,正是笔者所熟悉的豫剧《打金枝》。来自河南的保安们在上海一干便是几... 笔者小区的保安,是清一色的河南籍。一次下班路过门口,偶见两位中年保安,一坐一站,正面带笑容、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屏里的画面虽看不见,但音乐的旋律却听得见,正是笔者所熟悉的豫剧《打金枝》。来自河南的保安们在上海一干便是几年,哪有买票进剧场的时候,更不要谈看家乡戏了。如今好了,一机在手,只消在某“音”、某“站”或某“手”、某“书”的APP上一注册,不但能观赏专业戏曲演员的网络直播,听乡音、过戏瘾;还可以点赞、评论、打赏,与心仪的演员攀谈、互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演员 网络直播 《打金枝》 手机屏幕 豫剧 剧场 河南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并济 收放自如——从杨继康的人物形象说越剧女老生
15
作者 徐亚文 《剧影月报》 2008年第3期66-67,共2页
戏曲是“角”的艺术,但“角”不是一个人的艺术,它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老生作为表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戏曲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从艺十五年来,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老生形象。传统剧目如《五... 戏曲是“角”的艺术,但“角”不是一个人的艺术,它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老生作为表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戏曲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从艺十五年来,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老生形象。传统剧目如《五女拜寿》中的杨继康,《打金枝》中的唐皇,《三看御妹》中的刘天化等,原创剧目如《桐江雨》中的金罗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老生 刚柔 越剧 戏曲舞台 《五女拜寿》 《打金枝》 传统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样花旦的四个瞬间──赵海英印象
16
作者 吴空 《戏文》 2001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越剧团 赵海英 吕瑞英 艺术专场 《打金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