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以《我的阿勒泰》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雨萱
李轶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7-93,共7页
本文以《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为例,深入探讨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策略及其效果;通过文本分析、视觉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的阿勒泰》成功实现了从散文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影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高标准...
本文以《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为例,深入探讨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策略及其效果;通过文本分析、视觉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的阿勒泰》成功实现了从散文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影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在诗意影像中还原出丰富的自然感官体验,实现了从视觉到触觉体验的感官转向;触感影像与成长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影片中的触感影像总是出现在主人公成长的关键之处,通过细腻的感官表达展现了角色从迷茫到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该片通过触感建构的方式,探索了电影语言在感官体验上的新可能,不仅拓宽了电影艺术的边界,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阿勒泰》
诗意影像
触感影像
综合感官
触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民族共同体理念视觉化与青年的自我探寻之旅
2
作者
罗笑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8-112,共5页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实质,又以多维度的情节铺陈强化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保持剧集清新明快基调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强化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以出色的剧情架构呈现出近年来以散文题材文学作品改编成迷你剧集的成功典范;二是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尽可能真实还原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色和哈萨克族人文之美;三是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既宁静又有力的精神内核和生活哲学,对于在瞬息万变社会变迁中感到倦怠的青年来说,是一剂关于自我探寻和和解的良方。从整体来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不仅具有必需的现实意义,也为当下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拟从剧情构建、多元景观以及文化导向这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我的阿勒泰》
民族共同体
文学影视改编
人物群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勒泰意象:李娟散文的生态批评阅读
被引量:
4
3
作者
郑亮
王聪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李娟的散文构筑了一个新疆的原生态边远世界。李娟的作品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再到《我的阿勒泰》,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阿勒泰意象的塑造。她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写活了阿勒泰,并把这一意象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阿勒泰被一...
李娟的散文构筑了一个新疆的原生态边远世界。李娟的作品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再到《我的阿勒泰》,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阿勒泰意象的塑造。她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写活了阿勒泰,并把这一意象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阿勒泰被一个单纯的女子慧眼所发现,这个阿勒泰的意象是属于李娟的。在她的文字中人与自然和空间及其他生命平等地并列在一起。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阅读《我的阿勒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充满绿色和诗意的清新美好的自然,让粗犷的阿勒泰充满了生态田园色彩,建立起一种女性文化特色;但文本隐含着变化所带给阿勒泰的生态危机足以给我们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娟散文
《我的阿勒泰》
生态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以《我的阿勒泰》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雨萱
李轶南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7-93,共7页
基金
202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美育浸润行动的师范院校美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24SJYB0412)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百年巨变下的中国设计艺术研究(1919—2019)”(编号:21BG11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为例,深入探讨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策略及其效果;通过文本分析、视觉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的阿勒泰》成功实现了从散文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影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在诗意影像中还原出丰富的自然感官体验,实现了从视觉到触觉体验的感官转向;触感影像与成长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影片中的触感影像总是出现在主人公成长的关键之处,通过细腻的感官表达展现了角色从迷茫到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该片通过触感建构的方式,探索了电影语言在感官体验上的新可能,不仅拓宽了电影艺术的边界,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观影体验。
关键词
《我的阿勒泰》
诗意影像
触感影像
综合感官
触觉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民族共同体理念视觉化与青年的自我探寻之旅
2
作者
罗笑玉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8-112,共5页
文摘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实质,又以多维度的情节铺陈强化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保持剧集清新明快基调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强化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以出色的剧情架构呈现出近年来以散文题材文学作品改编成迷你剧集的成功典范;二是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尽可能真实还原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色和哈萨克族人文之美;三是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既宁静又有力的精神内核和生活哲学,对于在瞬息万变社会变迁中感到倦怠的青年来说,是一剂关于自我探寻和和解的良方。从整体来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不仅具有必需的现实意义,也为当下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拟从剧情构建、多元景观以及文化导向这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析。
关键词
电视剧
《我的阿勒泰》
民族共同体
文学影视改编
人物群像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勒泰意象:李娟散文的生态批评阅读
被引量:
4
3
作者
郑亮
王聪聪
机构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新时期生态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11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下新疆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2XW0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李娟的散文构筑了一个新疆的原生态边远世界。李娟的作品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再到《我的阿勒泰》,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阿勒泰意象的塑造。她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写活了阿勒泰,并把这一意象推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阿勒泰被一个单纯的女子慧眼所发现,这个阿勒泰的意象是属于李娟的。在她的文字中人与自然和空间及其他生命平等地并列在一起。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阅读《我的阿勒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充满绿色和诗意的清新美好的自然,让粗犷的阿勒泰充满了生态田园色彩,建立起一种女性文化特色;但文本隐含着变化所带给阿勒泰的生态危机足以给我们启示。
关键词
李娟散文
《我的阿勒泰》
生态批评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以《我的阿勒泰》为例
刘雨萱
李轶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民族共同体理念视觉化与青年的自我探寻之旅
罗笑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勒泰意象:李娟散文的生态批评阅读
郑亮
王聪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