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简评
1
作者 胡显章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纳米比亚 读物 动人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VOD的神农架林区野生动物视频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眭海刚 魏天怡 +2 位作者 胡烈云 杨敬元 马国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红外相机视频是野生动物调查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但在林区受设备角度、复杂环境与野生动物活动的随机性影响,极易出现检测中光流捕捉错误或简单语义难以识别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帧关系网络特征增强的视频目标检测方法(m... 红外相机视频是野生动物调查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但在林区受设备角度、复杂环境与野生动物活动的随机性影响,极易出现检测中光流捕捉错误或简单语义难以识别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帧关系网络特征增强的视频目标检测方法(multi-relation video object detection,MR-VOD)。该算法在图像关系网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上下帧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推理,实现对野生动物目标的准确检测。同时,以神农架林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视频为基础,构建相关野生动物视频目标检测数据样本集作为实验区。试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检测性能有所提升,平均准确率达81.96%,比Faster R-CNN提高9.32个百分点,在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检测上提升30.79个百分点,并在多种复杂场景下测试表现良好,有效减少了错检漏检的情况。该算法的实现将为神农架野生动物智能监测云平台提供检测基础,同时为后续开展的野生动物保护、种群评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网络 视频目标检测 野生动物 复杂环境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疾病与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魏婧洁 普天春 +3 位作者 张瑜 张成林 刘学锋 金艺鹏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6,I0001-I0010,共18页
为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圈养野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本文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单位,将1975—2022年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发病资料(共计23183例)与中国气象信息中心同期节气气象资料相结合,采用分类统计、圆形分布统计和皮... 为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圈养野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本文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单位,将1975—2022年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发病资料(共计23183例)与中国气象信息中心同期节气气象资料相结合,采用分类统计、圆形分布统计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究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对圈养野生动物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动物的发病情况随节气变化较为明显,呈多峰型分布,发病最高峰为夏至,次高峰为谷雨和秋分。各类疾病在小满、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秋分、小雪、大寒发病较集中。发病率主要与小满、夏至、小暑、大暑节气的气象因素相关,平均气压与小暑时节的动物营养代谢疾病和大暑时节的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平均气温与夏至时节的动物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以及小暑时节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最高气温与小暑时节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最低气温与夏至时节的动物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或P<0.01),平均相对湿度与小满时节的生殖系统疾病、夏至时节的感染性疾病和皮肤病以及小暑时节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动物疾病的发生在二十四节气中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征,且结合节气对应的气象因素分析发现,部分疾病的发生情况与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结果可为圈养野生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加全面地保障圈养野生动物的生活质量,提高动物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野生动物 疾病预防 二十四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标签和YOLOv4的野生动物检测方法
4
作者 孟继森 马玉明 +4 位作者 杨紫合 孙茜 巨友娟 谢将剑 张军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常用方法,但存在数据量大、背景信息复杂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标注和检测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标签和YOLOv4的野生动物检测方法。本方法首先基于运动检测的伪标签标定方法,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形态学...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常用方法,但存在数据量大、背景信息复杂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标注和检测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标签和YOLOv4的野生动物检测方法。本方法首先基于运动检测的伪标签标定方法,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形态学操作实现对视频数据集的自动快速标注,降低监测环境中复杂背景的不利影响;然后通过跨阶段局部卷积块,减少YOLOv4中路径聚合网络所需的计算量;最后在密集卷积区域引入Swish激活函数,提高模型在深层区域的特征提取能力,以浙江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6种野生动物监测视频作为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平均精度均值和帧率指标上达到了86.41%和18.93帧/s,相比于YOLOv4、RFCN、YOLOv8x算法分别提高1.62、3.43、7.11个百分点,证明所提出算法可以有效克服现有方法标注和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数据检测平均精度均值和帧率,有助于野生动物监测数据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目标检测 红外相机 运动检测 伪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保护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尹章 张得梅 肖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53-56,共4页
野生动物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环境、人类活动和保护意识等,这些因... 野生动物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环境、人类活动和保护意识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其生存与繁衍。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加强栖息地保护;通过加强行业监管、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环境监测,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对旅游景点的管理,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支持社区保护和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以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本研究为野生动物保护实践提供参考,促进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 栖息地 环境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孪生网络的野生动物单目标跟踪方法
6
作者 殷子璇 赵亚琴 +3 位作者 肖治术 肖文宏 虞秋萍 许智皓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监测对于维系生态平衡、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及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野生动物监测主要通过无人机机载相机和固定的红外相机来捕捉动物的自然行为。然而,由于野生动物行为...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监测对于维系生态平衡、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及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野生动物监测主要通过无人机机载相机和固定的红外相机来捕捉动物的自然行为。然而,由于野生动物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在实际跟踪过程中,常会出现目标较小、多尺度变化以及动物身体被遮挡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孪生网络的动物目标跟踪方法,将跟踪问题转化为相似性学习问题。在孪生关系网络(SiamRN)的特征提取阶段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包括串联窗口自注意力运算和滑动窗口自注意力运算,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精准跟踪能力。同时,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引入降低了网络的参数量和复杂度,提高了运算效率。在公开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野生动物跟踪方法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为0.698和0.928,优于主流的孪生网络跟踪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跟踪和定位野生动物目标,实现野生动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标跟踪 野生动物 孪生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
7
作者 赵恩庭 张长春 +1 位作者 赵海涛 张军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针对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等引发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提升复杂野外环境下无标签野生动物物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开放环境野生动物分类研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野生动... 【目的】针对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等引发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提升复杂野外环境下无标签野生动物物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开放环境野生动物分类研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野生动物图像的类别信息作为条件构建对抗学习网络模型,通过批光谱惩罚约束和mixup特征对齐方法减轻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下野生动物图像间的分布差异,建立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模型实现图像识别。【结果】在分别包含8和11种野生动物的域适应数据集上训练和评估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与联合对抗学习和特征对齐的野生动物识别基线方法相比,本研究提出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3.3%、14.0%,精确率分别提升3.3%、20.6%,召回率分别提升3.5%、20.5%,F1值分别提升3.6%、5.1%,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模型对不同时空场景下野生动物的识别性能明显提升。【结论】野生动物图像的类别信息作为对抗学习网络条件,可提供野生动物图像的多模态结构信息,有助于本研究方法更好理解野生动物图像之间的关系,提升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学习性能。训练集和测试集图像特征对齐得越好,测试集的图像识别性能越好。本研究为野生动物图像跨域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识别方法 对抗学习 特征对齐 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结构搜索的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方法
8
作者 孟继森 马玉明 +5 位作者 吕佳楠 孙茜 巨友娟 谢将剑 张长春 张军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7,共12页
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是野生动物监测的重要手段。为解决现有识别方法高度依赖人工设计和专家经验,需要较高时间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搜索的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选择集单元堆叠的局部搜索模式、梯度优化的搜索策略以及... 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是野生动物监测的重要手段。为解决现有识别方法高度依赖人工设计和专家经验,需要较高时间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搜索的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选择集单元堆叠的局部搜索模式、梯度优化的搜索策略以及权值共享的性能评估方法于一体的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基于可微分搜索策略的野生动物识别模型自动生成机制,构建特征性搜索空间;随后,在可微分搜索策略基础上,为解决搜索后期模型性能坍塌以及搜索需要较高计算资源的问题,引入基于早停和部分通道采样的可微分搜索策略进一步提高模型搜索效率;最后,开展对比试验验证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生成的模型准确率在NACTI公共野生动物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5.22%,均优于对比模型。与经典可微分网络结构搜索方法相比,平均准确率提升6.29个百分点,搜索耗时减少2.99 GPU/d。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可以实现野生动物图像识别模型的自动化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监测识别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识别 网络结构搜索 可微分搜索策略 早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野生动物该如何和谐相处? 被引量:1
9
作者 胥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频繁发生,典型案例包括云南省亚洲象群袭击村民并毁坏农作物,江苏、安徽、江西等南方省份的野猪伤人事件,黑龙江东北虎伤人事件,以及四川峨眉山和贵州黔灵山野猴攻击游客等。这些伤人事件的频发,既反映了生...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频繁发生,典型案例包括云南省亚洲象群袭击村民并毁坏农作物,江苏、安徽、江西等南方省份的野猪伤人事件,黑龙江东北虎伤人事件,以及四川峨眉山和贵州黔灵山野猴攻击游客等。这些伤人事件的频发,既反映了生态保护政策的成效,也暴露了管理滞后的问题。种群恢复、栖息地破碎化、食物匮乏、人类活动扩展、动物行为适应性增强等因素,是导致当前我国人与野生动物频繁冲突的主要原因。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未来我国要从种群管理、栖息地保护、防护设施建设、公众教育、政策完善、科技投入以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入手,推动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环境保护 和谐共生 生态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园动物产气荚膜梭菌携带状况调查
10
作者 徐昀眺 郑九蓁 +5 位作者 李自盼 卞泓凯 潘新语 丁香 王海燕 刘文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了解不同野生动物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携带情况、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江苏省某野生动物园内57种不同动物粪便样本进行厌氧培养、纯化和染色镜检进行初步鉴定、传代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 为了解不同野生动物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携带情况、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江苏省某野生动物园内57种不同动物粪便样本进行厌氧培养、纯化和染色镜检进行初步鉴定、传代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对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毒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23株产气荚膜梭菌,均为A型。95.7%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其中由德保矮马(Debao pony)粪便中分离得到的产气荚膜梭菌对所试的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研究结果为今后野生动物中该病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监测数据的卡拉麦里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观赏路线设计
11
作者 边海东 阿依江·叶尔肯 +3 位作者 邵长亮 宗诚 程鲲 吕墨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野生动物观赏是国家公园户外游憩的重要类型,在自然区域进行的野生动物观察、摄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充分体现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使丰富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得以发挥其观赏和教育价值,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统... 野生动物观赏是国家公园户外游憩的重要类型,在自然区域进行的野生动物观察、摄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充分体现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使丰富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得以发挥其观赏和教育价值,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统计卡拉麦里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道路附近水源地的野生动物分布情况,根据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和频率综合设计观赏路线,在对野生动物无干扰的原则下,基于原有道路的联通性设计了夏季(7—8月)和秋季(9—10月)两条观赏路线,并在夏季和秋季观赏路线上各设置4个观赏点,秋季观赏路线还有1个补充观赏点。两条路线上数量较多的观赏物种主要有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野马(E.fer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3种有蹄类,其他出现指数较高的观赏物种有狼(Canis lupus)、盘羊(Ovis ammon)、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和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等。研究结果为未来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国家公园 水源地 红外相机监测 野生动物旅游 观赏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体色适应的影响
12
作者 赖馥茜 卢思辰 +5 位作者 翟彬宇 黄翠冰 廖宇浩 汪海涛 李旭 卜荣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655,共9页
在人类世,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加剧,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还对其体色适应产生了深远影响。体色作为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野生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栖息地破坏、全球... 在人类世,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加剧,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还对其体色适应产生了深远影响。体色作为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野生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栖息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人为活动因素导致的环境快速变化,破坏了动物基于颜色的伪装、通讯和体温调节等能力。动物改变体色增强反捕食和体温调节适应能力,但环境变化的速度超过很多动物的体色适应速度,种群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未来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干扰类型的影响、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动物体色改变的适宜区间和体色改变的机理等,为理解人为活动对动物体色变化的影响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本研究针对人为活动对动物体色适应的影响进行综述,为理解野生动物的体色适应和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活动 进化驱动力 野生动物 体色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玉疆 何松 +1 位作者 潘延乐 胡晓亮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本文以四川省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实际提出加强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议,以求更有效地对疫源疫病进行监测与防控,同时构筑好人兽共患病一体化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区 动物疫病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金殿林场森林经营中的野生动物保护策略
14
作者 杨尹章 赵航文 +1 位作者 张得梅 肖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国有金殿林场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划分保护区域;围绕林区重点保护物种特色物种展开保护;融合经营和保护;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监测;积极开展宣传等方法,以期促进国有林场实现绿色发展和高...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国有金殿林场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划分保护区域;围绕林区重点保护物种特色物种展开保护;融合经营和保护;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监测;积极开展宣传等方法,以期促进国有林场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经营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地区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病原感染情况调查
15
作者 霞雨 邱明双 +4 位作者 刘洋 陈斌 阳爱国 邵靓 张毅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四川九寨沟地区野生动物携带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的情况,运用实时荧光RT-PCR/荧光PCR方法从啮齿类野生动物的脑、肝、肾样本中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狂犬病毒、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等病原。结果得出:鼠疫耶尔森菌、狂犬病毒、钩端螺... 为了解四川九寨沟地区野生动物携带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的情况,运用实时荧光RT-PCR/荧光PCR方法从啮齿类野生动物的脑、肝、肾样本中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狂犬病毒、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等病原。结果得出:鼠疫耶尔森菌、狂犬病毒、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0%、66.0%、53.2%,其中46.8%的野生动物存在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的混合感染。本研究结果为九寨沟地区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鼠疫耶尔森菌 狂犬病毒 钩端螺旋体 巴尔通体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研究
16
作者 孟庆辉 马松 +2 位作者 刘俊祥 王雪婧 朱文旭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4期67-68,共2页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生动物携带的疫病频繁暴发,诸如埃博拉、禽流感等疫情,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辽宁努鲁儿虎山这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文意在结合该保护区的具体实际情况,深入调研陆生野生动...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生动物携带的疫病频繁暴发,诸如埃博拉、禽流感等疫情,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辽宁努鲁儿虎山这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文意在结合该保护区的具体实际情况,深入调研陆生野生动物中的疫病源头,探讨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与防控,既维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健康,也为保障人民健康安全[1],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资源管理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野生动物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
17
作者 刘珂 林珊玲 +4 位作者 师欣雨 林坚普 吕珊红 林志贤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6,共11页
针对野生动物数据集样本量小、目标尺度多变所导致的野生动物检测困难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MS-FSWD)算法。首先,通过多尺度上下文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的野生动物的感知能力,... 针对野生动物数据集样本量小、目标尺度多变所导致的野生动物检测困难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MS-FSWD)算法。首先,通过多尺度上下文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的野生动物的感知能力,提高检测性能;其次,引入Res2Net作为原型校准模块的强分类网络对分类器输出的分类分数进行校正;然后,在RPN中加入置换注意力机制,增强目标区域的特征图,弱化背景信息;最后,将平衡L1损失作为定位损失函数,提升目标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DeFRCN算法,MS-FSWD在小样本野生动物数据集FSWA上,1-shot和3-shot检测任务中新类AP50分别提升了9.9%和6.6%;在公共数据集PASCAL VOC上,MS-FSWD最高提升了12.6%。与VFA算法相比,在PASCAL VOC数据集Novel Set 3的10-shot任务中,新类AP50提升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目标检测 野生动物检测 迁移学习 多尺度上下文提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园内野生动物人工饲养技术及繁育要点分析
18
作者 赵昊楠 祝艺然 杨洁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动物园饲养和繁殖野生动物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不断试验成功的情况下应用能力也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动物园人工饲养以及繁育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动物园熊猫和亚洲象人工饲养中饲喂食物、饲... 动物园饲养和繁殖野生动物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不断试验成功的情况下应用能力也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动物园人工饲养以及繁育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动物园熊猫和亚洲象人工饲养中饲喂食物、饲养环境的优化、饲养健康情况观察、饲养感官能力的训练和动物园中球蟒和网纹蟒在人工繁育中选择交配对象、维护妊娠期的保养、帮助产后期的护理等方法技术,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野生动物 人工饲养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解析野生动物园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占荣 杨非羊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文基于系统理论的研究,以目的和功能构成边界,分析系统构成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寻找系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及按照时间轴综合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按照这样一个系统思维模式进行野生动物园特点、系统构成... 本文基于系统理论的研究,以目的和功能构成边界,分析系统构成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寻找系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及按照时间轴综合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按照这样一个系统思维模式进行野生动物园特点、系统构成要素等分析研究,根据野生动物园建设运营状况分析研究,结合科技要素植入,通过规划设计思路、方法以及实施路径的创新,试图寻找野生动物园建设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系统论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
20
作者 吴洪潘 江晓珩 +3 位作者 戚英杰 葛炎 阿依江·叶尔肯 初红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7-113,138,共8页
有蹄类野生动物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同域分布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12处... 有蹄类野生动物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同域分布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12处水源地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对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盘羊(Ovis ammon)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进行调查监测。结果显示:1.在7143个相机工作日拍摄到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照片46662张,独立照片4257张。其中,蒙古野驴照片最多,鹅喉羚、盘羊次之,普氏野马最少。2.四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不一致,相对丰富度(RAI)和夜间相对丰富度(NRAI)也不同。鹅喉羚、蒙古野驴的夜间相对丰富度高,夜间活动性强,盘羊的昼行性相对不明显。而普氏野马的昼间活动相对较强,黄昏时段达到活动高峰。有蹄类动物在水源地的活动差异与体型大小、日活动节律、昼夜活动习性、水份的消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有蹄类 水源地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