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部声称“写来真切平实”的回忆录——孙陵著《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郭沫若》3件史实考 | 廖久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 2 | 三十年代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比较论 | 刘川鄂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 3 | 抽象的抒情——论三十年代沈从文的“作家论” | 郭娅妮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4 |  | 
                
                    | 4 | 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肖红 | 张抗 | 《学习与探索》 | 1981 | 0 |  | 
                
                    | 5 | 论三十年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 | 贺仲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 6 | 政治式写作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 | 王爱松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 7 |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 | 朱晓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8 |  | 
                
                    | 8 | 政治意识与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价值取向 | 林荣松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 9 |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倾向 | 李程骅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1 |  | 
                
                    | 10 | 评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理论界关于文学和读者大众关系的理论 | 汪正龙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 11 | 试论王统照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为纪念王统照同志逝世二十五周年而作 | 杨洪承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2 | 1 |  | 
                
                    | 12 | 论廖沫沙三十年代杂文创作 | 司徒伟智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 13 | 三十年代巴金的写作生活与对艺术问题的思索 | 艾晓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 14 | 论三十年代描写工人生活题材的文艺创作 | 刘文田 | 《中州学刊》 | 1984 | 0 |  | 
                
                    | 15 | 瞿秋白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策略转变 | 谭一青 | 《中共党史研究》 | 1988 | 0 |  | 
                
                    | 16 | 精神分析学说与三十年代非左翼文学 | 箫笛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0 |  | 
                
                    | 17 | 三十年代茅盾典型观的二重性 | 陈学超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 18 | 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 白长青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3 | 11 |  | 
                
                    | 19 | 一部颇具新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赵凌河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2 |  | 
                
                    | 20 | 关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断想 | 白长青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