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曾写了一个剧本 |
白一宁
戴欣
|
《国际人才交流》
|
2010 |
0 |
|
2
|
一个在异国他乡写成的《红楼梦》剧本 |
王朝相
|
《曹雪芹研究》
|
2016 |
0 |
|
3
|
英语小说文本读后续写微剧本教学实践——以《多维阅读》(第20级)Lesson from Lea为例 |
王群
蒋宇红
|
《英语学习》
|
2022 |
0 |
|
4
|
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 |
谢仁智
|
《四川教育》
|
2020 |
0 |
|
5
|
一个女教师的坎坷历程(上下集) |
苏燕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一个夏日 |
约翰·福瑟
邹鲁路(翻译)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写人·写情·写心——从《曲判记》到《告老尚书》创作断想 |
林芸生
|
《福建艺术》
|
1999 |
0 |
|
8
|
小练笔可有大作为——借小练笔构建三年级学生的篇章概念 |
徐晖
|
《教师》
|
2016 |
1
|
|
9
|
电影家畅谈电影创作 |
李晖远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
10
|
艺术家风采(系列之五) |
|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1
|
答《电影文学》 |
高天红
|
《电影文学》
|
1985 |
0 |
|
12
|
想角色所想 做角色所做 |
田水
|
《上海戏剧》
|
1999 |
0 |
|
13
|
越台高处更风流 |
徐进
|
《上海戏剧》
|
1999 |
0 |
|
14
|
家,意味着没有人会被抛弃——精典电影的精典台词(连载5) |
周立军
|
《南腔北调》
|
2007 |
0 |
|
15
|
浅谈“诗化戏剧” |
陈果卿
|
《上海艺术家》
|
1995 |
0 |
|
16
|
论强化课外阅读效益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
谢雯娟
|
《成才之路》
|
2017 |
0 |
|
17
|
谈《黄桥决战》对陈毅形象的塑造 |
华正轮
|
《电影文学》
|
1979 |
0 |
|
18
|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按词讲授,按词连书 |
郑南
|
《语文建设》
|
195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