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慰劳信集》与卞之琳诗歌风格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泽龙
张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品相比较,《慰劳信集》在视角、诗境、意趣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同时代其他抗战诗歌相比较,《慰劳信集》选择了不一样的理性抒情鼓舞人心与赤子之心贴近大众的艺术途径。《慰劳信集》不仅展示了抗战诗歌的一种新风貌,也是忠实于诗歌艺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慰劳信集》
抗战诗歌
理性抒情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慰劳信运动与《慰劳信集》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怡
胡余龙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6,共7页
在以往的研究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慰劳信运动1对卞之琳创作《慰劳信集》产生过影响,但是都没有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从梳理慰劳信运动的大致经过与整体景象入手,分别从"慰劳"一词的内涵、《慰劳信集》...
在以往的研究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慰劳信运动1对卞之琳创作《慰劳信集》产生过影响,但是都没有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从梳理慰劳信运动的大致经过与整体景象入手,分别从"慰劳"一词的内涵、《慰劳信集》对现实的书写、卞之琳的情感态度与言说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细致讨论慰劳信运动对《慰劳信集》所产生的多种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慰劳信集》与慰劳信运动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折射出卞之琳对诗歌艺术的自觉追求以及《慰劳信集》的独特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慰劳
信
运动
《慰劳信集》
现实书写
情感态度
言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卞之琳的新诗处女作及其他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越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1期84-92,共9页
本文讨论新发现的卞之琳新诗处女作《小诗》(四首)及其《慰劳信集》的评论文章等史料。首先对《小诗》(四首)在内容与风格上学习冰心与异于冰心之处略作说明与辨析;继而在卞之琳诗作批评史的历史脉络中,围绕周木斋、穆旦、陈世骧等...
本文讨论新发现的卞之琳新诗处女作《小诗》(四首)及其《慰劳信集》的评论文章等史料。首先对《小诗》(四首)在内容与风格上学习冰心与异于冰心之处略作说明与辨析;继而在卞之琳诗作批评史的历史脉络中,围绕周木斋、穆旦、陈世骧等人评《慰劳信集》的文章,分析该诗集中新抒情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的特点;最后以陈世骧、叶圣陶、李广田等人从音节、字义等角度细读卞之琳诗作的批评实践为例,说明现代诗学史上这一"诗的新批评"潮流在沟通作者与读者等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小诗四首”
冰心
《慰劳信集》
“新的抒情”
诗的新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慰劳信集》与卞之琳诗歌风格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泽龙
张皓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歌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文摘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品相比较,《慰劳信集》在视角、诗境、意趣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同时代其他抗战诗歌相比较,《慰劳信集》选择了不一样的理性抒情鼓舞人心与赤子之心贴近大众的艺术途径。《慰劳信集》不仅展示了抗战诗歌的一种新风貌,也是忠实于诗歌艺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卞之琳
《慰劳信集》
抗战诗歌
理性抒情
大众化
Keywords
Bian Zhilin
A Collection of Comforting Letters
War of Resistance poem
rational lyricism
popularizatio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慰劳信运动与《慰劳信集》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怡
胡余龙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冲突融合研究》(18AZW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以往的研究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慰劳信运动1对卞之琳创作《慰劳信集》产生过影响,但是都没有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从梳理慰劳信运动的大致经过与整体景象入手,分别从"慰劳"一词的内涵、《慰劳信集》对现实的书写、卞之琳的情感态度与言说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细致讨论慰劳信运动对《慰劳信集》所产生的多种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慰劳信集》与慰劳信运动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折射出卞之琳对诗歌艺术的自觉追求以及《慰劳信集》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
卞之琳
慰劳
信
运动
《慰劳信集》
现实书写
情感态度
言说方式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卞之琳的新诗处女作及其他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越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1期84-92,共9页
文摘
本文讨论新发现的卞之琳新诗处女作《小诗》(四首)及其《慰劳信集》的评论文章等史料。首先对《小诗》(四首)在内容与风格上学习冰心与异于冰心之处略作说明与辨析;继而在卞之琳诗作批评史的历史脉络中,围绕周木斋、穆旦、陈世骧等人评《慰劳信集》的文章,分析该诗集中新抒情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的特点;最后以陈世骧、叶圣陶、李广田等人从音节、字义等角度细读卞之琳诗作的批评实践为例,说明现代诗学史上这一"诗的新批评"潮流在沟通作者与读者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
卞之琳
“小诗四首”
冰心
《慰劳信集》
“新的抒情”
诗的新批评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慰劳信集》与卞之琳诗歌风格的转变
王泽龙
张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慰劳信运动与《慰劳信集》
李怡
胡余龙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卞之琳的新诗处女作及其他
陈越
《现代中文学刊》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