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颠覆他性 回归本真——《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策略和土地伦理 |
冯晓英
王玉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2
|
西行还是诗意地回归——《愤怒的葡萄》生态维度之追问 |
王玉明
冯晓英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3
|
《愤怒的葡萄》人物形象探究 |
李燕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寻找心中梦想花园——约翰·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解读 |
梁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愤怒的葡萄》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探究 |
熊华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从《愤怒的葡萄》管窥斯氏生态生活方式 |
张雅卿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从个体到群体——析《愤怒的葡萄》中主题的扩展 |
徐泉
王婷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0 |
|
8
|
浅谈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 |
邓珊珊
谢芸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9
|
约翰·斯坦贝克的意识小说《愤怒的葡萄》 |
周点紊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9 |
1
|
|
10
|
思想内容与艺术结构的完美统一──评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 |
生世贤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1
|
自然与人,人与人——《鼠与人》与《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整体意识分析 |
樊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2
|
解读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理想母亲的形象 |
雷萌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文体学视角下对《愤怒的葡萄》的解读 |
宝新丽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探寻《愤怒的葡萄》中潜在的存在主义 |
吴艳红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从荒野到丰饶——评《愤怒的葡萄》 |
孙卓敏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永无终结的苦难 愤怒的葡萄 |
|
《电影评介》
|
2004 |
0 |
|
17
|
葡萄的象征含义 |
陈玉屏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8
|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斯坦贝克“蒙特雷小说”中的人生哲学 |
方杰
|
《外国语文》
|
1999 |
0 |
|
19
|
美高校委员会向学生推荐的20本必读书目 |
翟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纽约时报》评选本世纪最佳英文小说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