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被规范的存在——《恨海》二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引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文章从《恨海》中二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入手,进行文本的细读式批评,指出《恨海》是一个以男性中心意识营造起来的审美世界,战乱的因素、身不由己的订婚、封建礼教以及张棣华、陈仲蔼可能有的爱情贞节观念等,对悲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文章从《恨海》中二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入手,进行文本的细读式批评,指出《恨海》是一个以男性中心意识营造起来的审美世界,战乱的因素、身不由己的订婚、封建礼教以及张棣华、陈仲蔼可能有的爱情贞节观念等,对悲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都不足以成为悲剧最终完成的根本原因。造成张棣华和王娟娟命运悲剧的深层原因是,张棣华、陈仲蔼心中与小说家脑海中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恨海》 女性 悲剧命运 男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界革命”前后的写情小说
2
作者 林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0-134,共5页
“小说界革命”前后的写情小说林薇自1902年梁启超倡言“小说界革命”,“登高一呼,群山响应”①,揭开了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小说被视为开启民智、改造社会之利器,在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空前地高度政治化了。阿英《晚清小说史... “小说界革命”前后的写情小说林薇自1902年梁启超倡言“小说界革命”,“登高一呼,群山响应”①,揭开了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小说被视为开启民智、改造社会之利器,在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空前地高度政治化了。阿英《晚清小说史》有云:“两性私生活描写的小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界革命” 《浮生六记》 写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恨海》 《红楼梦》 吴趼人 《泪珠缘》 言情小说 鸳鸯蝴蝶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敦忠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07-110,135,共5页
清末民初的“哀情小说”因其文化色彩的复杂性 ,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概要描述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创作的基础上 ,探讨哀情小说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有利于确立哀情小说独特的历史位置和独具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哀情小说 清末民初 背景 情节 审美情趣 五四文学 《恨海》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